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全名小利蘭·史丹福大學,或譯作史丹佛大學,通常直接稱作史丹福大學,坐落於美國康乃狄克州史丹福市,是一所享譽世界頂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學。
該校校區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帕羅奧圖(Palo Alto),與舊金山相鄰,占地35平方公里,是美國面積第二大的大學,與哈佛大學並列為美國東西兩岸的學術重鎮。
該校培養了眾多高科技產品的領導者及創業精神的人才,這其中就包括惠普、谷歌、雅虎、耐克、羅技電子、特斯拉汽車、Firefox、藝電、太陽微系統、NVIDIA、思科、矽谷圖形及eBay等公司的創辦人,校友涵蓋30名富豪企業家及17名太空員,亦為培養最多美國國會成員的院校之一;史丹福校友創辦了眾多著名的公司機構,共58名諾貝爾獎得主現或曾於該校學習或工作。
根據美國《福布斯》雜誌2010年盤點的億萬富翁最多的大學,史丹福大學名列第二,億萬富翁數量達28位,僅次於哈佛大學,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前十所世界名校之一。
歷史沿革
學校源流
1891年10月1日,大學正式辦學。當時校方共招攬了555名學生。就在開學日當天,校長佐敦向首批學生致辭:"[史丹福]沒有任何傳統,亦不受任何傳統的阻礙。裡面所有的路標都直指前方。"
學校成立
利蘭·史丹福畫像(現展於大學藝術館)
史丹福大學是由時任加州州長及參議員的鐵路富豪利蘭·史丹福,及他的妻子簡·萊思羅普·史丹福於1891年成立的。大學以他們於十六歲生日前夕(1884年)因傷寒去世的兒子小利蘭·史丹福為名,以表紀念。利蘭·史丹福曾告訴他的妻子:"以後所有加利福尼亞的小孩都是我們的孩子。"[1]
其後,史丹福夫婦拜訪了當時哈佛大學的校長查爾斯·艾略特,詢問有關在加州建立"另一所哈佛"所需資金的事宜,而他們得到的答案是五百萬美金(1884年的市值)。
最終,史丹福夫婦正式於1885年11月給予大學的成立基金。除了校園架構,他們還附明了其他的規條:
"受託人......有義務亦應具備這樣的能力去:
史丹福大學至成立以來一直為男女校。不過,因注意到入讀的女生人數愈趨上升,簡·史丹福很快就勒令校方控制其人數在每年最多500名。她擔心隨著女性人數的上升,史丹福會變成"西邊的瓦薩學院"。這麼一來,學校就會顯得失去了紀念他們兒子的原意。後來到了1933年,校方將這項措施修正為3:1的男對女比例(本科生)。這比例一直維持到1960年代,當時的本科生男女比開始縮窄至大約2:1;不過,除了人文學院之外的其他研究院的比例則仍非常懸殊。發展到2005年,史丹福已經沒有任何的性別比例規定,雖說各研究院的男性人數還是略多(比例為1.6:1左右)。
校園建設
他們最後選定了他們的田莊--位於聖塔克拉拉縣的帕羅奧圖牧場,作為建立大學的根據地。當時的人們亦常將該校直接稱為"農場"。
郭峰徵婚交友利蘭·史丹福與其家人紀念銅像
學校原始的"內方"建築物(1887-91年)是由建築師弗雷德里克·勞·奧姆斯特德、弗朗西斯·沃克亞瑪撒及利蘭本人所設計。校園建設的基石可追索至1887年5月14日,這天本應為小利蘭·史丹福的19歲生日。早在校園設計剛出爐的1886年夏季,利蘭就請了時任麻省理工學院校長的弗朗西斯·沃克亞瑪撒及著名波士頓景觀設計師弗雷德里克·勞·奧姆斯特德前來參謀。奧姆斯特德負責校園整體的建築概念,他拒絕使用山地而建議多加利用實用平地。其後在秋季,波士頓的謝普利,魯坦與柯立芝公司獲聘用承辦校園建築工程。柯立芝採用了以半圓形拱門通道連接方形石制建築為特點的亨利·霍布森理查森式風格,並應史丹福夫婦的要求,加入了加州使命復興式建築。可是到了1889年,利蘭切斷了奧姆斯特德與柯立芝的合作,而餘下的建築工作則交給了第三者繼續完成。這些由紅磚及固態砂岩砌成的屋宇具有強烈的加州特色。
