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高考季落幕:在澳洲,高考能在多大程度上決定人生命運?

2019-12-18     澳華財經在線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12月18訊 2019年澳大利亞的高考已落下帷幕。高中生們正在以不同程度的興奮、惶恐和冷漠等待著最終的高考成績,學生們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收到他們的HSC、VCE和ATAR成績單。

維州學生於12月12日收到VCE和ATAR成績,昆州學生於12月14日收到成績,新州、塔州和ACT的學生於12月17日也收到了自己HSC和ATAR成績單。西澳州和南澳州學生將於12月19日收到成績單。

在中國,知識/學歷改變命運,是高考被視為左右人生命運的重大考驗的社會集體心理。對於澳洲人來說,備戰高考,也承載著諸多意義。事實上,與中國相比,雖然澳洲有著不同的教育體制和社會制度,但高考仍然是選拔人才的重要渠道,雖然它並非中國意義上的獨木橋。

時光流轉,幾十年里,澳洲的高考本身也在不斷變化。從計分方式、考試時間,到考試科目變化,折射著澳洲社會教育理念的發展變遷。與中國相像,或者全世界都相似的一點是,每年高考成績公布後,「高考狀元」都會成為輿論關注和熱議的焦點。

今年也不例外。當「高考狀元」們的照片和採訪,高考成績前X名的學校排名登上各家媒體的版面,高考季報道才算划上一個圓滿句號。不過從某種意義上看,今年的「狀元」和排名依然「重複著昨天的故事」——亞裔面孔和老牌高分學校繼續「霸占」著榜單。

然而時代的快速發展,也在為澳洲高考不斷提出新的命題。將時間維度拉長到幾十年,這個時代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高考「狀元們」的命運,是否真的被高考改變,是高考和教育需要直面的問題。


曾經的「高考狀元」們,後來怎樣了?

《雪梨晨鋒報》在這個高考季採訪了曾經的高考狀元們,以試圖探尋他們曾做出過怎樣的人生抉擇,他們的人生軌跡是否被高考改變。

1989年參加高考的Vivien Chen畢業於MLC Burwood。「像每個人一樣」,她首選的專業是醫學。在完成醫學與藝術學位後,她現在是一名臨床血液學家,負責治療血液疾病,並領導著一個醫學研究小組。她獲得了大學獎章,攻讀了博士學位,並於2017年獲得了新州州長頒發的「年度女性獎」。

談到30年前的高考,她說:「HSC是旅程的一步。當我進入通往職業生涯的課程時,我不認為任何17歲的人都知道現實將如何影響他們的工作生活。你有你的想法,但生活會帶你去你去你想不到的地方,而人們可以通過許多方式和許多途徑去他們想去的地方。」

獲得醫學學位後,她嘗試了酒店管理,並做過私人教師,後來,她重新「回歸」了醫學相關的工作。她將自己的醫學職業描述為「非常規」,因為她現在從事的工作是她畢業時不存在的。

1999參加高考的Kate Peterson是Baulkham Hills High的畢業生。她高中畢業後的最初計劃是五年後從法學院畢業,成為一名政治家,比如環境、教育或勞資關係部長。

如今,Peterson說,她「很榮幸成為一家創新型勞工法律師事務所的董事」。她在取得雪梨大學學位後又在英國攻讀了碩士學位,並選擇留在法律行業。她還曾在公平工作委員會和死因裁判官法院擔任辯護律師。

她說:「我的職業生涯並不令人意外」,「感覺就像是我年輕時的才幹、思想和價值觀成熟的過程。我最好的職業生涯總是來自真誠,以及從不閒著仿佛沒有什麼可學的了。」

Patrick Hamid在2009年畢業於Casimir Catholic College。高考的那一年,他住在一個青年庇護所,但他高中時就開始創業,為低收入家庭提供IT方面的幫助。

