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關注,不迷路,每個交易日獨家分享股市精華文章!
很多股民,應該都多多少少聽過一些投資類的課程,或是券商邀請去的,或是在網上自學的,林林總總,如果不切合自身實際,是很難找出誰對誰錯的。
當一些講座中的所謂專家,總愛提及萬華化學伊利股份之類股票讓你關注的時候,可能你並不在意,或者即使在意了,又被天天漲停的個股而迷失了;一段時間後回頭看,那些不上心的股票總是在不經意間創造了一波又一波的新高。
一個以炒股為生經常熱衷於抓漲停板的,可能並不比一個上班族握著萬科地產招商銀行的賺得多。一個對止贏止損定律有著嚴格執行力的人,可能並不比一個挨套了而被動地守二三年後來一舉解套並大賺的人賺得多。
這就是殘酷的事實。同樣地,一個熱衷於短炒的好手,也真有可能在短期內實現快速的財務自由並躋身有錢的人士。這其中,一個天時,一個地利,再加上一個自身的悟性,三者缺一不可。總的來說,順應天時,選擇有利的地形,找對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便至少成功了一半。
我們談這些,源自於當股市發展到本周股市的一個新生事物即科創板的全新亮相。近三年多來,中國股市對於股民來說是一場磨難的,當然,一級市場與一級半市場其實也不是那麼好過。
如果一級市場真的那麼好過,就不至於頻頻爆出那麼多的上市公司的平空一聲地雷,創始人或實控人完全可以用一些傳統的方法繼續欺上瞞下而渡過難關,一些一級市場參與者也不至於要十萬火急地套現減持。
一級半市場如果真的那麼好過,那麼定增市場與股權質押市場前次也不至於那麼急切地需要平倉。所以說,當科創板亮相的時刻,其實已不只是將比較悲切的二級市場的參與者,而是要將市場的全部參與者全線亮相,以完成一輪徹底的改革或改造。
我們眼裡所見到的科創板個股本周股價的靚麗登台表現,其實是一次熱錢的最後的瘋狂。這個瘋狂此前出現過,比如2017年大談「價值投資」而哄抬以少量的大藍籌白馬股,其實那是有關機構讀懂了有關政策導向而瘋狂的抱團取暖。再比如無時不在的炒新炒差炒小炒消息,其實那只是熱錢在掀起賺錢效應以引發接力搏傻行為而取得短線差價。
但是,當科創板到來之時,最後一批稍具實力的熱錢已完全被科創個股所吸引,使得主板中個股的炒作風潮已難以興起;同時,對大市值個股因為缺乏中小資金的圍觀,也難以形成抱團。
本周五一旦首批科創板個股進入漲跌幅無限制的最後一天,股價全線回落便是必然。高市盈率市場自主定價的首批科創板個股,在一上市之時便已將數年的業績對應股價透支完畢,其實如果真出現了破發也沒什麼大驚小怪。
但實際上既然已大炒了一周,那正好可以把股市中最有實力的一批活躍資金全部吸引進去,這樣還達到了讓這批資金秀實力的目的。經過一周的搏弈之後,下周即便又會有新一批的科創個股登台,再次會引發炒作一把,但是至此,最活躍資金將逐步進入日漸萎縮狀態,直到重新發現個股的投資價值,並步入到共同堅守價值投資理念中來。
當然,也會有人認為周五的股價回調與人氣回落是外圍的下跌所致。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很小的因素,周四晚間,歐洲央行維持基準利率、邊際貸款利率、存款便利利率均不變,這使得市場擔憂美聯儲貨幣政策可能不會如預期般降低。所以歐美股市都在下跌。
但是,這次歐央行對利率的維持是符合預期的,即使後市有更多的刺激措施,降息也應該會用溫和的方式,總體寬鬆的格局是沒有改變的。事實上,中國方面已在貨幣政策上的定向降准與近期頻頻採取的逆回購,以及財政政策上的非常積極的減稅降費,釋放出了一路寬鬆的強烈預期。中國股市與歐美市場,其實已顯示出了土壤不同而對應走勢關聯性不大的信號。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未來至少有這麼幾個常態。一是轉型期進入巔峰將讓一批上市公司的真實信息亮相於市場,所以一批股票會爆雷將是常態;
二是一批個股會成長成百元股,另一批個股會萎縮成與其價值相符的仙股,所以個股走勢漲跌分化會是常態;
三是活躍熱錢與大機構資金將會在找尋對手盤以摸索出自身交易模式的過程中形成激烈的思想碰撞,所以大小盤與主板科創板縮量會是常態。
無疑,從本周的7月22日起,科創板時代已到來。我們談科創板時代,如果說是指科創板會成為炒作的目標與對象,那是大錯特錯了;相反,科創板反而是一座風向標,引領市場投資者回歸理性,去找尋更加適合價值投資的公司。
在初期,經過第一批科創個股的炒作後,股市的炒作行為與頻率將會愈發減少;隨後,投資的標的將會逐步轉移到已有成熟自主科技技術與產品、並形成了持續成長效應的公司上來,這部分公司對應於股市中的個股,目前基本是市值達近百億與數百億以上的大科技公司了;
再後,市場會去選擇稍小市值,具備大科技細分領域獨角獸地位的股票,去投資他未來數年的數倍數十倍的成長空間。如此看來,科創板對於市場投資的意義,豈止是本周炒作幾隻科創個股所能言語的呢?
由於時間的關係,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大家可以點贊+關注我,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每個交易日與您分享更多關於大盤行情方面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