1903年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到訪史丹福。他稱讚道:"現在,我來到了這麼棒的一所學府。我不知道你們是否看到它的美麗之處。你們的大學是經過如此優秀、忠於我們美國風格的建築師精心設計,他設計的不是奴性時尚,而是將古加利福尼亞式風格套用到了一所新大學的建築身上。一所在外觀上如此獨特的大學,配上峽谷地理格局及秀麗的天空,再加上這些漂亮的建築物,如果它最後沒有成為一所最為適合市民、最為適合學術發展的地方的話,我會感到非常失望。"
1891年春季,史丹福夫婦誠邀時任康奈爾大學校長的安德魯·迪克森·懷特作為這所新成立大學的第一任校長,但卻遭婉拒。安德魯推薦當時的伯明頓印地安那大學校長、年逾四十的大衛·斯塔爾·佐敦擔任此職位。佐敦的教學思維與史丹福非宗派、男女平等的創校理念互相配合,而他最後也答應了出任史丹福校長一職。他於1891年6月到達史丹福並馬上計劃聘請導師,以便能順利在10月正式辦學。在如此短的時間限制下,他只有力邀自己在學術界裡的熟人擔任教職員,最終請來了15名來自印地安那大學及他的母校康奈爾大學的教授。這些原始教職員包括:數學家羅伯特·阿勒代斯、植物學家道格拉斯·坎貝爾霍頓、動物學家查爾斯·亨利·吉爾伯特、歷史學家喬治·艾略特·霍華德、生理學及組織學家奧利弗·皮布爾斯·詹金斯、土木工程學家查爾斯·大衛·馬克思、物理學家費爾南多·桑福德及化學家約翰·馬克森·斯蒂爾曼。1891第一學年的大學職工總計是35位。在第二個學年(1892-93年),佐敦又成功招聘了心理學家弗蘭克·安格爾、土木工程師利安德·M·霍斯金斯、古典語言學家沃爾特·米勒、另一名動物學家喬治·C·派斯及另一名歷史學家阿爾利·B·蘇。這兩批教授大部分都一直在史丹福任教直到退休。因此,他們都獲稱為大學的"宿衛"。
史丹福大學的正式校訓為"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這是由校長佐敦親自於烏爾里希·馮·胡滕眾多格言中所挑選出來的,意指"讓自由之風吹"。不過在一次世界大戰中,此校訓因國內反德情緒高漲而引來爭議及懷疑,而當時學校則稱此德文格言並沒有獲得官方承認。
隨著利蘭·史丹福於1893年逝世,大學的運作因財政問題而變得岌岌可危。政府對史丹福房地產涉及一千五百萬美元的訴訟及1893年經濟恐慌,使校方面臨嚴重的入不敷支問題。大多數的大學受託人建議暫時停止辦學,直到找到解決的方法。可是,簡·史丹福堅持繼續大學的運作。後來,隨著有關訴訟於1895年的擱置,校方定下了大學紀念假期。史丹福法律學院的一名學生喬治·E·克羅瑟斯,在1896年畢業後成為了簡·史丹福的重要顧問。克羅瑟斯與他的哥哥湯瑪斯(同樣為史丹福校友及律師)合作找出並更正了數個大學成立條款中的法律失誤,並成功遊說修訂加州憲法豁免史丹福教育機構的稅項,這也使簡·史丹福可以合法地把她所持有的股票捐給大學。
不過,簡·史丹福在某些行為上被指偏心。她在1897年向受託委員會稱:"所有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毛病,故在這裡所接受的後天生命教育非常重要。"她其後禁止學生在藝術課上進行裸體掃描,勒令不准任何車輛在校園內行駛,及因不想損害史丹福的校園健康形象而不允許運用資金建立任何醫院。在1899-1905年期間,她亦於絕大部分的教職員及自資學生均生活於貧困中的情況下,動用三百萬美元建立史丹福家人紀念館。
可是總體而言,她對大學的發展貢獻良多。面對財務虧空的可能,她在1893-1905年期間親自負責大學的行政、財政以及發展的事務。在未來的幾年裡,她亦為了保持學校的正常運作變賣了自己的私人珠寶財物,並在1901年把市值三千多萬的資產過讓給大學(這幾乎是她當時所有的家產),亦於1905年逝世前夕,同意將她合共七百萬遺產中的四百萬給予大學。這也代表著校方前後獲得史丹福夫婦合共四千萬的捐助(這相當於2010年的十億美金)。
辦學規模
主校區
