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來襲|分不清娃是普通感冒還是流感的看過來

2019-12-12     CC爸媽

最近流感重整旗鼓,捲土重來,不少寶寶都中招了。後台關於流感的消息也越來越多,我很不幸地告訴大家,C媽也中招了。

好吧,真的不想承認,我竟然又是家裡第一個中招的。

相對於大人生病,孩子生病那才叫抓心撓肝。

尤其是小一點的寶寶,既不能忍,也不能說,只能沒日沒夜地哭,老母親恨不能自己生病來替。

但作為一個正在流感的風口浪尖上的老媽子,我需要確定以及肯定滴告訴大家,媽媽生病也好不到哪去,畢竟娃要吃奶,要抱,要哄睡等,其他成員生病可以隔離,但是老母親不行啊 !

好在我的病情發現及時,現在基本上已經扼殺住了,祈禱不會傳染家中的倆娃。

流感帶來的後果比我們想像的要嚴重!

現在周圍患流感的人太多,小表弟已經連燒4天,休病家中了,而CC的幼兒園更是有小一半的孩子陸陸續續都請了假。

但即使是信息傳播如此快的今天,也仍然有很多人低估了流感的嚴重性。覺得流感不就是感冒嗎?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多穿點,多喝熱水,再吃點感冒藥不就過去了?

但其實,流感比我們想像的要可怕,而且流感也是我們日常中最容易被忽視和低估的疾病。

今年初,浙江一個2歲男童因流感引發重症心肌炎,經搶救無效而死亡。

  • 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範圍內每年季節性流感可導致65萬例死亡。
  • 香港衛生署的數據顯示,2014-2015年流感季,累計647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累計501人死亡。

在以前,因流感造成的死亡人數更多。

或許有人會說「哪有那麼嚴重,周圍很多人都經常感冒,但都沒啥大事,也沒見誰是得感冒死的。」

之所以,我們平常沒聽說過誰是因為流感而死亡的,那是因流感而引發了其他疾病,比如說心肺方面的問題而致死,那麼在臨床上的死亡原因就會記錄成其他疾病。

但歸結原因,若不是患流感,就不會引起併發症,也就不會死。

因此,流感可不是普通的感冒,它可比感冒帶來的後果要嚴重的多。

那流感和普通的感冒到底有什麼區別?

在流感高發季節,相信很多寶媽都被它折騰的夠嗆,現在C爸的醫院兒科每天都是爆滿,兒科的大夫也是叫苦連連,畢竟上廁所都沒空去。

由於孩子一出現發燒流涕,家長就慌了手腳,趕忙帶孩子去醫院。但其實,大部分來就診的孩子都只是普通的感冒,我們也不必恐慌。因為隨便去醫院的話,萬一不是流感反而被交叉感染上了,那不是更糟糕?

流感雖然可怕,但是只要早診斷,早治療,也是很容易就控制住的。

下面這張表教大家區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流感

普通感冒

突然發熱,且高燒達39-40℃+

發熱持續3-5天

很少發燒或低燒,一般在39℃

以下,發熱持續1-2天

前1-2天無呼吸道症狀,伴隨高燒寒戰,渾身酸疼、乏力,咽喉腫疼,有時伴有嘔吐腹瀉,且症狀較重,精神狀況差

主要以上呼吸道症狀為主(如流鼻涕、咳嗽等),且症狀較輕,精神狀況較好

可合併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腦膜炎或腦炎等併發症

很少出現併發症

病程長,持續5-10天

病程短,持續5-7天

病死率高,多死於流感引起的併發症

病死率低

什麼情況需要就醫?什麼情況不需要就醫?

