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不二子
2015年前,戈雙喜沒想過自己真的可以被叫做音樂人,出於對唱歌的喜愛,他遊走於街邊、大排檔,流浪歌手是他對自己的定位,直到2015年7月,有人把他在街邊唱歌拍成視頻上傳至快手,他對音樂夢的追求終於有了不一樣的展開。
2015年的短視頻還不向如今這樣被大眾理解,不過戈雙喜在每一日演唱中積累的實力,還是得到了快手用戶的喜愛,逐漸成為了平台上知名的歌手鬍子歌,而隨著短視頻行業的整體發展,在2018年快手推出音樂人計劃後,鬍子歌終於有了音樂人這個新標籤,這也促使他在今年連續發布了三首單曲。
鬍子歌的走紅,離不開他自身的演唱實力,而快手的隱形助力也是他早期能夠被關注到的原因。在快手上,像鬍子歌這樣從草根歌手走向音樂人的例子還有很多,如今已經做起了MCN以及歌曲製作的曲肖冰,也是藉助快手被更多人聽到的。可以說,快手雖然是一個短視頻平台,但卻不知不覺間擁有了挖掘音樂人的能力,而這大概也是如今快手進一步向音樂領域深入的原因。
破圈,破圈,還是破圈
網際網路進入音樂行業的前十年,音樂行業完成了打破到重建的過程,如今數字音樂平台已經成為了大眾進行音樂消費的第一選擇,不少原創音樂人也藉助數字音樂平台走向大眾,但在當下這一階段的發展中,數字音樂平台們也顯露出了一定的疲憊。
由於大眾有了更多生活娛樂的渠道,且興趣也呈現分眾化,數字音樂平台很難像十多年前的音樂電台那樣,通過集中的流量渠道向聽眾推薦音樂新人,儘管各類音樂榜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這一目的,但影響力也遠不如傳統音樂行業發展時期的新歌宣傳渠道。
同時,通過數字音樂平台有了一定影響力的音樂人,也很難僅藉助平台向更多站外圈層擴散知名度,並與已積累的粉絲進一步鞏固粘性,這也是由於大部分用戶對數字音樂平台的需求只有聽,而只是聽很難長時間抓住用戶的注意力。也就是說,在線音樂行業發展到現在,雖然已經搭建起了讓音樂人能夠存活的空間,但在幫助音樂人出圈這方面仍然力道不足。
可能也正是注意到了這一點,近日,一直在扶持音樂人群體的快手及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聯手發起了「音樂燎原計劃」,通過整合五大平台的億萬資源,挖掘出更多音樂人並幫助他們出圈,形成歌火人也火的音樂燎原之勢。
在五大平台中,來自短視頻賽道的快手無疑是最為特別的一個,而正是因為這個特別成員的加入,也才讓「音樂燎原計劃」有了與其他音樂扶持計劃的不同之處,簡單來說,就是「音樂燎原計劃」能夠藉助短視頻與數字音樂平台的雙渠道,讓音樂人及歌曲「破圈」。
舉個簡單例子,鬍子歌的歌曲在酷狗音樂上有184萬人聽過,但粉絲只有4800人,而在快手上鬍子歌有317.6萬粉絲,也就是說鬍子歌在短視頻領域足夠知名,但在數字音樂領域處在歌火人不火的階段,而在「音樂燎原計劃」開啟後,酷狗音樂、QQ音樂等數字音樂平台會給鬍子歌帶來更多資源,通過更頻繁、更集中的曝光,就有希望讓鬍子歌在數字音樂領域也成為知名歌手,這也就是幫助鬍子歌出圈。
目前,《興風作浪》和《天蓬大元帥》兩首歌在快手站內推廣期間播放量達到2億,在經過四大音樂平台的推廣後,兩首歌曲的日播放量及日用戶收藏量均成倍數增長,這也是幫助音樂作品破圈的一個例證。
同時,數字音樂平台上的音樂人及作品,也會因「音樂燎原計劃」更順暢地出現在快手中,成為被廣大快手用戶使用的BGM,這就為數字音樂平台的音樂人作品,提供了更多觸達到音樂圈層外的用戶,擴大知名度。
再加上,快手能夠不斷挖掘出音樂新人,藉助這一計劃也能幫助音樂新人走向更大的音樂市場,並未市場輸送新鮮的歌曲與創作者,正也彌補了當下數字音樂行業在挖掘新人能力上的不足。可以說,短視頻平台與數字音樂平台的聯手,或許就會為數字音樂行業的發展打開新的機會。
為音樂人帶來福利外,順手緩解了行業發展焦慮
快手如今會和數字音樂賽道的選手們「玩」到一起,並非是在發展之初就有的設想,畢竟作為短視頻平台,快手最開始關注的是如何讓用戶們能夠靠製作短視頻更好地表達自己,而由於音樂是短視頻製作的不可或缺元素,這也才讓快手開始重視起音樂這一元素。
