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男朋友成熟,是一件好事嗎?

2019-10-14     雜亂無章





你好嗎。

文 / 劉白


昨天我們跟四位讀者,一起聊了這個辦公室的最後一場天。

記得最深的,是有個女生說,她男朋友比她大四歲。

這意味著,她才剛上大四,男朋友就已經到了被催婚的年紀。

所以,原本應該好好享受大學最後一年的她,卻要開始考慮很多現實的問題:

畢業後留在父母身邊,還是去男朋友的城市?

男朋友26了,自己卻沒畢業,他能等自己嗎?

如果畢業就跟他結婚,是不是也要很快生小孩?

這種焦慮,讓她參加我們的選題會,都是帶著剛面試完的緊張感來的。

聽她說完這些話,坐她旁邊的我忽然覺得:

原來當另一半比自己大好幾歲時,我們也會不可避免地,被迫加速成長。

所以,我們會失去一些同齡人的衝動和試錯機會。

也默默承受了很多,不是自己這個階段應該承受的壓力和沉重。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個讀者,是個00後的弟弟。

但他來之前,卻會很周到地問:「需不需要帶點零食和飲料過來?」

於是會覺得,「大幾歲」未必指的是年齡,也可以是心智。

我和男朋友都是96年,但我總認為自己比他稍微成熟一點。

可能是應了那句「女生總比男生開竅早」吧。

當我爸媽跟我說,他們會在廣州逗留兩個鍾,而且剛好是六點到八點的時候,我就能猜到,爸媽是想和我們吃個晚飯,聊聊近況。

但男朋友卻覺得,兩個小時而已,我自己去就行了。

他以為自己的缺席無足輕重,可我知道,我父母也知道,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可能就是這種微妙的感覺,拉開了我和他的「年齡差」。

當然,我也知道他的不容易,也不願給他很大的壓力,只是類似的事情多了,難免會感到些許無奈。

似乎每次都是我多考慮一層,而他從來都不會想深一步,想遠一步。

這讓我忍不住對他說:「你可以不可以成熟一點?」




每個人聽到這句話都會生氣吧,男朋友也不例外。

他丟下一句「我就是幼稚行了吧」,衣服都沒換,穿著拖鞋就出門了。

但那並不是我的本意。

這句話的存在,也不是為了責備對方,而是為了自責。

它的意思是:抱歉啊,我還沒有厲害到,能允許你一直幼稚下去的程度。

所以我只能苛求你,快點成熟起來,給我一種彼此能走下去的信心。

至於什麼是「成熟」,我把這個問題拋給了那四個讀者。

他們的想法,和很多人的答案都差不多:

解決面臨的一切問題,承擔所做的每個選擇;不輕易崩潰,不主動放棄;懂得隱忍和克制,學會寬容和大度,以及最重要的一點,讓別人看得到未來。

怎麼說呢,雖然我也希望男朋友能成為這樣的人,但我又不忍心。

難道他就不能有情緒,不能在我面前軟弱,不能做出傻傻但很可愛的事情嗎?




想到這裡,我給男朋友打了電話。

「你跑去外面幹嘛呀?」

「你說呢?」

「這麼晚了,有點擔心你。」

「......你餓嗎,給你買個宵夜。」

我撲哧一聲笑了出來:「你這麼好哄啊?」

他反而很認真地告訴我:「說一個男生幼稚,是很傷自尊的,以後不要再說了可以嗎?」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他還在生氣,只是怕我難過,才不和我計較。

可能一直以來,我們都把「成熟」的定義拔得太高了。

尤其是對男生來說,似乎只有對身邊的每個人負責,才算得上成熟。

或許,它更貼切的定義是:你只需要對自己負責,但同時懂得考慮別人的感受。

多一點,會讓自己太累,少一點,會讓身邊人太累。

能做到中間那個程度,就足夠了。

所以當男朋友拎著宵夜回來,是我愛吃的鮮蝦雲吞,還沒有蔥的時候,我就跟他說:「真好啊。」

他以為我說的是雲吞,但其實我說的是他。




最後。

吃完宵夜,我和男朋友準備入睡。

但我還沒有困意,反而一直想到開頭提到的女生,於是我給她發了消息。

大概過了幾十分鐘,她才回復我:




我以前想不明白,比另一半成熟,或是另一半比自己成熟,算不算一件好事。

但今天我可以給出答案了:算。

前提是,有人願意比對方多承擔一點點責任。

否則,「成熟」就會變成一方心中的委屈,或是另一方背上的壓力,最終不得不暫時分開。

但如果,你真的能「處理好」自己的成熟,那麼你的另一半就很幸運。

他會比別人多出那麼一兩年,不用急著長大的時間。

晚安。


作者/劉白

插畫/日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IpTy20BMH2_cNUgemH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