史丹福大學面積達8,180英畝(3,310公頃)的校園位於舊金山半島。這在聖克拉拉谷(矽谷)西北部、舊金山中心東南邊約37英里(60千米)及聖荷西西北邊約20英里(32千米)處。大學本部接近帕羅奧圖,由史丹福大街及沙山路分隔。除主校區外,大學資產亦遍布其他一些外圍地方。
大學位於非建制地區聖塔克拉拉縣的本部為人口普查指定的區域。不過,某些大學資產(包括史丹福購物中心及史丹福研究園區)則在帕羅奧圖區內。另外,同為非建制區的聖馬刁郡(這裡包括SLAC 國家加速器及碧玉嶺生物保護區)、門洛派克、伍德賽德及波托拉谷的大部分地方亦為史丹福大學的土地。美國郵政署給予大學兩個郵區編號:94305(用於校園郵件)及 94309(郵政信箱)。大學隸屬650編碼區域。
史丹福曾於2011年9月獲《旅遊+消閒》雜誌評為國內環境最優美的大學之一,並獲MSN列為全球其中一所最美麗的大學。
物理學家維爾納·海森堡曾被問到是否清楚史丹福大學的地理位置。他回答說:"我知道是在美國西海岸,離舊金山不遠。附近還有一所大學,他們互相搶"斧子"。"最後一句其實是指伯克利與史丹福的體育榮譽之爭(每年勝利的一方有權持有"史丹福之斧"錦標)。
史丹福大學外景
非主校區
史丹福大學現計劃開創或已經擁有數個非主校區地點。與主校園同時建基於成立經費的地區包括:
非建基於成立經費的地區則有:
正在計劃的地點囊括:
已放棄的發展計劃:
教職員住宿
史丹福大學教職員可享有特別的住宿待遇。他們可於離校園只有步行距離或能以自行車方式達到的"教師區"內居住,而這些土地建築均為史丹福資產。與分契式公寓形式相若,這些房屋可以進行買賣,惟相關土地只能以99年期限的形式出租。"教師區"內的屋宇亦會出現升值及貶值的情況,不過沒有矽谷的變化來得快速。若當作私人房屋的話,該區域的地產價格屬於較高的一批。當地的單一家庭套房比位於帕羅奧圖的要昂貴。
學術研究
學校教學
方院附近通向教育學院的走廊
史丹福是一所大型、擁有高住宿率及招收研究及專業學科生為主的研究型大學。四年的本科生課程錄取被指為"高選擇性及低轉入性",並以文理學科為主(美國大多數專業學科(如醫學及法律學)多隻錄取本科畢業生而非高中畢業生),亦有很多與研究生交流的機會。其教學獲得西部學校和學院協會的認可。
史丹福長期以來也是最難入讀的高等學府之一。在36,631名2016年的本科課程申請者當中,只有2,427人獲得錄取(比率只為6.6%),而2017年錄取率更創歷史新低,僅為5.7%。
本科生於最新2013-14年需繳付的學費為 $42,690(美元)。史丹福錄取援助的對象並不是美國公民及永久居民,而是國際海外生。這些學生有64%為平均獲得$31,411(美元)的需要性援助的接收者。在2011/12學年,大學共給予了一億二百六十萬美元資助3,485名學生,每人平均獲得$40,460(美元)。當中百分之八的人士是透過一些財政援助計劃獲得這些資助。史丹福的無貸款資助政策使多數年收入低於$60,000(美元)的家庭不用繳交學費及住宿費。另外,多數年收入低於$100,000 (美元)的家庭則因此獲得了學費豁免(收入達$150,000的也獲得一定的學費減免)。有17%的學生獲得佩爾助學金(美國大學通用的低收入家庭資助措施)。
史丹福目前有七所學術學院:
提供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的包括:只提供研究生(或專業學科)課程的包括:人文科學院
醫學院地球科學院
法律學院
工程學院
教育學研究院
商學研究院
大學校歷採用季節制度。每年的秋季通常始於九月底,而春季則於六月初結束。
研究學院
史丹福有逾18所不同的實驗室及研究中心。它們均由副教務長及研究院長監管。
其他隸屬史丹福的研究機構包括: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前身為史丹福線性加速器中心)、史丹福國際研究中心(原在大學校園內,現為獨立機構)、胡佛戰爭、革命及和平學院(公眾政策研究的智庫)及哈索·普拉特納設計研究學院(與波茨坦大學的哈索·普拉特納研究學院合作的一個跨學科設計學院)。蘇聯曾經由於無法在自己的圖書館內找到1917年三月的"真理報"(第一期)副本,而不得不求助胡佛學院提供一份原版的微縮膠片存檔。
