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是初中階段的終點,但終點同時意味著新起點。大家都知道,中考結束後的暑假,其實已經等於邁進了高中大門。
與初中相比,高中階段學生所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都發生變化,初中的知識相對淺顯。並且,面對新高考的變化,多數學生都覺得迷茫,所以初高銜接就顯得尤為重要。
要想避免出現這種迷茫,就需要我們先把高中和初中的區別弄清楚,新高一同學趕緊了解起來吧!
初高中四個差異
差異一:知識量變大
總體來說,初升高知識跨度非常大。初中三年學習的知識總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學習量。比如數學,高中數學理科生需要學習十本書,每一本書都有高考的重要考點。
英語單詞量從初中要求的1600個,上升到3500詞+500短語。所以在新高一一開始很多學生會有「撞牆」的感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陡坡效應。
差異二:高一內容在高考直接考查
因為高中知識量大,所以高一和初一完全不同。初一學的知識更多是實現學生從小學到初中的過渡,比如有理數、線段與角等內容,在中考中並不直接考查。高中就不同了,高一學的知識在高考中直接考查40%~50%(如數學大概考65分左右)。
差異三:授課方式不同
初中教師常常採用直觀形象教學方法,以反覆講解,教師要用較多的時間給學生以具體輔導。進入高中後,教師上課更注重分析,反覆講解的做法少了,學生活動多了,許多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而且高中學科多,教師多,每個教師教學方法不同、教學內容不同,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經常不一致,所以,只有適應每個教師的教學方法,才能促進自己的學習。
差異四:學習方法不同
初中生學習方法比較單一,習慣於「聽、背、默」,習慣於書面作業,習慣於依賴教師。高中的學習,要求學生學會獨立學習、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習方法要求靈活、多樣,並要防止和克服單純死記硬背、重記憶輕理解、重做題輕讀書、重計算輕概念等不正確的學習方法。
兩個需要重視的問題
1.要警惕——初高中銜接的陡坡效應
一般的成績分布,是高分和低分都少,處於中間水平的比例最高。但是在初升高銜接階段,高中前幾次考試,成績卻會出現類似社會結構的2/8規律分布,即:成績不好的人占八成,成績好的人只占兩成。
產生「陡坡效應」的根本原因,就是高中知識和能力要求的急劇變化和學生心理、方法調整慢的矛盾造成的一個結果。外現出來就是「陡坡效應」。
同時由於高中高考對於綜合能力要求較高,不再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記憶+套用模式,太多鬆散的知識掌握在考試成績中沒有太大的體現,所以造成多數學生成績不理想。「陡坡效應」會使學生壓力倍增,名次迅速落後,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對學習失去興趣。
由於知識難度和能力要求是一個個逐步提升的陡坡,不進則退,學生在爬坡過程中多數會處于山腳,在開端就造成知識的爛尾,就很難在後續的爬坡過程中繼續足夠的知識儲備和信心。
所以,高一上學期的東西一定要在這個暑假適當提前預習,在孩子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家長要做好心理溝通和疏導,讓孩子平滑過渡,做好心理儲備。有了比較好的外部適應性,在高一下學期就可以比較專心地面對真正「難」的知識的學習了。
2.要留意——心理變化莫忽視
初高中銜接時期是一個生理和心理巨變時期。一些學生的適應性很強,能迅速調整,坦然過渡;也有一部分學生由於種種原因,產生了一些心理問題,走過了一段黯然神傷的歷程。由於環境的轉變,很多學生心理上還會產生諸如失落感、孤獨感、失重感等現象。
失落感:特別是對於那些能考上重點中學的學生來說,原先的遙遙領先的成績優勢已不復存在,「落差」太大。不少同學則很難擺正心態。
孤立感:進入高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不善於交往,不知道如何與同學相處,不懂得去理解他人。雖然大多數同學會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融合到群體之中,但其中也有少數性格內向,具有一定社交障礙的同學,因種種原因其「閉鎖心理」不斷增強,形成一種心理缺陷,嚴重影響其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失重感:上了高中後就發現,沿用初中的那些學習方法已經不靈了,茫茫然無所適從,各科考試全線告急,很是失落。
三大學科適應秘籍
一、語文(初高中語文的區別)
1.選文上的區別:初中語文的選文較簡短,到高中不僅長度加長,深度也明顯增加,有時甚至要從哲學、人生的角度來解讀,因此不能再以初中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須在個性化體驗、感悟和審美上加強。
