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少平介紹白皮書的基本情況

2019-12-04     最高人民法院

​​12月4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在浙江烏鎮召開《中國法院的網際網路司法》白皮書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法院的網際網路司法》白皮書。這是中國法院發布的首部網際網路司法白皮書,也是世界範圍內首部介紹網際網路時代司法創新發展的白皮書。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少平從三個方面介紹了白皮書的基本情況。


一、關於網際網路司法的涵義與特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要善於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近年來,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既為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工具、新思維和新方法,也催生了許多具有新特點、體現新趨勢的糾紛類型。​

面對網際網路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人民法院堅持以新應新、以變應變,積極拓展更深入、更便民、更高效的應用場景,推動實現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這些技術應用和訴訟平台的健全完善,一般被統稱為智慧法院建設,包括智慧審判、智慧執行、智慧服務、智慧管理等方面。​

隨著智慧法院建設加速推進,傳統的審判流程從線下轉移到線上,數據信息從紙面轉移到「雲」上或「鏈」上,對應的立案、調解、送達、庭審、舉證、質證等訴訟環節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需要建立相應在線訴訟規則。與此同時,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涉網際網路的新類型案件,通過典型個案裁判確立了一系列治理規則。上述模式和規則的有機統一,就是我們所說的網際網路司法。網際網路司法大致包括三部分內容:第一,與網際網路技術深度融合的審判模式。即傳統審判流程在網際網路上的升級改造、網絡科技在司法場景中的融合鍛造,如跨域立案、在線繳費、電子送達、區塊鏈存證、智能類案推送等。第二,體現網際網路特點的在線程序規則。即以在線訴訟為核心,構建一套電子訴訟規則和證據規則。例如,當事人不按時參加在線庭審的,根據規則如何處理;庭審中擅自退出的,對當事人會產生何種法律後果;電子送達適用範圍、條件和效力,等等。第三,確立網際網路依法治理的實體裁判規則。人民法院通過典型個案裁判,逐步確定網絡空間行為規範、權利邊界和責任體系,推進網絡空間治理法治化,這些規則也為進一步完善相關立法提供了重要素材和參考。​

總之,網際網路司法與智慧法院既有聯繫又有所區別。網際網路司法側重機制創新、規則確立,智慧法院建設注重技術運用、平台搭建,二者相輔相成,都是網際網路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關於《白皮書》的發布時間節點

2019年是網際網路誕生50周年,也是中國全功能接入網際網路25周年。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發布中國法院的網際網路司法白皮書,我想,主要有以下幾點理由:​

第一,制度框架初步建立。隨著司法體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深入推進,網際網路司法發展逐步體系化、制度化、規範化。「四五改革綱要」和「五五改革綱要」均將加強信息化建設,推進網際網路技術與司法工作深度融合列入改革規劃。近年來,人民法院針對網際網路司法的機構設置、審理機制、技術標準、訴訟規則等,陸續制定出台一系列制度規範。目前,網際網路司法制度的總體框架已初步搭建完成。​

第二,規模效應初步形成。總體上看,網際網路司法已從早期的單點突破、各自為戰,轉向頂層規劃、整體推進。應用廣度從單一領域向全方位拓展,探索主體從網際網路法院向全國法院延伸,變革內容從數字化向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工作重心從機制創新向規則確立演進。隨著改革不斷深入,網際網路技術在司法領域的落地場景越來越多,與訴訟制度和審判模式實現了有機融合。​

第三,改革成效逐步顯現。經過6年的探索實踐,網際網路司法對於強化便民機制、提升審判效率、保障審判質量、破解執行難題、服務保障大局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顯,也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

綜上,我們認為,現階段有必要、有條件以白皮書形式,總結回顧中國網際網路司法的創新舉措和主要成效。

三、關於網際網路司法白皮書的主要內容

《白皮書》為中英文雙語版,中文全文約1.6萬字,由前言、正文、結語、附錄四部分組成,圖文並茂地反映了中國法院網際網路司法發展的基本路徑、價值取向、主要舉措和重要成果,具體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機構職能有創新,構建專業化審判體系。2017年8月18日,我國設立全球首家網際網路法院——杭州網際網路法院;2018年9月,又先後增設北京、廣州網際網路法院。設立網際網路法院是網際網路司法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開闢了網際網路時代司法發展的全新路徑,標誌著我國網際網路司法探索實踐正式制度化、系統化。三家網際網路法院利用自身組織優勢、政策優勢、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司法「試驗田」和「樣板間」作用,在案件審理、平台建設、訴訟規則、技術運用、網絡治理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取得顯著成果。​