該校亦是約翰·S·奈特專業新聞工作者獎學金及海洋解決方案中心的所在地,因而成為結合海洋科學與政策的地方。有關計劃旨在研究海洋相關問題的解決方針。
學術資源
史丹福大學圖書館與學術信息資源(SULAIR)收藏了九百萬冊書刊、二十六萬冊稀有書籍、一百五十萬電子書檔案、一百五十萬視聽材料、六百萬微縮膠片存檔及過千個其他電子文檔,為全球最大及最多元化的學術圖書庫之一。
格林圖書館
格林圖書館為史丹福圖書系統的中心,裡面包括多個會議室、閱讀室及學習空間。因建築安全理由而被定於2015年拆卸的梅爾圖書館,則以東亞書冊的館藏量聞名 ,裡面也有大量可供學生使用的媒體資源。它五十四萬冊的收藏品會暫時轉移到臨時儲存地,直到新圖書館的建設完工為止。
文化藝術
史丹福有多個藝術建設與景點。其為康托視覺藝術中心的所在地,內有合共24個畫廊、雕塑園、梯田及庭院,而這些均在1891年由史丹福夫婦給予資金建設,目地同為紀念他們唯一的兒子。當中於1917年建立的托馬斯·史丹福威爾頓畫廊則為大學藝術及藝術歷史部門的教學設施,另也開放作為展覽中心。除此,校園各處也遍布了不少戶外藝術雕塑園,亦有少量的壁畫。
大學的藝術與音樂活動也非常興旺。校園課外活動組包括多個劇團(如史丹福莎士比亞協會)及音樂團體(如無伴奏合唱團)。
由胡佛塔眺望校園
史丹福亦曾為學者提供製作課程。自1970年代開始的史丹福專業出版課程,曾吸引了各國的相關專業人士遠赴前來,商討有關出版社會雜誌及書籍的經商模式。雖有關計劃已於2009年終結,但此傳統從2010年開始由耶魯大學的耶魯出版課程繼續傳承。
排名聲譽
史丹福大學在多個國內外大學排名中均在十強之列。其中,《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更是多年來都一直將其列作世界第二,包括最新的2014年排行榜。
由奧古斯特·羅丹製作的銅像
史丹福也獲得多個雜誌調查評為最著名的學府之一。泰晤士《世界聲譽排名》(2013-14年)將其評為第三。《普林斯頓評論》於2010及2013年所做的調查顯示,史丹福是最多美國家長及學生的"夢想學府"。一份於2003年發表的蓋洛普投票顯示,它也是美國普羅大眾眼中第二最久負盛名的學府。美國商業雜誌《福布斯》亦於2012年,讚賞史丹福大學"因成就了矽谷及領導著世界經濟與科技產品的發展,而為首屈一指的名校"。《紐約時報》及《石板雜誌》甚至提到史丹福作為"象徵著美國大學"的地位及名譽。
蘋果公司創辦者喬布斯曾於2005年以來賓身份到訪史丹福畢業典禮,並以"求知若飢,虛心若愚"為題致辭,鮮有地提及個人生平並勉勵畢業生。
校園生活
學生群體
根據2013年10月的統計,史丹福大學總共錄取了7,601位本科生及11,075位研究生,女性占了本科群組的47%及專業及研究生人口的41%,同年度的新生保留率達99%。
自行車為學生穿梭校園的主要代步工具。
其在2011-12學年則賦予了1,715個本科、2,278碩士、764博士及366個專業學位證明。而2011年的四年本科生畢業率為76%,六年的則有96%。四年的畢業率較低是因為大學開辦了學士碩士連讀課程,允許本科生進一步取得2年的碩士文憑作為他們本科學習的一個延續。
2010年的本科生中,有15%為在史丹福就讀的第一代學生(即沒有任何家屬親戚就讀背景)。
學生住宿
所有的史丹福一年級生均需留校住宿,他們亦獲得未來四年的宿位保證。當中有89%的本科生獲分配校園內的宿位。根據史丹福房屋分配辦公室提供的資料,校方為這些住宿學生提供了80種的住宿形式,包括宿舍、合作社、聯排式住宅、兄弟和姊妹會等。在1969-1991年期間,學校提供了118所流動房屋作為"臨時宿舍",這些地點現已成為了卡斯塔諾、金博爾及馬纓丹宿舍的所在地。大部分的住宿房屋均在校園本部附近,距離大部分的圖書館及課室只有10分鐘的步行(或踏自行車)距離。有些只提供給新生,有些只給大二的學生,有些只給高年級生,而剩下的則不限學生類別。