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前夕 各區(市)縣加快推動重大項目落戶開工

2019-09-30   青白江區交易中心

發布時間:2019-09-30 08:51:46來源:成都日報

忙開工 促發展

國慶前夕,我市各區(市)縣紛紛掀起項目集中開工熱潮,加快推動重大項目落戶開工

金牛區千億級現代都市工業項目集中開工;淮州新城2019重大基礎設施及公服配套項目開建,11個項目總投資44.63億元……經濟成都、動能澎湃,國慶前夕,我市各區(市)縣紛紛掀起項目集中開工熱潮,搶抓時間節點衝刺四季度,加快推動重大項目落戶開工。

金牛區

11個項目總投資82.4億元 現代都市工業項目集中開工

建強產業功能區,項目強勢發力!

昨日,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西區成都工程設計諮詢高技術產業園機器轟鳴,現代都市工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隆重舉行。

據介紹,本次集中開工的金牛現代都市工業港2號、金牛現代都市工業港3號、成都工程設計諮詢高技術產業園、光華電器總部(二期)、禾創投資大數據應用創新基地、匯源醫療機器人產業、中鐵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園3號地塊等共計11個現代都市工業項目,總建築面積達105萬平方米、總投資達82.4億元,將正式開啟金牛推動經濟發展「量質雙升」、促進項目建設「高位突破」的階段性成果和新征程。

記者了解到,此次集中開工的金牛現代都市工業功能區實力不容小覷——該功能區規劃面積7.66平方公里,由工業總部聚集區、人工智慧產業園、軌道交通產業園、北斗 產業園「一區三園」構成。功能區致力發展軌道交通、北斗 等產業門類。

2018年以來,功能區實現規上技工貿總收入527.6億元;2019年1-6月,實現規上技工貿總收入303.4億元。區內企業實力強勁,康弘藥業榮獲中國工業大獎,實現四川省零的突破;視慧智圖公司獲全國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城際軌道公司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軌道交通產業園獲評A類優秀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在重大項目建設上,功能區目前在建項目18個,其中標準化廠房項目8個,總建築面積55.5萬平方米、總投資額28.3億元;產業化項目10個,總建築面積32.7萬平方米、總投資23.7億元。

金堂縣

總投資44.63億元 淮州新城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東部新城成型成勢,必須做強產業支撐。昨日,金堂縣淮州新城2019重大基礎設施及公服配套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隆重舉行。此次開工儀式是淮州新城深入貫徹落實市委東進重大戰略部署的一次務實之舉,更是淮州新城積極搶抓東進機遇、推動新城由規劃到建設邁出的堅實步伐。

據介紹,本次集中開工項目共11個,總投資44.63億元,其中基礎設施項目5個,總投資22.87億元,公共服務項目3個,總投資14.3億元,產業項目2個,投資7億元,環境提升項目1個,投資0.46億元。項目順利建成之後,將極大提升新城生活品質、集聚發展勢能。

據介紹,今年以來,淮州新城按照市委「精築城、廣聚人、強功能、興產業」要求,圍繞「一軸、一園、兩社區」重點區域,劃分「通航產業社區、新天府家園社區、成都國際職教城」三大片區,分別與成都市交投集團、成都市產業集團、成都市環境集團按照城市綜合運營模式深度合作,總面積42.8平方公里。

三大片區按照城市綜合運營模式,由市屬國企與金堂縣國企組建合資公司作為城市綜合運營商,充分整合和利用城市資源,採用「綜合平衡算大帳」的方式,以區域城市綜合運營帶動基礎設施投入,以構建綜合現金流平衡項目融資貸款,以建立結算機制保障投資回報,以基礎設施投入帶動區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共包裝策劃項目45個,項目總投資504.13億元,已開工實施項目19個,項目總投資189.11億元。

其中,「通航產業社區」按照產業社區理念,從單一的生產型園區經濟向生產、研發、生活、服務、生態等多功能融合的城市社區經濟轉型,充分體現城市功能與產業功能有機結合,細分領域產業的高度聚焦、專業化人才的互動協作、社區環境的舒適宜居。按照開發時序,實施三年攻堅,包裝策劃項目14個,總投資171.55億元。通航基礎設施及管廊、航站樓、標準化機庫等9個項目已開工建設,總投資101.83億元。

「產城融合片區」以楊溪湖濕地公園為綠心,北側布局高品質生活社區和會展、商務等功能。2019-2021年包裝策劃項目14個,總投資188.78億元,濱江條形公園、會展中心、市政基礎設施及綜合管廊等5個項目已開工建設,總投資47.68億元。

「成都國際職教城」按照「開放、共享、融合、綠色」的理念,加大「成都國際職教城」「招院引校」和入駐院校跟蹤服務工作,目前已達成初步辦學意向2所,在談職教院校10所。

此次重大基礎設施及公服配套項目集中開工,將推動起步區快速成型成勢,為建設成都東北部區域中心城市打下堅實的基礎。項目建設將加快優化城市空間、重塑城市經濟地理,有力推動淮州新城建設成為成都東北部區域中心城市和以環保、通航、應急產業為支撐的綠色製造基地、現代職教基地。(記者 李自強 陳方耀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