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幼兒園開學,很多剛入園的孩子哭鬧個不停,有食物在幼兒園門口躺在地上打滾,有的抱著媽媽的腿不撒手,還有的哭著喊著不肯進教室的。當然也有一些比較「淡定」的孩子,他們特別的乖巧,老老實實的跟媽媽說再見,然後進去教室找玩具玩。
看到孩子這麼「淡定」,不哭也不鬧,其他的媽媽表示太「嫉妒」了,自己家的孩子太鬧騰,哭鬧個不停,還是這些「淡定」的孩子省心。結果老師說:「孩子剛上幼兒園哭是正常的,他們剛離開家進入一個新環境,都需要一個過渡。如果孩子不哭不鬧,反而不一定是好事。」為什麼這麼說呢?園長舉了幾個例子,原來孩子不哭不鬧,很可能是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把幼兒園當成了遊樂園或者公園,有玩具有小朋友一起玩,玩完以後就可以回家了。等他們反應過來這不是去公園去遊樂園,不能隨便回家的話,估計有的哭了。
果不其然,幼兒園開學正好一周,大部分孩子已經不哭了,那幾個開學時特別「淡定」孩子反而開始哭鬧了起來,老師說他們已經哭了4天了,從開學第2天哭到現在,早晨去幼兒園的時候哭,中午睡覺哭,晚上放學回家還得哭。
孩子剛上幼兒園,為什麼會哭?
孩子剛上幼兒園哭是正常的,畢竟孩子突然離開了父母以及陪伴自己的長輩,突然來到一個新的環境,這裡的一切都很陌生,還不能隨時隨地的看電視、玩玩具、吃零食,他們會產生一種不安全感,也會有種分離的焦慮感,然後通過哭來發泄自己的這種焦慮的情緒。不過等孩子適應以後就好了,畢竟這也是一個必須的過程,家長們不要太焦慮。
一般來說,上幼兒園哭鬧的孩子可以分為
5
類:
1.
不停的哭:
孩子從家門口一直哭到幼兒園,到了幼兒園後還是不停的哭,哭累了就小聲的抽泣,不累了再大聲的啼哭,幾乎沒有停止的時候。這種孩子,哭的時間比較久,短則一周,長則兩三個月,不過這種類型的孩子比較少,碰到了老師也只能好好照看。兒子小班的時候,班裡就有這麼一個孩子,從入園的第1天開始哭,哭了差不多2個月才好。
2.
又哭又鬧:
有些孩子不僅哭,還會鬧。他們會邊哭邊扔東西,打人踢人,或者是躺在地上不起來,抱著媽媽的腿不放開。這種孩子一般比較外向,喜歡用行為發泄自己的不滿。周一送兒子上學,就碰到這麼一位孩子,看起來已經很大了,估計升大班了,可能是在家裡玩了2天不願意上幼兒園了,怎麼也不肯進幼兒園的大門,在幼兒園門口坐在地上哭。哭了一會兒又突然站起來往馬路上跑,奶奶年紀大了追不上,還好有家長把他攔住了。最後沒法子,奶奶打電話把孩子的爸爸喊了過來,被爸爸給踹進幼兒園的。
3.
默默哭泣:
有些孩子特別安靜,不會大聲的哭鬧,只會安靜的坐在一邊,不跟別人說話,也不玩玩具,一個人默默的哭泣。這種孩子性格比較內向,當然也不是絕對的,可能剛換了一個新的環境,周圍的人都不認識,所以比較老實一些。
4.
受人影響:
還有些孩子不哭,但是看到別人哭他就跟著哭,這種孩子很容易被別人影響,一旦有一個孩子哭,他也會跟著哭的。這種孩子比較常見,有很多幼兒園老師表示,孩子們都挺好的,不哭不鬧,玩的挺開心,但是一旦有一個孩子哭的話,整個班級里哭聲一片,哄都哄不過來。
5.