大部分的宿舍為男女共用,而兄弟會的社房只供男性居住;同樣地,姊妹會的則只接納女性學生(但羅斯舍堂為唯一非姊妹會的女性宿舍)。這當中絕大部分的宿舍不限男女的居住樓層,但亦有一部分為單性樓層建設,即男女隔層居住(這包括除阿羅約及岡田等所有威爾伯宿舍)。自2009-10年起,史丹福房屋計劃組就預計,所有要求居住全新生宿舍的學生都能獲得滿足。有關部門亦稱,將會有近三分之二的新生入住斯托及威爾伯宿舍,剩下三分之一要求住在其他類別的宿舍的學生,會入住佛羅倫斯·摩爾等其他舍堂。史丹福的新男女同室居住計劃於2008年亮相。這是應全體學生一致的取向及其他同類學府(如衛斯理、克拉克、達特茅斯、布朗、賓夕法尼亞及歐柏林)的做法而下的決策。
史丹福有很多特色住宿房屋。包括:按照修讀課程的類別招納學生的"主題房舍",及要求社員為日常起居飲食共同作出貢獻的合作社堂。
文化傳統
體育競賽
史丹福目前共有36支體育競賽代表隊(18支女子、15支男子及1支男女隊)、19支學會體育隊及37支校內體育競賽隊伍。共有大約800名學生參與其中,校方亦提供300個體育獎學金計劃。其體育團隊正式名稱為"史丹福樞機紅",意指樞機紅色而非紅雀。此稱謂始於1930年,當時舊有的稱號"印第安人"因受到美洲本土裔學生以宗族歧視的理由而遭棄用。大學為太平洋十二校聯盟及太平洋高山體育聯盟的成員,參與全美大學體育協會甲組的賽事。
新史丹福體育場,校內足球賽的舉辦地。
史丹福最大的體育競爭對手,為位處北部東灣的伯克利加大,此關係亦為兩校的傳統之一。每屆"大比賽(Big Game)"的優勝者有權持有"史丹福之斧"錦標。此美式足球比賽最初於1892年3月19日假舊金山海特街公園進行。在八千名觀眾的注目下,史丹福以14比10贏得是次賽事。其也在1902年,首度參與玫瑰碗競賽。可是,參賽者引發的暴力事件及賽事結束後的觀眾騷亂,使舊金山政府在1905年正式禁止該市以後任何"大比賽"的舉辦,而史丹福校方亦於次年禁止一切的足球賽事。1906–1914年的"大比賽"以橄欖球的形式舉行。不過,足球賽事最後還是因比賽模式的改良而在1919年獲得了復辦。
史丹福樂隊表演
史丹福於1976–77年起,每一年都會奪得至少一個全美大學體育協會賽事的冠軍,並自創立以來,贏得合共104次的國家隊冠軍(為全國高校第二佳績,僅次於洛杉磯加大),及467次國家個人冠軍(全國大學之冠)。其亦連續17年為全國大學體育競技董事杯的年度得主。史丹福代表隊在1912年起,於每屆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都有取得獎牌,已經累積到244枚,當中包括129枚金牌。在2008北京奧運會中,史丹福更為全美表現最佳的高校體育隊伍。自2004年起,史丹福也累積取得了182面夏季奧運會獎牌,當中的12金、2銀、2銅是在最近的2012年比賽中奪得。
宗教生活
史丹福師生擁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亦有無宗教信仰者)。校方特設校園宗教生活辦公部,旨在透過"鼓勵不同宗教背景人士的交流、儀式的舉行及持久的友誼",達到"在史丹福大學社群內,引導、培養及強化精神、宗教及道德信仰"。位於校園中央位置的紀念教堂,有提供周日崇拜儀式服務。除此,宗教生活辦公部也有一所跨宗教學習及體驗中心,提供不同的公共休息室、會議室等場地租借。當中也有不同宗教的辦公部。包括天主教及希勒爾在內的某些宗教,會以比學生群體更嚴肅的形式在校園內發輝影響力。
學生組織
史丹福校內成立了超過650個學生組織。這些創會的資金多數(雖非一定)由大學學生政府組織(ASSU)提供及分配。這些團體的性質涵蓋田徑/娛樂、職業/學前教育專業、社區服務、民族/文化、兄弟/聯誼會、健康/諮詢、媒體/出版物、音樂/舞蹈/藝術創作、政治/社會意識、宗教/哲學等範疇。學生出品刊物則有《史丹福日報》,另也有獨立的學生廣播媒體及專門提供本科見習計劃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