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2019-12-24     古典文學與詩詞

佛說:


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

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

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

心亂一切亂,心安一切安;

一切為心造,無心自解脫。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人活的就是一種心境,生活應該去繁從簡,心靜自寧。


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因為心靜,才洞悉心靈之美。安靜的生活讓人輕鬆快樂,簡單的慾望讓人平和寧靜。



  • 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唐·慧能《菩提偈》

一憂一喜皆心火,一榮一枯皆眼塵。萬事皆心生,心中有,便有;心中無,便靜。


生活之苦,苦在執著。你在意什麼,什麼就會折磨你。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人生就是一場過客,路過的都是精彩,留下的都是幸福。


不如,拾一段光陰暖心,剪一窗風景怡情,觀一池湖水靜心,拋俗塵雜念修心,便是人生最美好的清淺歲月。



  • 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陸遊《游山西村》


人生,沒有迷,哪有悟。迷的是山重水複,悟的是柳暗花明。


當人生在面對前方無路可走的時候,不如學會釋然,後退一步,或許就能遇見其他的路。正如布袋和尚所說: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底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得之坦然,失之泰然,隨性而往,隨遇而安,一切隨緣,是最豁達而明智的人生態度。



  • 心亂一切亂,心安一切安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

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

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宋·蘇軾《定風波》


真正的安頓,是內心的安頓。心若沒有了歸宿,到哪裡都是流浪。


每個人都渴望身心的安頓。我們希望生活不再漂泊無定,內心不再恐懼、擔憂,一切不再讓我們如此疲憊不堪,但生活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變故。


內心安定,波瀾不起,那麼自然可以隨遇而安,處處皆為心安處。



  • 心清一切明,心濁一切暗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

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明·施耐庵《水滸傳》中的魯智深偈子


心是一塊田,靠自己去播種,種善因,故得善果;種惡因,故得惡果。


心清則明:無事時,澄然;有事時,斷然;得意時,淡然!

我們的心就像一個容器,裝的快樂多了,煩惱自然就少;裝的簡單多了,糾結自然就少;裝的滿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裝的寬容多了,仇恨自然就少。


  • 心清則靜,心靜自寧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唐·王維《酬張少府》


只有心情靜下來時,才能清楚地感知自己,學會享受孤獨,給自己一份寧靜。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

一樹一菩提,一土一如來;

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

一念一清凈,心是蓮花開。


心境平靜無瀾,萬物自然得映,心靈靜極而定,剎那便是永恆。


人生的腳步常常走得太匆忙,所以我們要學會,停下來笑看風雲,坐下來靜賞花開,沉下來平靜如海,定下來靜觀自在。



  • 一切為心造,無心自解脫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晉·陶淵明《飲酒》


一切為心造,無心自解脫,就是欲隨我欲,願隨我願,行我所行,干我所干。不給心添堵,不給人添煩。


當陶淵明看到官場風波險惡,世俗偽詐污蝕,整個社會腐敗黑暗,於是便選擇了潔身自好、守道固窮的道路,隱居田園,躬耕自資。


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過一生:若晴天麗日,就靜賞閒雲;若雨落敲窗,就且聽風吟;若流年有愛,就心隨花開;若時光逝卻,就珍存過往。



佛說,緣來天註定,緣去人自奪。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心是人生戲的導演,念是人生境的底片。一切的根源皆在內心,痴與執、怨與恨,只會讓心翻滾、讓人不安。只有放下它們,才能輕鬆自然,因為捨得,所以淡泊;因為淡泊,所以安靜。


真正的安靜,來自於內心,淡泊寧靜,不為塵世的一切所鼓惑,只追求自身的簡單和恬淡。


智慧愚痴心之隔,天堂地獄一念間。

煩惱放下成菩提,心情轉念即晴天。

唯有心靈的安靜,方能鑄就人性的優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O2yOW8BMH2_cNUgNp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