在剛上大學的最初幾年裡,他無家可歸,在不同的庇護所之間輾轉。高考後的10年中他完成了大學的學業,還獲得了碩士學位。幾年前,他接受了美國技術集團Cisco的工作,中斷了創業。此後他又回到雪梨參與一家創業公司,現在他是一家創業公司的導師,並全職擔任一家融資平台的產品經理。

他說,在創業「這條奇異而有趣的路上」,「很多錢被吹走了,很多夢想和抱負被粉碎了,但我仍然堅持不懈」。

所以,他對那些為自己高考成績感到失望的學生的建議是:「不要沉溺於當前狀況,專注於將來可以取得的成就。」


企業家:高考成績之外,還有更重要的「素質」

無論成績是否理想,一些澳大利亞知名商業人士對剛畢業高中畢業生給出了建議。

付款平台Beem It執行長Angela Clark:

Clark說:「世界將越來越多地屬於那些不固執己見並尊重他人的觀點,能夠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並關心客戶的人。」

「如果你謙虛、好奇、豁達,喜歡在他人的幫助下解決問題,那麼世界就是你的舞台。」

斯威本大學的Sean Gallagher博士說,諸如創造力之類的軟技能將在不斷變化的工作世界中更好地使澳洲工作者施展才華。

此外,高盛風險投資人納塔莉·弗拉托(Natalie Fratto)表示,適應能力和同情心對成功至關重要。

「無論你是在駕馭由自動化帶來的不斷變化的工作條件,還是在全球化程度更高的世界中變幻的地緣政治,或者是在變化中的家庭動態和人際關係里,我們每個人,包括個人、團體、公司甚至政府,都被迫應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變化。」

人力資源初創公司Shortlyster執行長Rudy Crous:

Crous離開學校後想成為一名企業心理學家,從未想到過自己以後會成為一家科技創業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我的職業發展方式充滿了許多我無法預料的美好機遇,我認為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樣。你無法控制未來,但可以影響未來。」他說。

「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你不知道要走什麼樣的職業道路,請不要擔心。只要你致力於學習,努力工作並把握機會迫使自己離開舒適區,職業道路會自然顯現。」

他補充說,在決定從哪裡開始時,除了確保自己的長處之外,還要確保考慮自己的價值觀和動機。

「職業不僅僅是工作,因為你加入的工作場所和行業將成為你的社區。」

550萬澳元育兒電子商務平台Tell Me Baby的營運長Alexie O』Brien:

作為高中畢業生的母親,O』Brien知道每年這個時候學生的壓力。

她認為「能接受失敗」很重要,並記住保持好奇、機智和頑強。

「今天,實現最終目標的途徑很多。要知道,通過努力和堅韌,你可以到達想要去的地方。它並沒有在高中結束,或者以HSC或ATAR成績結束。」 O'Brien說,「有很多選擇和其它方式可以達到最終目標。但是請記住,過程和目的一樣重要。在生活和職業生涯中都是如此。」

她說,畢業生還需要知道如何從失敗中學習。「不畏恐懼,並在繼續前進的過程中尋求指導。如果一扇門關上,請記住這只是一個篇章的結束。」


並非只有這些CEO敦促學生改變對成績的看法。

去年,力拓董事總經理凱莉·帕克(Kellie Parker)曾對《雪梨先驅晨報》說,許多大公司沒有查看學生12年級的成績。

她說:「我認為我們必須坐下來,看看他們11年級和12年級的實際情況,是毫無新意地考進了大學,還是一個拓展思維的機會。」

幾位執行長甚至沒有上大學,這說明ATAR的影響或許並沒有通常認為的那麼大。

澳大利亞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IAG的負責人彼得·哈默(Peter Harmer)並未上大學,而是從作紐西蘭保險的承銷商和理賠官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

pokies機器公司Aristocrat的負責人Trevor Croker也不需要ATAR證明自己。在過去五年中,該公司股價從5.70澳元上漲至30.67澳元。

(鄭重聲明: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對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權限,任何形式轉載請標註出處,違者必究。圖片來自網絡)


Tags: 高考HSCVCEATAR成績單教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quNFm8BMH2_cNUgsK0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