2.文言文的區別:初中的文言文大多為淺顯的、有哲理性、有情節的小故事、寓言、短詩、散文,而高中的文言文則是長篇人物傳記和論述文章等,需要有較強的閱讀和翻譯能力。
3.作文的區別:中考作文一般只要求不少於五六百字,而高考作文要求在800字以上。從中可以明顯看出初中作文和高中作文在思維廣度和深度上的區別。據了解,現在高考中常出現犯思維幼稚病的作文,就是沒有很好地適應。要想高考作文得高分,必須學會觀察生活,學會思考,學會成長,對文學作品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揚棄。
暑期里做好哪些準備
1.擴大閱讀量與閱讀面
可以找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籍來讀,中外名著、科普讀物、歷史人物傳記等都可以讀一讀。一是培養自己閱讀的習慣,另一方面也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
2.多做一些摘抄
閱讀時,如果看到好的段落、語句,不妨摘抄下來,便於以後翻看。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些內容在以後寫作文時也許都能用到,「腹有詩書」才能「下筆如神」。
3.提前背誦古文
高中的文言文難度會比初中增大,背誦的難度也會隨之上升。對於高一要學習的古文提前預習背誦。對於高中文言文中常見一些虛詞、倒裝、省略等用法提前了解總結,可以嘗試提前讀一讀《古文觀止》等書籍,對高中的文言文學習會大有裨益。
二、數學(初高中數學的區別)
1.數學內容抽象性、理論性更強,尤其是在高一代數中,首先碰到的就是理論性很強的函數,使一些初中數學很好的學生難以適應。
2.高中數學的思維方法向理性層次躍進,初中數學要簡單些,按一定步驟就可解決,而高中數學的解題更複雜,要求學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
3.知識內容有所增加,學生在同樣時間內掌握知識的工作量要明顯增多。
暑期里做好哪些準備
1.回顧總結初中知識
初中知識是高中數學的基礎,如果初中基礎沒打牢,那麼在高中學習時也會遇到阻礙。趁著這個暑期時間較長且沒有暑期作業,好好把從初一到初三的知識點整理一下,查漏補缺。
2.提升基本數學能力
計算能力是學習數學的基本能力。在暑假期間,需要提高自己心算能力,這對後期提高做題的速度有很大的幫助。同時要提高空間思維能力,到了高中幾何的相關知識難度加大,要學會在腦海中構建幾何圖形,這對後期的幾何學習助益良多。
3.預習高一的重點知識
高一的有一部分知識是與初中相銜接的,提前學習好這部分知識有助於完成初升高的銜接,同時也有助於提高自己對學好高中數學的信心。
- 集合:數學中最基礎、最通用的數學語言。整個高中以及現代數學都是以集合語言為基礎的,一定要學明白了。
- 函數:通過初中對具體函數的學習,在其基礎上研究任意函數及其性質,如單調性,奇偶性,對稱性,周期性等。這一部分相對有一定的難度,而且與初中的聯繫比較緊。
- 基本初等函數:指數和對數的運算以及利用前面學到的函數性質研究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和冪函數。這部分知識有新的計算,並且應用前面的函數性質學習新的函數。
- 三角函數:對於初中的角的概念進行擴充,涉及到三角函數的運算以及三角函數的性質。
三、英語(初高中英語的區別)
1.課本的作用不同。高中英語的課文只是給你一個範本,大量的學習要靠課外閱讀,要將課外的泛讀和課內的精讀相配合,進行自主學習。同語文一樣,英語成績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學出來,用出來的。
2.好奇心減少。初中學生剛接觸英語,比較好奇,上課時經常表現踴躍,紛紛舉手回答問題,但到了高中後,很多同學不肯在課堂上直接表露。
英語的學習離不開「聽、說、讀、寫」,而語言的學習需要通過日復一日的積累才能有進步。因此在暑假期間,也不能放鬆對於英語的要求。
暑期里做好哪些準備
1.背誦
可以從報刊雜誌選取一些優秀的英語文章,或者從高一的英語課本中選取一些文章,先大聲朗讀,待讀熟之後再背誦。背完之後,可以再嘗試用自己的話再寫出來,比較一些自己寫的與原文有什麼區別,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同義的短語替換。
2.聽
可以觀看一些優秀的英語原聲劇集或紀錄片,或者看一看央視英語新聞頻道,培養自己的語感與聽力。
3.寫
將自己每天的日常生活、所思所想寫成英語短文,不限篇幅與題材。培養自己用英語思維去寫作的習慣,同時也能起到練習字體的作用。
高中的知識複雜繁多而且單調,在包學習APP中,不僅可以用動態教輔讓複雜的理論知識搖身一變,變得簡單易懂!還有在必刷課分欄里有來自全國名校的名師授課,從小學到高中,從語數外到史地政物化生,一應俱全。還有不少周邊讀物,像是《紅樓夢》、《解憂雜貨店》、《復活》等等,可以讓你在假期里看到更多好書,收穫更多。另外,來自全國各地的學霸也在等你交流學習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O9s7nMBeElxlkkaP3K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