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路通車後,騎車更順暢了。」平潭台灣文化廣場、潭人街周邊路網工程於16日通過預驗收,並開放通行,在附近一家小吃店工作半年多的員工許莉忍不住讚嘆。
比計劃提早一個月完成
極大方便附近居民出行
該路網由平潭市政開發有限公司建設,全長約1.7公里,為雙向兩車道,時速20km/h,包含中湖路(西航路至龍山路)、康德路(西航路至龍山路)、西航東路(中湖路至金井大道)三條道路的管網及路面提升改造。
來到中湖路段,發現原先路面高低不平、裂紋嚴重、坑坑窪窪等問題已不見,取而代之是平整道路、清晰的路面標識及完備的路燈設施。
「之前路面不平整,平時騎電驢上班都會有些搖晃,搭乘不舒服,現在有了新路,騎車順暢很多,另外,交叉地段的路燈也弄好了,晚上出行更方便安全了。」許莉說。
「該項目今年3月開工,本月16日開放交通,比計劃提早了1個月,這片地段繁華,人流量較大,它的修建,有助於提升路網功能,也極大方便了附近商戶、居民出行。」項目施工現場負責人嚴麗君說。
潭城南路市政改造項目
第一階段主車道將在春節前開通
除此之外,舊城區潭城南路市政改造項目也有了新進展,該項目第一階段(斗食壟至康湖路)的主機動車道將在春節前開通。
潭城南路市政改造項目全線長約2千米,南起斗食壟,北至海壇東路路口,全長2千米,工期一年,分為四個階段施工。其中,第一階段為斗食壟至康湖路,長約630米,將改造成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為30km/h。
「目前,斗食壟到康湖路口路段地下管鋪線已完成,本月底上瀝青路面,其主機動車道在春節前開通。」施工現場負責人林小明說,若街邊電線桿順利遷移,整個項目預計明年下旬完工。
原先道路損傷較嚴重,該項目進行「白改黑」改造,即把原來的水泥路面改建為瀝青路面,除了達到環保、防塵和增添行車舒適性的效果,瀝青路面還具有修復周期快,交通標識黑白分明更明顯等優勢,更便於居民出行。
「除了道路工程外,本次改造的一大亮點是實施雨污水分流,高壓電線全部落地至地下管網等舉措,解決了雨污水混流問題,消除電纜老化帶來的安全隱患。」林小明說。
- 來源:平潭網
- 文字:林愛玲
- 視頻:林凱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