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如何寫好風景詩?跟我來一步步破解唐詩的寫景密碼

2020-01-18     梧桐樹邊羽

如何寫好一首風景詩?

歷來寫景的各種方式方法,如正側寫法,點面寫法以及各種修辭手法的應用,這些都是文學基本常識,我們這裡就不作普及了。

我們找一首寫景色的詩,來看看古人是如何完成寫景這個工作的,同時也對比著找一下為什麼我們今天很難寫出唐詩味道的原因。

杜牧的《題揚州禪智寺》: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這是一首典型的寫景唐詩,仄起不入韻,押平水韻「十一尤」部,第三句和第七句都使用了「鯉魚翻波」的變格。這些我們前面都講過,我們這裡主要聊景色描寫,就不做平仄詳析,有需求的可以去看本人其他關於平仄的文章。

至於修辭手法從古到今都差不多,這裡默認大家都知道對比、重複、比喻、誇張之類的寫作技巧,我們只看唐詩如何展開寫景。

寫景詩的第一要點:意象選擇

標題《提揚州禪智寺》點名了地理位置,這就在揚州城外禪智寺寫的詩。

首聯「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兩句從環境寫起,順便交代時令。「雨過一蟬噪,」是什麼意思?剛剛雨停,就有一隻蟬聒噪起來了。注意為什麼是「一」蟬?蟬鳴的時候不都是很多一起嗎?這說明天已經涼了,進入了秋天。而一個「噪」字則反襯出寺廟裡原本的幽深、清凈。這正是「鳥鳴山更幽」的味道。「飄蕭松桂秋。」飄蕭是松、桂樹葉旋轉蕭條下落,「秋」字則點明季節。

這一聯通過杜牧對幾個意象的選擇,我們立刻接觸到了他當時的心情——正如秋天般蕭瑟冷清,略帶一絲絲的煩惱。

我們在創作詩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從來沒有為寫景而寫景的詩,所有的詩詞創作,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抒發詩人的感情和意氣。「詩言志」,即便是寫景詩,背後一定有感情支撐,哪怕就是因為我們看到了特別美的景色,想記錄下來,那也是因為景色引發了我們創作的衝動,要表現我們當時的快樂——那麼我們在意象選擇上,自然就會選擇那些讓我們開心的東西。

寫景詩的第二要點:畫面次序

而杜牧這首詩一開篇就定下了清冷、幽寂的主色調。就好像咱們的照片,通過意象選擇已經裝上了一個偏藍色的濾鏡。

頷聯「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依然是寫景,但是就開始細化了。因為前面已經交代過大的情境和色彩定調,那麼頷聯的筆墨就可以用在細緻描寫。我們看到詩人在對仗的要求下選取的意象「青苔」、「白鳥」依舊是濾鏡之下的顏色,寡淡如水墨青煙。「青苔滿階砌」,階梯上布滿青苔,這說明什麼呢?這地方少有人來。「白鳥故遲留」,也是一樣的意思,但是和出句是動靜相對的。青苔砌,少足跡,白鳥留,無人驚。

首聯、頷聯就完成了一個景色從遠到近,從粗到細的視覺變換,有聲音、有溫度、有顏色,算是非常豐富的場景描寫,而且選取意象是統一的,為整體的色調添磚加瓦。

寫景詩的第三要點:動靜結合

頸聯「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依然是寫景,但是和前面的畫面描寫有差異了。「暮靄生深樹」,因為山高樹深,陽光不充沛,所以到了傍晚,就霧氣騰騰,暮靄升起來了。「斜陽下小樓」,但是斜陽偶爾也會照進寺中的小樓,上下移動。這裡「生」、「下」兩個字用得極好,動態的變化讓整個寺院在夕陽下靈動起來,我們不再是觀察照片,而是身臨其境地體會到時光的流逝下的美景。

同時出句和對句的的景色也是對比的,就好像蟬鳴更靜,暮靄的流動幽冷和偶爾出現的溫暖陽光也是通過對比來加深整個禪智寺的冷寂。寫寂靜,需要蟬鳴來打破,而寫幽暗,杜牧則給了一束陽光來襯托。這種巧妙的寫法不但沒有破壞大環境的幽暗,反而更加深了主旨。

我們寫景要學的太多了,從這一聯中可以看到詩人動態寫景、對比寫景的高妙,不但將景色真實地再現,還提煉出了意象之間的映襯聯繫,實在是神來之筆。

寫景詩的第四點:寓情於景

即使寫到這裡,景色美則美矣,卻仍然不能稱為一首好詩。

因為杜牧的主題沒有表達。為什麼這麼一幅好山水亭台在他的眼中幽冷空寂?這才是詩人寫詩的目的。但是詩之所以為詩,並不是純粹的大白話。

寫詩,就是不好好說話。但是不等於不說,一般情況下律詩會在頸聯轉換,大致表明主題。但杜牧選擇了在尾聯帶過一筆,但具體是什麼意思,他並不明言。

尾聯「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誰又知道如此的寂寞的竹西路,再過去沒多遠就是揚州呢?還隱隱傳來弦歌之聲。

那些俗世的快樂,為何會干擾到身在禪智寺的杜牧呢?因為他心不靜。而以杜牧的成長和當時狀況來看,他根本不是一個靜下心來的人。所謂「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就是他最好的寫照。

那麼他為什麼會在禪智寺呢?

當時他在東都洛陽任監察御史,並僥倖逃過了「甘露寺之變」。而在這個時候,他的弟弟杜顗患眼疾,都快瞎了,臨時寄住在揚州城東的禪智寺。杜枚連忙請了假,從洛陽帶了眼醫石公集前去探視。不過唐朝公務員請假有個規定:「職事官假滿百日,即合停解。」

結果耽擱了些日子,杜牧連官都丟了。弟弟眼睛不好,自己官也沒了,心情如何好得起來,想起在揚州的那些歡歌艷宴,心中自然萬般不甘,又無可奈何,只好將滿腔思緒放到禪智寺的幽靜景色之中。

所謂「寓情於景」是也。現在我們能讀懂杜牧這首詩了嗎?

這也是所有風景詩最重要的一點。就好像風景照片、風景視頻,如果裡面沒有人的存在,就缺乏靈魂。人只有將自己的感情附著在詩內的景色之上,才會讓景色活起來,讓讀者感同身受。

這才是一首真正的好風景詩。

什麼是「有感而發」?就是要找到主題,抒發感情。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不論什麼詩,這都是最重要的一點,然後再討論其他寫景技巧。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UcFxW8BjYh_GJGVMdu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