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防控牽動著城市每一位群眾的心弦。而西安北客站作為西安的北大門,特殊的交通位置讓它成為了西安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第一道防線。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是有人為你負重而行,未央一線防疫人員 "逆行而上",用自己的專業精神與熱血盡全力將病毒阻擋於北門之外。2020年2月3日,讓我們聆聽他們的故事。
從非典戰場走到新冠肺炎戰場
任醫生,40歲,是北客站第6疫情防控黨員先鋒檢查點的值守醫生。她數了數手指說"今天是2月3日,是我們上崗的第8天。"
2003年剛剛參加工作的她,便遇到了非典疫情,那時她和同事兩個人肩挑起幾個廠的隔離人員看護工作,直接面對著那些發熱、咳嗽的患者們,如今時過境遷,但她依然對那段經歷記憶猶新,"剛剛參加工作,面對那樣的疫情我非常的緊張,可我們最終還是戰勝了疫情。"
"只要國家需要我,我時刻準備著直面疫情。"任醫生在春節前看到相關新聞時,便告訴了家人她隨時準備上崗的決定,愛人了解她倔強的性格,便囑咐她要注意防護,兒子則表示十分的支持,而五歲半的小女兒一下子撲到她的懷裡,哭著不讓她去。
在26日接到通知後的第二天清晨4點,她便來到了西安的北大門——北客站,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護目鏡,走上防疫檢查崗。
"和我搭夥的是剛剛畢業的小張,我們要從清晨5點一直執勤到下午2點"。由於防護服來之不易,為了避免因為上廁所而脫下防護服,她們在工作的10小時里,不進一滴水,不吃一口飯,"我們的物資需要省著用,為了不在上班時間脫下來,我們墊上了尿不濕。"
下午2點,任醫生和搭檔小張到了下班時間,當她脫下防護服後,第一時間打開了手機,回撥丈夫打來的未接電話,電話另一頭傳來了女兒的聲音,她不住地講,"放心吧,我要回來了……"
而在她的身後,輪班同事直到凌晨1點的值守才剛剛開始。
當看到溫度計37.8度時,她心神不寧
她是任醫生的搭檔——張醫生,今年20歲。在她接到單位的上班通知之初,她的心裡充滿了焦慮,她直言:"我挺怕的,可是我覺得這是我的責任,我想讓我的爸爸媽媽為我驕傲。"
"在將消息告訴家人時,儘管媽媽有些擔心,但還是和父親一起支持我,他們的鼓勵讓我鼓起了勇氣。"剛剛畢業便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讓她的心裡感到茫然,可身邊這位經歷"非典"的老師給了她定心丸。
任醫生讓小張負責記錄,自己則與疑似人群進行著確定既往病史、接觸史和體溫測量等工作,儘管如此,可1月28日晚的一個插曲卻也讓她感到觸目驚心。那晚,一名遊客正在檢查點量體溫,還沒量完,便有幾位防疫工作者走上前來,"不用量了,紅外線測溫儀顯示他在發燒,因此需要隔離。"
當時小張還沒有反應過來怎麼回事,可接過體溫計時——"37.8度!"她一下子變得心神不寧,身旁的老師看出了她的緊張,便安慰她道:"放心吧,他只是疑似病人,而且防護服會幫你擋住病菌的。"
"我第一次覺得自己離疫情這麼接近,感到緊張,但我不怕。"工作依然照常進行,下班時,她脫下了自己的防護服,回撥了家人的電話,"我都不知道自己和家人說了什麼,只記得自己最後說,'媽,放心吧,疫情一定會過去的。'"
7個檢查點構筑西安北大門疫情防線
目前,北客站共設置了7個疫情防控黨員先鋒檢查點,共有28名一線防疫人員在此輪班值守。據未央區衛健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北客站的7個疫情防控黨員先鋒檢查點直接面對的便是經過篩選後的體溫異常人員,通過詢問既往病史、病人接觸史等方式綜合判斷,進行病情的甄別,為後續情況的處置提供有效的依據和借鑑,"相信我們可以為西安構筑北城的疫情防線,為打贏防疫攻堅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LcCEnABgx9BqZZInWo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