為了讓平台上的用戶能夠有更多優質的音樂可以使用,快手開始思考如何讓平台自身擁有原創音樂的生產力,因而在去年4月,其提出了「音樂人計劃」,到用平台的大量用戶以及變現能力,吸引音樂人加入。隨後,快手在今年為音樂主播推出了「音悅台」新功能,又在線上發起了「快手好聲音」活動,線下打造「快手音樂人之夜」,而這一系列的動作,也真正讓我們看到了快手給音樂人群體帶來的福利。
在收益方面,據快手的數據,300-400萬粉絲數量的音樂KOL,在快手上單只短視頻收入在5-7萬左右,而除了作品與廣告分成,直播、知識付費、電商也都可以是快手平台上音樂人的收入來源,此前就有音樂主播單場直播銷售額達2000萬。也就是藉助快手的短視頻優勢,音樂人不再只能靠作品賺錢,更多的變現模式為他們帶來了走向更好生活的希望。
在成長方面,音樂人們則能藉助快手特殊的去中心化算法機制,更快速地找到屬於自己的粉絲群體,而對於中腰部音樂人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由於快手普惠的算法價值觀,讓用戶看短視頻時被推薦的不一定是最熱內容,而是最可能喜歡的內容,這就讓很多在中心化渠道難以被發現的音樂人,有了觸達自己粉絲的機會,逐漸從中腰部走向頭部,而這個過程正是大部分音樂人群體最需要的。
在影響力方面,快手音樂人們也能收穫粘性更強的粉絲群體,而這正是由於快手對私域流量的「放手」。在快手平台上,音樂人們能夠通過短視頻、直播兩種手段與粉絲群體保持更緊密的聯繫,不用擔心因算法導致與粉絲交流變少,這種私域流量的放手也讓快手音樂人與粉絲有了更強的粘性,快手音樂人曲肖冰就表示,「快手就像一個大家庭,有鐵粉,粉絲每天上線就是來打個招呼聊聊天」,而這種粉絲與音樂人朋友似的關係,也正是能讓音樂人後續發展走的更穩更好的基礎,這也才有了音樂主播也能帶貨的結果。
可以說,快手認真為音樂人群體做事的行動,也打動了音樂人群體。目前,快手平台上每天有50萬人唱歌,有100萬+的音樂主播,每日音樂直播場次20萬+,在過去一年,快手音樂主播Top500總漲粉超8億,這也證明了快手深入音樂的作用。
無論是在拓展變現方式,挖掘音樂新人,還是幫助音樂人成長上,都是當下數字音樂行業難以解決的痛點,而擁有去中心化普惠算法的快手,就憑藉自身超4億月活的用戶量以及多元的業務線,緩解了音樂行業與音樂人群體的焦慮,這大概也是此次四大音樂平台選擇與快手合作的原因之一。
隨著短視頻成為被大眾重視的休閒娛樂工具,快手就有了更多的能力為音樂人賦能,反哺音樂行業,而從快手認真對待音樂的態度來看,在未來中國數字音樂行業的發展中,快手或許會帶來出乎意料的價值與結果。
快手深入音樂,還能帶來什麼?
正如前文所說,快手向音樂領域的嘗試並非是初衷,而是在看到用戶對新鮮優質音樂的需求,以及音樂人群體成長的需求後才有了一系列動作,因而,儘管快手正在深入音樂領域,但並不會搶奪數字音樂市場的份額。
當下數字音樂行業的發展,儘管有諸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這樣打造多元化音樂娛樂生態的動作,但在用戶的體驗上仍然不夠完善,因而在短視頻平台快手加入後,也就有望與現有平台構建出唱、聽、看、演的音樂娛樂新生態,加強用戶看音樂內容與用音樂玩的體驗,這也是在與數字音樂行業發展形成互補後,進一步擴大音樂市場。
只有用戶真正能把音樂作品玩起來,才更有可能記住歌曲,並進行自主傳播,只有不斷看到音樂人的表演,才更有可能把作品與人聯繫起來,形成深刻的記憶,這也是做到歌火、人也火的基礎。
所以回過頭來看,快手此次與四大音樂平台的聯手,幫助音樂人及作品破圈,讓音樂人群體有更好的成長與生存空間,讓用戶能夠有更多優質音樂可以玩,實現了一場雙渠道的共贏,這種創新思路的合作,也正是音樂行業發展的新動力與新希望,這也讓我們對數字音樂行業的未來抱有期待。
*原創文章,轉載需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BVxsm4BMH2_cNUg_w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