後哭型:
有些孩子剛進幼兒園,他們不哭不鬧特別「淡定」,但是等別的孩子情緒平復,不再哭鬧了以後,他反而哭了起來。這種孩子一般比較喜歡新事物,比如新環境,新玩具,新玩伴等等,會讓他們特別感興趣,但是等新鮮感沒有了以後,他們就會厭倦,然後開始哭鬧。說實話,這種孩子老師們都比較「害怕」,因為好不容易別的孩子習慣了,不哭了,他突然哭了起來,很可能帶動那些不哭不鬧的孩子,繼續哭鬧,老師會非常累的。
而且後哭型的孩子還有一個特點,他們哭的時間可能會更久一些,畢竟他們需要新鮮感,幼兒園很難滿足他們這個要求,他們可能會因為厭倦幼兒園的生活而經常哭鬧。鄰居大叔家的小孫子就是這種類型,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大叔非常開心的跟我們炫耀:「我小孫子真懂事兒,上幼兒園一點也不哭,特別乖。」結果不到2天就打臉了,大叔家的小孫子哭得撕心裂肺的不願意上幼兒園,誰送都沒用,後來陸陸續續哭了3個多月才好轉。
所以說,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不鬧,並不一定是好事。如果是這種後哭型的孩子的話,更折騰人,老師也會更
「
害怕
」
的!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家長該怎麼辦?
前面已經說過了,上幼兒園哭鬧是孩子的一個過程,大部分孩子都會哭鬧的,只是時間長短不同而已。作為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把孩子交給老師,不要過多的干涉!
1.
送完孩子直接走人,不要逗留
孩子入學哭很正常,不過一般老師安撫以後會有所好轉的,但是如果家長在幼兒園逗留,讓孩子看到的話,孩子絕對會大聲哭鬧的!記得去年剛送兒子上幼兒園,兒子眼圈裡含著眼淚跟老師進了教室,我在外面偷偷看了會兒,兒子乖乖的跟老師去洗了手,然後坐在椅子上乖乖的吃早餐。結果我走的時候,不小心被他發現的,立馬大哭著跑了出來,嚇得我以後再也不敢在幼兒園逗留了。
2.
不要因為孩子哭鬧而不去幼兒園
前面說的鄰居大叔的小孫子,為什麼會哭鬧了3個多月?其實也跟家長有很大的關係。孩子哭鬧的厲害,家長就會帶孩子去超市、遊樂園,不去幼兒園,有時候明明都進教室了,看著孩子哭鬧,又心軟的把孩子抱了回家。就這樣孩子知道家長心軟,會經常用哭鬧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的。如果家長能狠狠心,不因為孩子哭鬧而不去幼兒園的話,估計不用1個月孩子就適應了。
所以說,平時家長帶孩子,一定要準時上學,除非孩子生病,或者遇到一些必須孩子在場的事情,否則不要輕易的讓孩子不去幼兒園。
3.
晚上接孩子不要太晚
孩子剛上幼兒園,不僅會焦慮還會特別的想念媽媽,尤其是晚上放學的時候,如果別人的媽媽已經去了,自己的媽媽還沒有來,會特別的難過。所以建議媽媽們儘量早一些去接剛上幼兒園的孩子。
兒子剛上幼兒園的第一天,我去的稍微有點晚,幼兒園4:30放學,我4:20去門口排的隊,結果到了教室門口,前面已經排了10多個家長了,兒子出來的時候眼圈特別紅,跟我說:「媽媽,你以後能第一個來接我嗎?」老師也跟我說,孩子剛上幼兒園,特別想念媽媽,晚上接的時候儘量早點。於是從第2天開始,我每天下午3:30就去幼兒園門口排隊,堅持第一個,直到1個月後兒子適應幼兒園了,才不再那麼早排隊了。
各位家長們注意一下,晚上接孩子的時候,即使不能第一個去接,也不要太晚,千萬不要別的孩子都走光了,你還沒有去。
4.
