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從重慶飛抵南通的航班DZ6294上,發現2名發熱乘客,近期均有武漢逗留史。
2月4日,其中一人確診,成為南通第2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病例23:
女性,39歲,現居通州區平潮鎮,有經停湖北史,1月30日乘坐由重慶至南通航班上測體溫37.6℃,2月4日確診。
重慶飛南通航班(航班號DZ6294)乘客醫學觀察的通告
30日下午17時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接到南通機場報告,從重慶飛抵南通的航班DZ6294上,發現2名發熱乘客,近期均有武漢逗留史。我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飛機著陸後,立即將2名發熱乘客送至定點醫院,其餘73名乘客及10名機組成員均實施集中醫學觀察,後續工作正規範推進,相關信息將及時公布。
南通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
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
2020年1月30日
當天,70餘名密切接觸者被帶到工農路一處酒店進行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那麼這些密切接觸者目前情況如何?
從開始的焦慮不安到現在的坦然面對,在臨時隔離點的被隔離人員都深深的感受到了駐點工作人員對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愛。11日,距離解除隔離還有2天時間,被隔離人員終於按捺不住感激之情,大家在自建的微信群里商定,製作一面寫有「抗擊新冠疫情,大愛無私奉獻」的錦旗贈送給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
「酒店隔離會否發生交叉感染?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如何開展工作?這些密切接觸者在裡面過得怎麼樣?」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實地走訪了這個隔離觀察點。
酒店隔離會否發生交叉感染?
「嚴格按照流程工作,才能最大限度阻斷疫情傳播。」
由於事發突然,當天晚上,市衛健委主任陳冬梅第一時間趕到酒店現場指揮協調相關事宜,在短短几個小時內就把各項工作安排到位,保證了被隔離人員及時被安置入住酒店。
「可以說當時就像打仗一樣,一聲令下,大多工作都是迅速完成到位!」作為參與過抗擊非典疫情的一名老兵,已退休的原衛健委調研員劉樂平是這個點各項協調工作的組長。就在他帶領記者走向電梯的時候,記者看到電梯內一位負責消殺工作的第三方公司的工作人員身穿防護服,戴著護目鏡、N95口罩和醫用手套正在對電梯進行消毒。
劉樂平告訴記者:「由於酒店周邊交通便利,離主要醫院也相對較近。在隔離人員入住之前,我們嚴格按照相關部門的要求對這裡進行了專業消殺和全面改造。」
據劉樂平介紹,改造主要涉及三個方面——
一是對消防通道和進出酒店的大門進行了改造,保證通道和大門有人24小時值守,防止被隔離人員私自外出。
二是對上下電梯進行了改造,一部為普通工作人員乘用電梯,一部為醫護人員乘用電梯,保證所有工作人員的安全。
三是增加了監控設備等技防設施,可以對隔離區域進行24小時無死角監控。
「被隔離人員入住後,每天專業消殺人員還會定時對大廳、走道、房間等進行兩次消毒。」劉樂平說。
據了解,負責隔離酒店的相關工作的人員分別來自南通市衛健委、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南通市崇川區公安分局城東派出所以及酒店內部管理人員,他們就住在酒店的4層,被隔離人員住在5-6層。
在這個臨時隔離觀察點的職責分工上,市衛健委協調兼後勤保障,公安負責安保和突發事件處理,醫護人員負責酒店觀察隔離人員身體症狀等具體事務。不同是的職責,相同是的辛苦。1月30日啟用隔離酒店起,不少工作人員都一直沒回過家。
「技防不行人防補,由於當天的技防設備還沒到位,我們安排了12名輔警和2名民警分兩班實行24小時值班,後期技防設備到位後就改為了6名輔警加3名民警駐點值班。」城東派出所所長朱雲飛告訴記者,剛開始周邊的群眾多有疑慮,為此他們做了大量解釋工作,同時有部分被隔離人員情緒波動較大,他們又要及時做好安撫,協助醫護人員完成檢測工作。
「嚴格按照相關流程展開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阻斷疫情傳播。」劉樂平說。
醫護和酒店如何運作?
