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集群品牌「抱團發展」新篇章——第二屆中國集群品牌論壇側記

2019-10-12     中國品牌雜誌

近年來,「品牌強國」不僅成為熱門關注話題,更成為實實在在的趨勢:從智慧型手機到白色家電,從洗護產品到穿戴品牌,從高鐵「名片」到移動支付,中國品牌愈發受到消費者青睞。

9月20日,以「培育優勢產業品牌集群,打造國際知名集群品牌」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集群品牌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上,正式成立了涉及紡織服裝服飾、休閒食品、珠寶玉石首飾等第四批品牌集群。截至目前,我國已先後成立中國竹藤、中國焦煤、中國電力等共30個品牌集群,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逐步提升,集群化、品牌化發展優勢逐步顯現。

讓優勢產業煥發新活力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此次論壇主辦方指出,面對當前複雜的國際經濟競爭形勢,著力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創新升級,以集群力量參與全球競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品牌已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制高點。20%的知名品牌擁有80%的市場份額,全球已進入品牌經濟時代。我國雖處於質量經濟階段,但品牌消費已成為當前市場消費的時尚。」 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國際標準化組織品牌評價技術委員會(ISO/TC 289)主席顧問組主席、原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劉平均理事長就品牌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專家認為,從產業集群發展規律來看,絕大部分產業集群最先以少數企業為主,隨著內生動力和環境資源,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在需求拉動下企業之間良好互動,最後形成一般性產業集群,並通過結構調整、政府推動,獲得市場及消費者認同,成為產業集群品牌。

如何打造產業集群品牌,南開大學教授杜建剛在第二屆中國集群品牌論壇上表示,各個集群品牌肩負重任,需要負責整合各級政府、媒體資源,包括企業資源,形成合力助推集群品牌走向全球,提升國際影響力。

當前,形成集群品牌合力推動我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尤為必要。以茶產業為例,中國是世界第一產茶大國,同時也是茶產業第一消費大國。多年來,我國形成了長江中下游名優綠茶、東南沿海優質烏龍茶、長江上中游特色綠茶、西南紅茶和特種茶等四大優勢區域。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綠、紅、青、黑、白、黃六大茶類的國家,因此我國也成為了茶產業最具多樣化的國家。然而,據有關數據表明,2017年我國的茶產業利潤卻不及一個英國的立頓,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我國茶產業當前窘境的話,用「一盤沙子」來形容並不為過。

茶產業的發展窘境是我國諸多產業發展的一個真實寫照。我國很多產業體量很大,而品牌影響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特別是在國際市場。但是企業單獨走出去難度很大,這就需要我們整合企業抱團走出去。「一根筷子容易折, 一把筷子難折斷,團結就是力量。」相信通過打造集群品牌,我國的優勢產業將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展現出應有的蓬勃風采。

讓集群品牌成為亮麗風景

創新為魂,質量為本,誠信為根,這是任何品牌都繞不過的市場法則。我們經歷過「票證經濟」時期的物質短缺,經歷過「山寨」橫行時的質量低劣,但也見證了像海爾張瑞敏怒砸冰箱、武林門火燒溫州鞋這樣重視質量和誠信的重要時刻。中國品牌形象持續向好,從根本上說得益於產品質量、設計能力和科技含量的實質性提升,符合廣大消費者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正是靠著堅定不移地推動創新、守衛質量、做大品牌,中國製造才實現了從貼牌到創牌、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歷史性跨越。

中國品牌崛起,同樣離不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大潮。改革開放之初,勢單力薄、質量較差的中國品牌一度非常被動。但是,「我們嗆過水,遇到過漩渦,遇到過風浪,但我們在游泳中學會了游泳」。從上世紀90年代聯想等國產電腦品牌的興起,到近年來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經濟全球化引燃國內市場競爭,鞭策自主品牌在技術創新、管理升級中錘鍊本領、開拓藍海,完成了從「一葉扁舟」到「巨型戰艦」的蛻變。讓世界愛上中國製造、中國品牌。

品牌不僅是企業走向世界的通行證,也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支撐,更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國家形象的亮麗名片。當我們欣慰於中國品牌美譽度提升,也應清醒認識到,我國的國際知名品牌數量還不夠多、實力還不夠強。早在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近幾年,從力推創新驅動發展到攻堅核心技術,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企業家精神到設立中國品牌日、大力打擊假冒偽劣……各方團結努力,正在加快培育具備國際影響力的一流品牌,中國向製造強國、品牌強國邁出堅實步伐。

加強集群品牌建設關係中國製造的高質量發展,關係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中國品牌的發展已不再局限於國內市場,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已經或者即將進入國際市場。然而,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道路並非一片坦途,我們相信,隨著第二屆中國集群品牌論壇的舉辦,中國集群品牌「抱團發展」將成為品牌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武志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HMuvm0BMH2_cNUgqe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