評分高達9.6,繼《哪吒》之後,這部英雄片再次燃爆全場?

2019-07-31     天涯小鳥movie

明天是8月1日建軍節,備受矚目的《烈火英雄》將全面上映。

《烈火英雄》

這部講述消防員的《烈火英雄》,上周末開啟了大規模點映,整體反響不錯。

淘票票評分9.3,貓眼評分9.6,七八萬人打出評分。

淘票票數據

貓眼數據

豆瓣電影雖然尚未出評分,但已有短評600條,長評300條。

誇讚基本集中在:場面燃、感人、黃曉明演技沒崩。

來自豆瓣網友

而我看完點映的感受是,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大陸能拍成這樣,已然進步不小。

《烈火英雄》的真實背景,是2010年7月16日大連新港火災,和2015年8月12日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以前者為主。

7.16大連火災

因卸原油不慎,導致輸油管起火,進而引發整個原油罐區起火、爆炸,甚至威脅到隔壁的化學罐區。

消防員們從白天奮戰到黑夜,再從黑夜戰鬥到白天......足足15個小時。

電影分三條線還原了整起事件。

(以下有劇透)

第一條線,是黃曉明扮演的,前東山中隊隊長江立偉,沖入火場,手動關閉因斷電而失靈的閥門。

這阻止了原油繼續注入著火的罐體,扭轉了全局。

江立偉(黃曉明 飾)

黃曉明的妝容是下了血本的。

焦灼的不僅僅是他的臉,在手動8000轉關閉閥門過程中,他的手也已半熟。

第二條線,是杜江飾演的,現東山中隊隊長馬衛國,他和整個中隊負責死守「生死線」——阻止流淌火蔓延到化學罐區。

「我們就在這站,能站一分鐘是一分鐘!」

化學罐區不僅有大量的苯,還有氫化物,若爆炸,相當於20個原子彈的威力。

這些,都符合事實。

第三條線,是楊紫歐豪飾演的一對年輕情侶,歐豪飾演的徐小斌負責保證遠程供水。

最終,徐小斌在第N次下水清理垃圾時,被纏住了腳,壯烈犧牲。

徐小斌(歐豪 飾)

而真實事件中,負責海水供水的張良,是因為脫力被海浪捲走的。

這三條線各自獨立,又彼此聯繫

有個人英雄,也有團隊力量

有處於事件核心的高光人物——江立偉,也有處於外圍,容易被人忽略的徐小斌

這樣的豐富性,在近年來的國產主旋律電影中漸漸明顯,如去年的春節檔黑馬《紅海行動》。

《紅海行動》有巷戰、廣場戰、船戰、坦克戰,有槍林彈雨,也有代表文戲的心理戰。

《紅海行動》

《烈火英雄》也是一樣,三條線對準的,正是7.16大連火災中最重要的三個方面。

多條線多樣化呈現「英雄」,也最大程度上弱化了「個人英雄」

這已經顯示出了成熟電影的特點。

場景更是無限接近真實

油罐被炙烤的特寫,靜靜的幾秒鐘,卻讓人汗毛倒豎,仿佛下一秒就要炸得震天響。

油罐最終爆炸

流淌火在下水道里流竄,忽然之間熄了火,場面頓時安靜下來,眾人都隱隱感到不詳......

果然,下一秒,地下就發生了爆炸,井蓋被氣浪衝上天,危險程度不亞於手榴彈。

突然熄火

「所有人都撤!」然而晚了......

音效做得到位,流淌火蔓延開來時,有伴隨著的噝噝聲,因而,突然熄火的寂靜,就顯得格外恐怖......

而近結尾,化學罐體開裂,伴隨著清脆的開裂聲,讓人緊張到了極點。

為了獲得最佳視聽體驗,建議選擇IMAX廳。

燃燒的罐體

具有思辯意義的是,電影著意展現了市民的反應

不同於以往的主旋律電影,《烈火英雄》中,市民的存在感非常強,甚至獨立成為一條線。

危機中,市民們亂成了一鍋粥。

擠破頭皮出城,道路、地鐵、機場、輪船碼頭,無不一片混亂,一地狼藉......

甚至還著意刻畫了人性的自私——一個孕婦即將生產,卻找不到一個好心人收留她。

「老闆,她羊水破了!」「走吧走吧,沒有地方了。」

江立偉的李芳(譚卓 飾)甚至還喊出了:

「我老公就在前線救火,你們這些人不值得他拚命!」

譚卓飾演江立偉的妻子

這真的不是在諷刺老百姓和某些單位?

至少,就電影中這混亂場面,顯然輿論管控和秩序維護都沒有做好。

更往傷口上撒鹽的是,電影中頻頻出現的,官方在新聞發布會上勸民眾莫要恐慌。

市民這部分,明顯是為了突出消防員的偉岸形象啊~

你看那進城路上的消防車,與出城的大堵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就差消防總指揮(侯勇 飾)對瞞而不報的罐區負責人喊的那句話:

「你太不了解消防員了!」

消防總指揮 吳晨光

在此,我要為大連人民正名,7.16事件中,大連人民可是好好地坐在家裡呢。

編劇想要用市民的混亂來凸顯消防員的高光,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市民線和消防線不夠契合,穿插中反而割裂了消防線的緊張感,有點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

另有幾處不合理

比如,徐小斌犧牲前,在水中被垃圾纏住了腳,他隨身沒帶工具不說,綁在身上的繩子還被船上的同伴死命地拉扯......

這一扯,徐哪裡還能夠俯身去解開纏在腳上的垃圾呢?

只能活活淹死了。

那位同伴:發現拉不上來時,第一時間不應該跳下水去查看嗎?

尷尬。

真實事件中,張良是因脫力被海浪捲走的,此處的改編顯然是失敗的。

7.16火災烈士 張良(左)

優酷上有一個7.16大連新港大火實錄的視頻。

真實滅火中,幾乎所有的領導都來到了前線坐鎮指揮。

而消防戰士們打水槍累了,就靠著打、趴著打。

火撲滅後,鏡頭記錄了一個個累趴下的消防戰士五花八門的睡姿......

在我看來,這顯然比喊喊口號更加觸動人心啊~

以上,我給這部電影打7分。

有瑕疵,但瑕不掩瑜

2018年,消防部隊改為行政編制,劃歸應急管理部,意味著消防員從此走上了職業化道路。

職業化,也意味著更加專業。這無論對消防員的人身安全,還是職業規劃來說,都是利大於弊的。

希望國產主旋律電影也能越來越專業呀~

(作者:天涯小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fA0R2wB8g2yegNDMty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