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注意啦!你知道嗎?受新冠疫情爆發的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580億元,累計名義同比下降了19.0%!!!這個同比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7.3個百分點,這也反映了,新冠疫情黑天鵝事件的巨大負面衝擊。
根據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最新發布的這份《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顯示,在消費方面,餐飲類下滑最為嚴重,第一季度累計同比下降44.3%。同比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3.9個百分點,降幅在各類消費中最大。
報告認為,1至2月份在各地封城、旅遊業停滯以及居家隔離等措施的影響下,餐飲業的同比增速為-43.1%。3月份以來,雖然疫情在全國範圍內逐步得到控制,餐飲業並未得到好轉,其3月份的同比增速為-46.8%,說明人們仍然保持謹慎的態度。
除餐飲類消費,其餘絕大部分消費品在經歷了1至2月份的斷崖式下滑之後,在3月份出現反彈。在零售類中,網上零售類消費在此次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線上商品類消費在第一季度累計同比增速為5.9%,與去年同期相比,僅下跌15.1個百分點,降幅在各項消費中最小。商品類中的食品類消費累計增長32.7%,與去年水平持平。而對線上服務類商品的需求較去年同期降低24.3%,這也反映了服務業在疫情中遭受重創。
由於疫情發生在1月份,而在2月份持續蔓延,消費者的恐慌心理應該在1至2月份最為高漲,並反映在這段時間對日用品需求的激增。然而數據卻顯示,日用品類消費的同比增速在1至2月份降至-8.8%,反而在3月份反彈至6.5%。
相反,在非耐用品的消費中,服裝類和化妝品類的消費沒有明顯回暖跡象。疫情發生以後,服裝類消費1至2月份同比下跌30.9%,3月份同比進一步下滑34.8%。這主要是因為保持社交距離和居家辦公等政策的實施,使得人們減少出門和逛街的次數,所以對服裝類的需求出現大幅縮減。同樣,化妝品類的消費也在今年一季度出現近五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累計同比增速為-13.2%。
家具類和建築及裝潢材料類消費的同比增速在1至2月份分別跌至-33.5%和-30.5%。當疫情在3月份得到有效控制之後,各地復工復產的腳步加快,使裝修行業得到復甦。同時房地產市場出現回暖跡象,人們在前兩個月積壓的購買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的成交量都相較1、2月份有了明顯提高,這也促進了家具、裝潢材料類的消費。家具類和建築及裝潢材料類消費的同比增速在3月份有所回升,分別為-22.7%和-13.9%。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消費中降幅最大的類別為汽車類消費,其同比增速在1至2月份跌至-37.0%。3月份以來隨著國內疫情逐步控制,汽車市場也得到回暖,其同比降幅收窄至18.1%。這裡一部分原因是前兩個月購買力得到釋放,也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在疫情警報未能全面解除的時候,出於安全和健康考慮,更多人傾向私家車出行。
最後,疫情在1月份的爆發和在2月份的蔓延使得各地相繼出台封城政策,陸路交通和空中運輸量大幅縮減。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也使得相當一部分的人取消出行計劃,無論是公共運輸還是私家車出行都極大減少。減工減產也降低了市內交通流量以及對工業用油的總需求。
因此,1、2月份無論是汽油、柴油等交通運輸類的用油需求量,還是燃料油、石油溶劑等工業用油的需求量都大為降低,都使得石油及製品類消費的名義同比增速為-26.2%。隨著各行各業相繼復工,石油及製品類消費的名義同比增速在3月份反彈至-18.8%。
應當指出的是,由於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致使人們外出活動減少,大批企業無法生產,原油供給大於需求,全球油價走低。
所以,你的消費情況如何?又是否符合這樣的大數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