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城市新地標:孝善樓賦

2019-04-29     關中刀客一大別花鄉

孝善樓賦

麻城新景,孝感鄉園。雲樓煥炳,孝善昭宣。其沉雄而下蟠於地,高聳而上極於天。天行至健,府主秉勤能而振拔;地勢彌坤,是樓彰德厚以延綿。蓋善為十孝之始,孝為百善之先。趙咨奉母,臨危而感盜;虞舜孝親,得帝以讓賢。萊子娛親,篤仁入骨;蘆衣順母,涓滴流泉。況鴉含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虔。是為家國之則效,何止生靈之克傳。是故善真為紹傳之本,孝悌為和諧之源矣。

觀夫大別名區,千年古邑。 閭市弘規,荒山辟易。爰起孝善之宏樓,裨劭令之廣益。樹文化之地標,展春秋之卷帙。紀移民於渝巴,證飛仙於勝跡。功成鼎盛,精神曠代涵濡;氣壯樓魁,標格隨時湛溢。念麻姑於鄉里,曩日雞鳴;播風雅於域中,良辰光熠。

已而舉跬步,上斯樓。升層得趣,體精微之婉婉;躡頂驚奇,懷豁達而悠悠。瞰舉水兮縈曲,擁龜峰兮崒崷。凌灝氣兮蒼莽,披白雲兮忽遒。涵納江淮秀逸,沖霄獨立;彪炳大別神儀,放眼無儔。斗拱飛甍,流丹疊翠;瓊窗翰墨,爽氣舒眸。西通巫峽,遙對橫雲之九派;東接皖西,將滿薰風之一樓。南面繁華,豈唯江漢;北鄰曠闊,允向豫州。開軒見扶桑之瀉練,龜峰捧一輪旭日;洗耳有玉壁之噴珠,白臬傾萬道飛流。鳳嶺朝雲,神女麻姑相美媲;龍池夜月,桃花春水共神遊。柏子塔正景之義,是以秋陰暫隱;松下亭高古之風,可期蘇子稽留。人在巔峰,頻生百感;樓申冠蓋,定壯千秋。

嗟乎好景堪游,妙觀無數。名邦可住,奇樓難賦。弘開氣象,經濟如碧海澎潮;倡領風流,孝善若春風化雨。因動人而大美,標杆立十孝百星;但潤物於無聲,淳風入千村萬戶。賦到弘休,正樓閣千尋傳承薪火;揄揚璀璨,如人間四月杜鵑花樹者也。

【注釋】:

1、麻城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形成了移民文化、孝善文化、科舉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性特色地域文化。「麻城孝感鄉」是中國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是湖廣填四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川渝各地很多民間家譜均有「祖籍麻城孝感鄉」的記載。麻城是孝善之鄉,流傳著趙氏子以孝感盜、麻姑救民、帝主扶危濟困等美麗傳說。據《後漢書•趙咨傳》及四川江安縣《趙氏族譜》記載「孝感鄉」就是因趙咨以孝感盜的故事而得名。2014年,共評選出十大類100名「孝善之星」。孝善樓孝感鄉文化產業園的「核心之筆」,也是整個城市的「文化地標」。占地面積5846米,總高度為52.15米,樓內主立柱直徑0.8米,最高柱長32米。「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全市有100多萬畝的杜鵑林,其中,龜峰山有連片的10萬畝古杜鵑群落,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評定為「中國面積最大的古杜鵑(映山紅)群落」,2011年被授予「中國映山紅第一城」稱號。

2、龜峰旭日:龜山峻極,高聳入雲,頂望江河如匹練,而於凌晨觀日出為奇,扶桑動搖,海水吞吐,金蛇萬道,射目盪心,恰似泰山之觀日出。

3、白臬飛泉:山頂有石壁,泉從罅出,稍下為石所截,激怒有聲,嘖玉濺珠,不可遏止,飛向半空,千丈一落,奇瀑也。

4、麻姑仙洞:洞在仙居山之腹。邑志記後趙麻秋建城時,督工子夜不輟,其女麻姑側憫民工,偽作雞聲,冀父聞聲罷役,久為,秋覺而笞姑,姑遂逃此修真。山半為靜月寺,寺左邊一亭,更上有洞,懸石支架,中空如室,底有一池,魚游其中,背有平台,方廣十笏,東南居峰護衛屏列,西北則煙雲繚繞,彌望無際,四方名士,選勝來游者甚眾,雅士留詩,代有所聞。

5、柏子秋蔭:柏子塔在市東北二十里之九龍山,相傳唐時所建,塔高九丈九尺,其頂覆以鐵鑊,有柏樹盤生於中,每於立秋日午時,塔四面無影,夙傳中洲有塔,每日中無影,論者謂土圭正景之義,茲塔獨於立秋日無影,實為異事。

6、鳳嶺朝云:鳳嶺位於市西北十五里麻姑仙洞之側,相傳有鳳集此,朝陽未升,晨霞初啟,雲蒸霞蔚,晴絲萬縷,若煙非煙,似霧非霧,可與巫山神女峰比美。

7、萬松古亭:亭在古縣城西七里,昔縣令張公毅植樹萬株於西崗,立亭其間以觀風,宋蘇子瞻過此,有詩且以名其亭。

8、桃林春色:桃林位之市東五里之桃林河,兩岸多桃花,綿亘十餘里,居民村巷,羅錯其間,桃花盛開,紅霞如錦,茅檐竹舍,掩映芳華。

9、龍池夜月:黑龍池在市東南三里許,池水清澈如碧玉,每值夜水輪涌,皎浩異常,人立池旁,清鑒毛髮,儼居玻璃世界。 (作者/熊孝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SoCmwBmyVoG_1Z0AY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