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怎麼畫?假山怎麼畫?石頭怎麼畫?怎樣才能學好繪畫?學習繪畫難嘛?想必這些問題都是繪畫初學者們經常在想的問題吧,想要繪畫場景,但是卻不知道應該如何繪畫一些場景中的岩石,比如古風庭院中的一些假山,不知道到如何下手
那麼今天老師就在網絡上收集整理了一些關於如何繪畫岩石、假山效果的教程給大家,主要是一些繪畫的技巧啦,教程非常簡單,趕緊來看看叭你:
石頭造型千變萬化,起稿時,使用概括形體的方法,如三角形、圓形(橢圓形)、矩形等幾何形體,進行外輪廓造型上的組合與描繪。運用PS中的套索,筆刷和橡皮,形成剪影。此階段還需分出石頭體塊數量,便於後期調整。
重點:
想像多種不同剪影造型,注重剪影的外形和
正負形,從中選取最佳造型組合。
難點:
通過簡單的圖形去觀察物體,面對具象化元
素,簡化、拆分、重組是學習的必要過程。
順便推薦大家可以搜一下:靈貓課堂,或者打開手機微信,添加好友框內搜索:靈貓課堂,一鍵關注,學習無憂!上面有很多的插畫課程,每天老師在線指導你的插畫技法,讓你的懶癌無從逃過,劃重點,免費的,是真免費,是真的真的免費!
「大色塊」階段,直接調整為最直觀的顏色,既固有色。選擇色彩平衡(Ctrl+B) 可以快速調整我們心中想要的顏色,進而可在此基礎上應用色階(Ctrl+L) 和曲線(Ctrl+M) 等ps基本功能,在不需要吸取顏色的情況下,參考真實圖片(如圖1、2)去嘗試調整。
即使是簡單的造型組合也有前後關係,加強最前端的石塊的對比度,可嘗試色相/飽和度(ctrl+u),同時注重光源對物體亮部的影響。
例如目前畫面中的受光面處於最上面位置,選擇使用畫筆模式「顏色減淡」,在此值得注意的是透明度可以適當的調低一一些,不宜曝光過度,讓暗部不太過於重和過於焦灼,讓整體顏色保持通透一些。
重點:
通過觀察實物的組合,如(圖1),這種「上亮下暗」的頂光處理方式方便於讓初學者更好地去處理畫面的明暗對比關係,也可理解為「頂前光的打光方式。
造型進一步優化,讓造型更加趨近於真實。在此步驟,使用套索工具,明確前景與亮部區域,結合筆刷與橡皮擦的使用,強化邊緣,對於山石這種物體,無論內形還是外形,結構與轉折都不能柔軟無力,無論到達哪個階段,造型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重點:
進行材質塑造時,通過觀察真實圖片,結合客觀素材(圖1),用直觀感受快速讓國面具有真實感, 推薦初學者多嘗試一些材質筆刷(圖2),可以選擇一些富有顆粒感的筆刷工具,嘗試不同的筆刷對於物體表層肌理的不同表現方法。
進行單體練習的細化步驟時,增強相同元素的大小對比關係可以使物體更有真實感,我們選擇了在前景處增加小石碓,並且減弱對比度,使它成為一個次要的細節輔助。
重點:
拆分重組」在繪製大場景中很常見,尤其是相同元素但不同造型的時。重組能力是美術工作者必備的技能之一,建議初學者平時多加練習,豐富想像能力。
在細節的描繪上,常用的方法是素材貼圖和深入繪製,對於初學者而言更加建議側重於繪畫的手段。
採用套索工具選擇區域,並結合體塊的朝向用筆,在本次教程繪製中,光線的選擇相對比較柔和,於是選擇優先處理亮部,並將亮部的細節進行進一步刻畫,並作為畫面的中心內容。
重點:
對初學者的建議是:不進行默畫,需要有參考圖片(如圖1) ;
嘗試使用肌理筆刷處理粗糙石頭質感,並對相應細節進行刻畫調整,但切記不能過分依賴筆刷。
最後是深入刻畫與畫面調整並存的階段,根據畫面的整體大關係,可再次應用色階、色相、對比度等方法,同時在一些暗部適當加入相應的冷暖關係。
大關係的調整有助於確保局部刻畫,同時保持對畫面的統一性與整體意識。
總結:
山石在不同的大場景和小場景里中,隨著體積大小的不同,是亦大亦小的物體,可以是大山大石,也可以是小石塊小石堆。
「 單體山石的練習與重組建構」,是很好的練習方法。
推薦初學者可以參照更多的山石自然元素造型(如圖1),觀察實物參考,進行更多物體與材質的練習,讓量變引發質變。
以上就是靈貓課堂為大家從網絡上整理分享的教程啦,主要是教大家如何繪畫場景中的岩石效果以及假山,假山的繪畫技巧,教程非常簡單,相信這篇教程肯定會大家有所幫助,趕緊來看看叭~
如果你對我們的自學計劃感興趣的話
歡迎來加入我們的免費公益繪畫交流社區:672274566
在那裡,會有更多更全面的資源,還會定時直播繪畫教程
助你開啟繪畫提升之門
大家在群里,可以暢所欲言
在輕鬆的交流中享受繪畫的樂趣!
素材來源於網絡,如侵則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