不要因為孩子哭鬧為難老師
周一送兒子去幼兒園,升了中班,新的班級新的老師新的同學,兒子很開心的跟老師打了招呼進去吃早餐。全班一共40個孩子,剛來的在吃早餐,吃飽喝足的在玩玩具,特別和諧。只有1個孩子在教室門口哭鬧,怎麼也不肯進去,仔細一聽原來這個孩子還想跟著之前的老師。老師說:「XX爺爺,把孩子交給我,您先回去吧。」結果孩子爺爺不願意,對老師說:「老師,能不能給我們換個班啊。」老師的回答自然是不可以,於是爺爺直接抱著孩子找園長去了。
其實孩子不管是剛上幼兒園,還是幼兒園升班,總會出現一些哭鬧的情況,一般來說只要孩子健康沒事,把孩子教給老師就可以了,沒必要太多的干涉,畢竟幼兒園有幼兒園的規定,不可能什麼都按照孩子的意願進行。就拿這次換班來說,每個班級的學生數量都是一定的,把這個孩子換過去,就得把另一個孩子換過來,一般幼兒園都不會樂意的。而且幼兒園老師並不是跟著孩子一起升班的,有的升有的不升,如果孩子非得跟之前的老師,難不成永遠不升班?
既然把孩子送去了幼兒園,家長應該對這所幼兒園有所了解,應該相信老師的能力才行。在孩子哭的時候,老師都會用心的照顧孩子的,千萬不要過度的干涉老師跟孩子。
孩子哭鬧時,老師怎麼安撫孩子?
很多家長都會特別好奇,老師是怎麼安撫孩子的?老師不僅會通過擁抱來安撫孩子,還會帶孩子玩玩具,做好玩的遊戲,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忘記哭鬧。
1.
去室外玩耍
開學第一天,很多幼兒園都會為孩子提供一些開心有趣的活動,活動一般在室外,比如騎自行車、玩滑梯、做遊戲、或者拍拍球等等,在室外玩耍,不僅能夠避免由於室內閉塞引起的不良情緒,還能夠讓孩子在太陽下跑跑跳跳,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如果總是讓孩子呆在室內,他們會感覺特別無聊,越來越沒勁,相反,如果在室外,即使天氣有點熱,不如室內涼快,他們也會玩的很開心,忘記焦慮的情況,不再哭鬧的。
2.
抱一抱孩子
有的孩子哭鬧的比較少,有的孩子哭鬧的比較多。一般來說,老師會特別關注那些哭鬧的多的孩子,適當的給予他們擁抱,通過增加肌膚的接觸機會,提升孩子對老師的依戀,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孩子會將對家人的依戀轉移到老師身上,從而更好地融入幼兒園生活。
3.大孩子幫忙
即使是一個班的孩子,也有大小之分,有的甚至差出了1歲。一般來說大一些的孩子,他們的適應力好一些,能更快的度過剛進入幼兒園的焦慮的階段,更好的融入幼兒園生活。而老師一般也會建議這些孩子,幫忙安慰一下哭鬧的孩子。
4.
小紅花鼓勵
幼兒園每個班級,都會有一些不同的貼紙,有的是水果形狀,有的是小公主小王子,也有奧特曼,汪汪隊,小豬佩奇,各種孩子們喜歡的,這些貼紙被老師當做小紅花來鼓勵孩子,誇獎孩子,讓孩子們感覺「原來我很棒啊」,時間久了自然會特別喜歡幼兒園的生活,還會為了小紅花而儘量的表現好一些,不再哭鬧。
這個周,兒子每天都會帶回來一個貼紙,可能貼在腦門上,可能貼在手背上,回家以後都會揭下來給我,並跟我說:「媽媽,這是老師給我的獎勵,老師說我今天也非常棒呢!」
綜上所述,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哭是很正常的,家長們不要太焦慮,千萬不要過度的干涉,而是應該配合老師,幫助孩子度過這個焦慮的階段。
大家好,我是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