在網際網路法院建設不斷深化的同時,我們也在全國範圍布局推進網際網路司法工作。天津、上海、湖北、江蘇、四川、福建、貴州等地法院,結合轄區內網際網路糾紛和網際網路產業特點,積極組建網際網路審判庭、合議庭或審判團隊,科學設置組織機構、集中優質審判資源、合理確定受案範圍,不斷豐富網際網路司法的實踐樣本,為構建我國網際網路審判專業化體系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是司法裁判樹規則,促進網絡治理法治化。網際網路法院利用管轄集中化、案件類型化、審理專業化的優勢,審理了一批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和規則示範意義的案件。比如,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審理的全國首例「暗刷流量案」,有力打擊網絡黑色產業,保護公平競爭的網絡營商環境;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審理的全國首例大數據權屬案,確立了數據資源確權、流通、交易的行為規範;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審理的「網絡遊戲著作權案」,回應了計算機軟體生成內容是否具有著作權及如何保護等問題。​

各地法院網際網路審判庭或審判團隊針對轄區網際網路糾紛特點,在規範網絡交易行為、界定網絡平台責任、規制網絡侵權行為、遏制網際網路壟斷和不正當競爭、維護個人信息安全、加強網絡空間智慧財產權保護、打擊網絡刑事犯罪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具有規則確立意義的判決,有力推動了網際網路司法裁判規則體系的完善,有效發揮依法治網功能作用。此次,我們精心挑選了10個網際網路審判典型案例,作為《白皮書》附錄,以期為同類型網際網路糾紛提供可借鑑的審判思路,也為社會公眾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規範網際網路從業者行為提供指引,推動網絡空間治理法治化。​

三是訴訟規則作探索,推動建構現代化訴訟制度。網際網路司法的深入發展是推動訴訟制度從工業化時代向信息化時代轉型的強大動力。2018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印發《關於網際網路法院審理案件的若干問題的規定》,有效明確了身份認證、在線立案、電子證據、在線庭審、電子送達、電子卷宗等在線訴訟規則,為完善在線訴訟程序和規則作出了有益探索。三家網際網路法院和各地法院陸續制定出台訴訟規程、訴訟指南、審判手冊等文件,細化在線審理規程、明確在線訴訟規範,有力推動在線訴訟規則體系逐步完善,實現網際網路司法實踐成果有效轉化為程序規則和長效制度。​

四是技術應用重實效,推動訴訟模式深層變革。網際網路法院依託電子訴訟平台、有效實現起訴、調解、立案、舉證、質證、庭審、宣判、送達、執行等訴訟環節全流程在線完成,大多數案件當事人足不出戶即可完成訴訟,實現訴訟流程從「線下」到「線上」轉變。2019年3月,我們在12個省(區、市)開展「移動微法院」試點,依託微信小程序打造電子訴訟平台,將部分訴訟環節遷移到手機移動端辦理,實現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無縫銜接,讓當事人和法官充分感受到指尖訴訟、掌上辦案的便利。截至2019年10月31日,移動微法院實名註冊用戶達116萬人,註冊律師7.32萬人,在線開展訴訟活動達314萬件。​

各地法院廣泛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等前沿科技,全面推進信息技術在司法中的深度應用。在區塊鏈領域,最高人民法院已建設「人民法院司法區塊鏈統一平台」,完成超過1.94億條數據上鏈存證固證,利用區塊鏈技術分布式存儲、防篡改的特點,有效保障證據的真實性,極大減輕法官認定證據的難度。在大數據領域,最高人民法院建設了人民法院大數據管理和服務平台,可以實時彙集全國3507個法院的審判執行、人事政務、研究信息等數據,2019年10月31日,已彙集全國法院1.925億案件數據,目前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審判信息資源庫。在人工智慧領域,各地法院積極開發了各類智能化審判輔助系統,不同程度實現案件繁簡甄別分流、案件智能畫像、庭審自動巡查、法條及類案精準推送、自動生成文書、文書瑕疵自動糾錯、裁判風險偏離度預警等功能,成為法官辦案和群眾訴訟的有力輔助。​

五是司法便民有突破,打造立體化訴訟服務。依託網際網路覆蓋面廣、精準度高、信息傳輸快、交流渠道豐富等特點,我們大力推進「網際網路+訴訟服務」,著力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和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推動形成線上線下相融合、訴訟與非訴訟解紛機制相銜接的訴訟服務體系。「一站式訴訟服務」依託線上訴訟平台和線下訴訟服務大廳,集成整合多項服務內容和多個服務渠道,能夠集中辦理跨域立案、多元解紛、訴訟諮詢、信息查詢、費用繳納、材料提交、涉訴信訪等事項,實現當事人「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一站式糾紛解決機制」以訴訟服務中心為平台載體,在線彙集人民調解、律師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等多方解紛力量,為當事人提供多種解紛渠道和選擇,多元調解成功的可以及時申請法院司法確認,調解不成功的可以迅速登記立案轉入訴訟,解紛效率大大提升。「兩個一站式」建設從根本上重塑了法院與當事人及社會公眾之間的信息交流模式,真正讓司法更便民、訴訟更親民、解紛更高效。


李少平表示,網際網路司法作為新生事物,還處在不斷生長和成熟過程中,它代表著未來司法發展的方向,標誌著嶄新司法紀元的開端。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時代潮頭,人民法院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積極擁抱科技、大膽開拓創新,為推進網絡強國戰略,推動構建網絡空間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網絡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更大力量。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UUE0m4BMH2_cNUg1vG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