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宅基地被徵收了,那補償款是給村委會還是自己的

2019-08-02     農村耕耘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對農村宅基地徵用後的補償作了明確規定。一般情況下,農村集體土地被徵用時,宅基地也是土地的一部分,產生的補償應當由集體經濟組織,即村委會所有。在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其相應的補償金歸業主所有。

一、宅基地徵收,錢歸我還是村委會?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對農村集體土地進行徵收時,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是附著物補償歸所有者所有,所以宅基地的土地補償歸村委,房屋的補償歸所有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土地徵收費和綠苗補償費歸地上附屬權人和幼苗所有人所有。

徵收土地的安置補貼必須是排他性的,不得用於其他目的。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精品word文檔值得下載值得擁有精品word文檔值得下載值得擁有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二、農村宅基地被徵收怎麼賠償?

1.農村的宅基地被徵收一般會分成兩種形式,一是貨幣補償,也就是根據當地的地價等情況來照價賠償;另一種則是給與一定的安置費用,在其他規劃區內重新劃一塊宅基地或者安置小區內的安置房的置換補償。

2.具體的安置補償標準應根據當地政府頒布的相關標準確定,如果房屋建設的房屋能夠得到補償,一般房屋的補償和房屋的房屋補償是分離。這裡是對宅基地房屋拆遷補償的簡要介紹。

房屋拆遷補償費=宅基地補償費×宅基地面積拆遷房屋重新設定價格(標準價格由當地政府根據當年的經濟水平和生活條件確定)。

農村的土地形勢更加複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擁有的部分土地將被劃分為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用於建造住宅建築。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宅基地的所有權仍然屬於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因此,如果宅基地被徵收,宅基地的補償權歸村委會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g9zYGwBUcHTFCnfiGS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