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400多元獎金,泰國13歲男孩慘死拳台,他8歲起便靠打拳「養家」

2019-09-23   資訊大網羅


對於泰拳,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這是一項泰國傳統搏擊技術,但卻少有人知道,在搏擊比賽的背後會發生怎樣的故事。而我們為大家介紹的故事,就是關於泰拳背後的一些故事,這些故事可能看起來沒有那麼光鮮,反而有一些殘忍,為什麼呢?畢竟這種涉及金錢的體育,可能根本沒有那麼見的人,反而是處於社會的黑暗之中,尤其是在貧窮的泰國!

前一陣子,13歲的泰國拳手納帕特在一場泰拳比賽中被14歲對手擊倒,當時就栽倒在拳台上失去了意識,被送往醫院兩天後離世,死因為腦溢血,而人生中的最後一場拳賽的獎金是 2000 泰銖(約合 421 元人民幣)。

此事在泰國國內引發了廣泛關注。這起悲劇本不應該發生:第三回合開始後不久,面對對手的狂轟亂炸,納帕特已經沒有還手之力,但是場上裁判並沒有及時叫停,這是導致悲劇發生的重要原因;此外,現場沒有任何醫療急救設備,納帕特失去意識後如果立刻進行救護,或將挽回生命;比賽時納帕特和對手都未佩戴頭盔,如果防護措施到位,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泰國媒體介紹,Anucha父母雙亡,與叔叔相依為命。他從8歲起就開始參加泰拳比賽補貼家用,已參加170場比賽。其實這樣驚人的戰績在泰國幼年拳手裡並不罕見,甚至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很多泰國拳手來到中國都是上百場戰績,這在泰國並不罕見。窮人家的孩子為了生計從事泰拳運動在泰國早已習以為常,這就是他們的生存方式。而阿努查的對手也表示:「我為此感到遺憾,但比賽中為必須全力以赴才能獲勝,才能賺到足夠的錢來交學費。」

持續的頭部擊打很容易造成腦部損傷,尤其對於那些還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青少年來說,造成的損傷更為嚴重。有醫療機構曾對300多個孩子的頭部進行掃描,他們中有的參加過多場拳賽,有的僅參加過幾場,還有的沒參加過。結果發現,那些參加過拳賽的孩子大多數都有不同程度的腦出血以及腦細胞和纖維細胞的損傷,比賽的次數越多,損傷越嚴重。

目前,BBC援引泰國體育局的數據顯示,泰國有超過1萬名15歲以下的註冊拳擊手。但專家表示,還有數以萬計沒有註冊在案的兒童,實際數據可能要高出數十倍。而阿努查的死,再次讓人們注意到這群特殊的孩子,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換取每一分一厘的收入,博取未來的可能。在泰國,泰拳被譽為國家運動,兒童拳擊也並非隱藏在地下的秘密運動,而是泰國一種全國性的消遣方式。人們圍著拳擊台下注,為小拳手搖旗吶喊,深深紮根於泰國的傳統文化中。

其實在泰國打拳從來不是有錢人的運動,而是打給有錢人看的。拳手從來都是低收入群體,並不像歐美那樣,動輒成百上千萬的出場費。泰拳手的出場費普遍較低。但是即使如此還是有大批的無家可歸的孩子願意走打拳這條路,他們並沒有什麼成為拳王的宏大理想,他們打拳的目的很直接,就是為了不被餓死,只是想要活著。

目前在泰國,打拳的孩子(15歲以下)有30萬人,其中有超過1/10已經參與相當激烈的正式比賽,他們中大多數人都在為了一場幾個美元的報酬以死相拼。更有甚者,還被一些地下賭場淪為賺錢的工具。和成年人一樣,孩子們打泰拳也不佩戴任何護具,骨折、內臟受傷也並非罕見的事情。而泰國《泰拳競技法》規定:15歲以下兒童可以參加比賽,但不能享受正式運動員待遇,這意味著兒童拳手如果在比賽中受傷甚至死亡只能由所在家庭自己善後,得不到任何額外的補償。

在大多數情況下,戰士們並沒有選擇成為一名泰國拳手,他們必須成為一名泰國拳手才能掙錢養家。如果父母有足夠的錢供他們的兒子完成學業,並支付他們完成大學學業的費用,那麼就不需要去靠挨打或打人掙錢。在某些情況下,要麼是打拳,要麼是在家庭農場工作,但在農場工作在泰國通常收入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