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防丟「遛娃神器」又出事了!你家在用嗎?

2019-11-18     CC爸媽

誰有一個追都追不上的娃,舉舉手。

廣場上,小區里總是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娃在前面跑,爸媽在後面追。

嘴裡還得不聽的吆喝著:「跑慢點,看著車!」

而且,你越追,他越跑得快。

尤其是老人帶娃的,再老當益壯也不如猴孩子步履如飛啊。

最提心弔膽的就是每次帶娃出門了,生怕一個不留神,沒拉住孩子,或是被什麼事情轉移注意力,孩子就走丟了。

當然,這個「點子」也被很多人注意了。

所以,兒童安全牽引繩應運而生,話說是可伸縮能防走丟、解放雙手的遛娃神器。

總能在街上或者旅遊景點看到有爸媽或者老人用。

沙溢和胡可帶孩子上綜藝時,就帶過安全繩。

綜藝節目《放開我北鼻》上,明星嘉賓也在用兒童安全繩牽著參加節目的小孩。

雖然把孩子和人栓在一起確實可以防走失、防被拐,但是在使用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前段就看過一個關於安全繩的新聞,看到很多人都在用,所以C媽也趕緊來給大家提個醒。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廣西南寧的譚女士帶女兒和兒子乘電梯,一歲半的兒子騎著兒童車被留在了電梯里。

所幸,被鄰居看到後帶出了電梯,結果孩子剛出電梯,電梯門關閉,兒童車的牽引繩還在門裡夾著。電梯門上升後,牽引繩瞬間將兒童車提了上去,小孩從車上摔下來。

幸虧孩子生命並無大礙,只是臉上被摔的青一塊紫一塊的。

細思極恐!

遛彎神器變成坑娃神器誰之過?

01

為什麼很多人選擇安全繩:

我們先來看一下安全繩的設計原理。

它其實就是一根繩子,兩端各有一個鎖扣,一端系在孩子身上,一端系在爸媽身上,可伸縮至1.5米-2.5米,讓孩子在家長掌控的範圍內自由活動。

兒童牽引繩有很多種款式。

其中手環是銷量最高的一款。

為了防止不會輕易被孩子解開,市面上一些安全繩還會在孩子端設計一個鎖扣,這個鎖扣在孩子手環的魔術貼外

鎖住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感應鎖、鑰匙鎖款等等,反正就憑涉世未深的小孩子那點本事是不能解開的,當然想順手牽走小孩子的人也不能解開。

而且有的牽引繩還有專門的緊急求生口號,在出現緊急情況時,寶貝吹響口哨,迅速引起周圍人注意。

設計中也考慮到了關於如果有人販子拿剪刀剪繩子的點,所以安全繩一般內心都是304不鏽鋼鋼絲,外圈是PU材質包裹。

而且,越貴的安全繩,越堅實牢靠。

這種繩子幾乎是不可能用手扯斷的,中間的304鋼絲用普通的剪刀剪都剪不斷。

只有消防隊使用專業的裝備才能將它弄斷。
帶娃出門真的是最心累的一項任務,眼睛得時刻定在小娃的身上。而兒童牽引繩帶給家長的就是一份心理上的放心,

兒童牽引繩無論是在舒適度上還是在安全保障上,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所以很多人的評價都是:

  • 有小孩的家庭必備良品;
  • 出去玩不怕孩子亂跑了 ;
  • 帶鎖,想開都開不了;

既不會限制孩子自由,又能確保一定程度的安全,這麼說來兒童牽引繩的走紅也不無道理。

繩子鎖好,娃就會在自己的方圓幾米內,甚至還能一拖二,一拖三(怎麼有種遛狗的感覺,)

02

但是,神器雖好,也得用好,這幾個地方一定要注意:

各位看護者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安全繩綁在自己身上,寶寶不會走失就萬事大吉了。

當意外的危險來臨時,牢固的安全繩很難在第一時間解開,最大的優勢反而會成為最大的隱患。

在一個實驗中,結果得出快速解開安全繩的時間至少需要7秒。

所以,神器雖好也得用的好,如果給孩子用安全繩,那麼下面總結的這幾種事故多發情況,一定要格外注意。

地鐵站

地鐵站是兒童安全繩發生事故的場所,央視新聞也提到地鐵屏蔽門檢測厚度是5毫米,不容易識別,極易造成危險。

其中地鐵危險地帶最多的區域是地鐵閘機口和站台乘車站。

之前就有新聞稱,深圳的一對年輕父母帶著兩個孩子(大女兒約5歲,小兒子約3歲)乘坐地鐵,家長把兩個孩子用兒童安全繩系在了一起,讓姐姐牽著弟弟走,結果卻接連發生意外。