「24小時輪崗,時刻關注隔離人員的健康和需求。」
「第一步消毒、測量體溫,核對信息、發放體溫計和房卡,安排人員進入提前分配好的單獨房間。」南通第六人民醫院的外科醫生繆海燕介紹說,這些密切接觸者在酒店裡幾乎都是單人單房,只有一個特殊情況——一名小孩需要大人陪同,是兩人一間。
「從一開始的一醫一護到現在的一醫二護,我們醫護人員實行的是24小時輪崗,時刻關注隔離人員的身體狀況。」繆海燕說。據了解,這位年輕的外科醫生正在讀研進修階段,院領導找到他商量時他二話沒說就立刻答應了。
「每天我們醫護人員都會拿測溫槍給隔離人員測量溫度,並予以記錄。如果發生異常就要及時彙報,確保隔離人員如果發生症狀進行及時救治。」
「按照隔離原則,被隔離人員不允許串門,除了進行消毒、測量體溫和收集垃圾外,醫護人員不和他們主動接觸,有需求他們會在微信群里反饋。」繆海燕說。
「水果、毛巾、拖鞋、牛奶、礦泉水......被隔離人員向醫護人員說出需要的東西後,醫護人員會轉達給我們酒店工作人員,由他們負責統一購買。只要是合理要求,要求基本都會滿足。」負責酒店管理工作的單志遠說。為此,酒店工作人員也必須要24小時有人值守,隨時為酒店內的醫護人員和密切接觸者提供服務。
單志遠告訴記者,工作人員值班期間必須24小時開機。「有一個隔離人員患有高血壓,藥吃完了,醫護人員就會打電話通知我們出去買;在確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要想方設法保證被隔離者的日常營養。」說起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單志遠娓娓道來。
目前酒店裡的工作人員大約有20多人,單志遠說:「我們時常想的是,如果裡面的一個都沒有,那麼我們就是最安全的。」
密切接觸者過得怎麼樣?
「真沒想到還能吃到湯圓,非常感謝工作人員的良苦用心。」
鼠年的正月對於陳梓清(化名)來說,過的有些非同尋常。從1月30日從重慶看完母親回到南通,一下飛機就被作為密切接觸者被安置到了酒店進行醫學隔離。一個人面對空蕩蕩的房間,只能和家人通過視頻的方式「見面」,這對於她來說多少有些失落。但本就是樂天派的她很快擺脫了這樣的情緒,並把所有被隔離的人員和工作人員都拉在一起建立了微信群。正是有了這樣一個微信群,讓各方交流的更加通暢和順達。
「建立這個群主要是考慮大家能夠互相溝通交流,一開始是加了5樓的所有人,後來第二天把6樓的人員也都拉了進來。」陳梓清告訴記者,「剛開始大家多少有些恐慌,隨之時間的推移和工作人員的悉心工作,大家的情緒都逐漸平靜下來,我們的群名也被改名為家人群。」
「那一天開始感冒咳嗽,不光是醫護人員,連我自己當時也十分擔心。」另外一名被隔離者李大鵬(化名)由於不太適應南通環境,在隔離期間出現了感冒咳嗽的症狀。醫護人員立刻和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取得聯繫,當即安排了120急救中心一輛負壓車將他接走進行全面檢查。經過仔細檢查,李大鵬的症狀被確定是由於著涼感冒引起的,這才讓大家長吁了一口氣。
「雖然被隔離了,但對於我們大家來說,也是一種緣分。前兩天元宵節,真沒想到在這裡還能吃到湯圓,非常感謝工作人員的良苦用心。」這位來南通出差的小伙子感動地說。
「這裡的一日三餐,在條件容許的範圍內,我們會盡最大努力調劑飲食,讓他們感覺就像在家裡一樣。」單志遠說。
綜合 | 江海晚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ruLNnAB3uTiws8KYbK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