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涵:用力維繫的夢

2020-02-12     中國家永遠愛你


劉思涵:用力維繫的夢


在對的時候出擊

《中國夢之聲》,導師也好、選手也好,都叫劉思涵「劉老師」,不為別的,就因為她唱得好。她被淘汰那場,主持人摔了耳機,韓紅也生氣地發微博:「該走的沒走,該留的沒留!」

雖然止步十二強,但劉思涵「實力唱將」的名聲不脛而走,她的首張專輯也再次被提上日程。

說「再次」,是因為多年前劉思涵就參加過「花兒朵朵」,成為全國四強。賽後,她與種子音樂簽約,請來專輯製作人戴佩妮,開始策劃、收歌。新人的第一張唱片,近在眼前。

沒想到這期間,公司發生了一場人事變動,簽下劉思涵的高層離開,唱片議程就此擱置。

「生活給我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劉思涵說。參加「花兒朵朵」前,她已經拿到了赴法留學的通知書,並且離入學的最後期限不遠。能說服父母留下來參賽,已經算扛過了一關,可專輯出不了,「未來變成未知,沒有人告訴我應該怎麼辦。」

鬧市區的一間咖啡館,挑染了頭髮的劉思涵回憶起剛發生「變故」的頭半年,她沒有演出,沒有曝光,有些自怨自艾。公司要求她每天按時打卡,她百無聊賴地坐在辦公室,看光鮮歌手背後的工作人員來回奔忙,突然發現,「原來敲下一個通告,要費那麼多的口舌」。她似乎有點想明白了,在這個貌似鬆散實則冷酷的工業體系,「留比走更難。」

有人勸她乾脆還是去法國算了,只是她心裡放不下。她被打了預防針,「如果堅持發片,製作跟不上,你會摔得很慘」。兩年後,她把這種警告寫進了《不想醒》的歌詞:「現實往左,夢想往右,生活充滿了選擇」——那段時間,她就是這麼過來的。她勸自己,既然夢想「伸出了雙手」,她就該「握緊了固執的理由」。

到2013年,《中國夢之聲》開始甄選學員時,劉思涵是猶豫的。她身材微胖,自認不是節目組眼中的「中國偶像」,但導演組有她的學長,磨著她參賽,於是,她又一次從海選起,從早上七點排隊到晚上八點,見導師,闖三關,一輪一輪選拔,直到名字被觀眾記住,被李玟稱作「天使之聲」。

「夢之聲」之後,製作人戴佩妮和她一起,推出了這張廣受好評的《擁抱你》。劉思涵說,「你以為突然喊停是一個災難,其實上天是為了讓你在對的時候出擊。」



台上的柔軟夾心

面對記者「你為什麼一定要唱歌?你又為此放棄了什麼?」的發問,劉思涵始終沒有正面回應,好像她覺得這根本就不是問題,「真的,我就是單純地想。」

她給記者描述從小到大的經歷。小學時,「我很老實,呆呆的,很容易被欺負,是個愛哭鬼」。但小女孩也愛跟著父母一起唱家庭卡拉OK,《瀟洒走一回》《無言的結局》都哼得有模有樣。

上了初中,第一堂班會課上,她不知怎麼鼓起一時之勇,舉手要當班長。她鐵面無私,對自己要求嚴格,被保送至四川最好的高中,以為人生就此翻篇,「愛哭鬼」也有春天;可到了高中,到處都是尖子生,她又成了角落裡不起眼的一個。

她出生在軍人家庭,父母很少讚美。劉思涵記得頭一次參加選秀被淘汰後,回家的路上,父親一直數落,「我覺得我骨子裡還是挺自卑的。」



但她又不甘。「我骨子裡有那種自命不凡的東西,我從小就覺得我跟別人不一樣,我也討厭跟別人一樣。(比賽時)自我介紹的時候,我從來不會像他們那樣說,大家好,我叫某某某……」

因為「他們」,是她抗拒成為的平凡人。

改變劉思涵的事情有兩件,第一件是大一軍訓的結訓晚會上,她表演了一首瑪麗亞·凱莉的《Hero》,從此全校都認識了這個歌喉動人的「Hero女孩」。



另一件是她在看2009年的《快樂女聲》時,成了江映蓉的粉絲,「傻乎乎地舉著燈牌去長沙」。就在她為江映蓉尖叫時,一個念頭擊中了她,「我曾經覺得這個舞台離我那麼遠,其實舞台就在我面前,我踏一步就上去了。為什麼我只能在台下看她們表演,而不能自己站上去?就在那時候,我決定要參加選秀節目,為我自己努力。」

劉思涵的歌迷說,「她特別有主見,她知道什麼叫掌控。」當她表演時,她自述中那個自卑又自命不凡的女孩不見了,她的姿態是篤定的,忘我的,閃光的,「台下我總是嘻嘻哈哈很搞笑,可是在舞台上,我會放下那些我用力維繫的東西,我可以唱出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沒錯,如果一個人的勇氣、自信、舒展,都來源於唱歌,那麼,再問劉思涵你為什麼要唱歌,真是顯得多此一舉。

而這個俏皮的女孩用更可愛的方式表達了一下自己:「台下的我是裹了脆皮的,台上的我才是柔軟的夾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4u2PHABjYh_GJGVZiV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