過地鐵閘機口,閘門一開,姐姐只顧著自己沖了出去,結果弟弟撞到了閘機門上。

站台乘車時,列車門馬上就要關了,姐姐拉著弟弟想要趕上地鐵。

然而弟弟還沒來得及進入車廂,車門就關閉了,姐姐在車裡弟弟在車外,姐弟兩人中間還連著安全繩,地鐵這時啟動了!

好在車站工作人員及時趕來按下「緊急停車」按鈕,安全繩斷開了,才避免了慘劇發生。

而且,地鐵屬於人群密集,行動快速的場合,兒童安全繩,很容易影響人群的行進。

直達電梯

很多人家的小區都是高層小區,電梯同樣檢測不出安全繩的存在,如果中間夾著繩子,電梯門也會關閉,正常運行。

有實驗測試到,如果大人和孩子分別在電梯兩頭的話,電梯關上後, 只要幾秒的時間,孩子就會被死死的拽到了電梯頂端。

可別以為這只是實驗,之前就有過新聞,一個孩子進了電梯,安全繩不小心被電梯給夾住了,電梯里的孩子瞬間被拽到了電梯內的天花板上,好在電梯斷了,孩子掉了下來,只受了點輕傷。

自動扶梯

自動扶梯一直都是危險地帶,之前咱們也有提到過。

而且有了兒童安全繩在自動扶梯上並不是屏蔽了隱患,反而增加了孩子受傷的機率。

有了牽引繩,可能會稍微放鬆一下戒心,但是如果孩子一個沒站好,而手的另一端又被繩子牽著,很容易在自動扶梯上摔跤。

旋轉門

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的危險地帶就是旋轉門了,繩子可能會卡在門縫裡,很可能會直接撞上,甚至是被門擠到頭。

過馬路

有了牽引繩,娃也能意識到它有很大的一個自由距離。在過馬路時,如果孩子衝過馬路,可伸縮的牽引繩不能趕快拉回孩子,也是非常危險的。

03

所以,如果要使用安全繩,請一定要注意:

1.乘坐自動扶梯、垂直電梯、地鐵的時候建議解開兒童安全繩,或者拉緊孩子。

2.切勿將多個孩子綁在一起,若同時牽拉多個孩子,可能會使繩子繞在一起摔跤,增加危險係數。

C媽說:

大家都知道我帶孩子追求自由。任何約束性的東西,我都不太喜歡,包括家用的圍欄、外出用的牽引工具,我都不給CC準備的。

只有CC4歲那年我獨自帶她去越南玩,C爸跟C姥姥都怕我這粗線條的媽媽把娃給丟了,逼著我必須想個「拴」孩子的方法,不然不放行。

我這才研究過防走失產品。

不過我們始終也沒用過這種安全繩,只使用過防走失包。

相比安全繩來講,走失包的繩子沒有伸縮性,而且只有70厘米。

這雖然大大限制了孩子的活動範圍,但這也意味著它能把孩子控制在家長的安全範圍內。

而且哪怕就這70厘米,也不是就真正的100%安全了。

任何東西都是輔助工具,不要因為使用了「安全工具」,就輕鬆大意了,準備使用任何解放自己的工具之前,一定先要搞明白它的隱患。

不然一時大意釀成苦果後再說「沒想到」,為時晚矣,希望我們多一份提醒,能少一份意外。

PS:說個題外話,周末發了兩個弟弟的視頻,好多留言說兩隻小的在一起好搞笑,我們兩姐妹一起帶娃是不是很省心?

事實上,只在姥姥家呆了周末兩天,我跟CC小姨就帶著4個娃滾回各自家了。

本想帶著小的們多在娘家賴幾天,奈何老大們都要上幼兒園,又不忍心扔老大一個人在家,只能小住。想當年我生完CC回娘家賴到了娃4個月,如今回娘家,停留一個周末都算時間長的,感覺好無奈的樣子。

大家嫁的都遠嗎?平時回娘家多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t3Fim4BMH2_cNUgEL0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