根據上表,如果寶寶出現了打噴嚏、流鼻涕,很可能只是普通的感冒不建議馬上去醫院,因為醫院患病人數較多,交叉感染幾率大。

如果寶寶除了發燒暫無其他症狀,且服用退燒藥後,溫度可以降下來,可以先觀察,不用著急送醫。

因為很多時候單憑初現症狀,很難判斷病情。

就比如我這次,起初只是頭疼,嘔吐以為是晚上奶娃休息不好導致,也可能是白天受涼感冒所致,但後來開始出現胃寒、嘔吐,且體溫飆至39.1℃,就初步懷疑是流感。

但如果症狀初期我單頂著個頭疼去就醫,怕是醫生也難對症下藥。

但如果寶寶出現以下情況,不要猶豫,請立刻就醫:

  • 1.突然發熱,體溫飆升至39℃及以上,且全身症狀明顯(寒戰怕冷,渾身酸疼),精神狀態差,那很可能就是流感了,需要儘快到醫院就診。
  • 2.如果孩子發燒沒有到39℃,但出現全身酸痛、乏力,食慾不佳,嘔吐,精神狀態差等症狀,也建議到醫院就診。
  • 3.家中已有人確診患流感,孩子出現持續高熱、咳嗽加重、嘔吐腹瀉等症狀,也要及時到醫院確診。

因為流感的併發症多,一旦寶寶出現流感的典型症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

寶寶患病後如何治療護理:

如果寶寶出現高燒發熱症狀,第一步是給寶寶退熱:

3個月以上寶寶:選擇對乙醯氨基酚(24小時用藥不要超過4次,且每兩次用藥間隔大於4小時),建議普通發熱採用,起效快;

6個月以上寶寶:建議選擇布洛芬(24小時用藥不要超過4次,且每兩次用藥間隔多於6小時),退熱效果比對乙醯氨基酚強。

治療上,目前醫院針對流感的特效抗病毒藥有口服的奧司他韋(奧司他韋為處方藥,只針對流感,對普通感冒無效,不可隨意使用),早期用藥效果最佳(48小時內),如果症狀顯著且發熱大於48小時才診斷流感,口服該藥仍然有效。部分醫院還使用帕拉米韋進行靜脈滴注。

這些藥物可以阻斷病毒的複製,縮短病程。但對於用藥及藥量都需要謹遵醫囑

對於流行性疾病,預防永遠是第一步:

1.

接種流感疫苗

6個月以上的寶寶就可以接種流感疫苗啦,接種流感疫苗是目前最有效、最經濟、最方便的預防流感的方法。(孕期和哺乳媽媽是都可以接種疫苗的)

2.

增加鍛鍊且少去人群密集的場合

尤其是像現在傳染病高發季,儘量不要選擇大型或者消毒設施不好的遊樂場所玩耍。

一些小而乾淨的室內場所、或者比較空曠的戶外,更適合遛娃。

如果天氣允許的話,保證孩子每天的運動量在1小時左右。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體育鍛鍊跟身體的強壯程度以及身體抵抗力一定是正相關的。

3.

勤洗手、勤通風

這個我不說你也應該知道。

關於流感的一些其他常見問題

1.如果家裡有其他成員(家長或老大)已經患上了流感,且家裡有小月齡寶寶怎麼辦?

有條件的話,病患最好與小寶寶隔離,因為小月齡的寶寶更容易受到感染,且症狀更嚴重,更容易出現合併症。

無法做到隔離的,儘量讓患者在家中戴好口罩,少接觸寶寶。照顧病患的家屬,也最好戴口罩,避免自己作為傳播的媒介。

2.母乳媽媽患流感後還能繼續奶娃嗎?

首先流感病毒主要是通過呼吸道飛沫,或接觸帶有流感病毒的物體後,再接觸自己的口鼻時感染的,並不會通過母乳傳播

而且,母乳中含有抗體和其他免疫因素,可以幫助嬰兒預防流感。

但前提是一定做到防護措施,避免寶寶受到細菌侵害。所以奶娃或接觸寶寶時儘量戴口罩,接觸寶寶前洗手、儘量減少與寶寶面對面親昵。

如果媽媽病的特別重,可以將母乳擠出,讓其他健康的家庭成員照料寶寶。(擠奶前後應洗手)

3.去年接種了流感疫苗今年還要接種嗎?

研究表明接種流感疫苗6-8個月後,人體抗體水平會開始減退。

也就是說流感疫苗的最佳保護期是6-8個月。

而且,每年的流感疫苗針對的是當年的主要流行病毒,而流行病毒發生突變的頻率是很高的,每年相對應的疫苗中所含的病毒毒株也會有所不同。

因此,流感疫苗建議每年都打。

雖然流感來勢洶洶,但只要我們做到防護,掌握科學的應對方法,一定可以安然度過這個冬天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Xgm-m4BMH2_cNUgv5k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