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世界範圍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而中國更是「胃癌大國」
中國胃癌發病例數和死亡例數分別占全球胃癌發病和死亡的42.6%和45%
也就是,全球胃癌患者,幾乎一半都在中國
更嚴峻的是,
很多胃癌一經發現就是晚期!
許多人不禁感到疑問:胃癌就不能早點被發現嗎?
首先,我們需了解
胃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其實,目前對於胃癌的病因還不是十分的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胃癌是多種因素長期綜合作用導致的。
這些因素中,高危的主要是以下2種:
1、幽門螺桿菌感染
已有大量研究證實,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的高風險因素。但並不是說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得胃癌。
全球有20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但僅有不到1%的感染者最終發展為胃癌。
2、飲食因素
胃是消化系統的重要器官,它的健康狀況與飲食息息相關。
- 高鹽飲食
- 經常吃腌、熏、燒烤、油煎炸和霉變食物
- 蔬菜水果攝入不足
- 吸煙喝酒
以上4點都是胃癌的飲食高風險因素。其中的前兩點是中國人普遍的飲食習慣,也正是由於此,中國是胃癌的高發大國。
其次,了解胃癌的症狀表現
出現這4種症狀,可能是胃癌徵兆
雖然早期胃癌的症狀並不特別,同其他胃病如胃炎、胃潰瘍等差不多,無法從症狀表現中自我辨別一定與胃癌有關,但並不意味著識別症狀就不重要了。
因為症狀的出現就是一種提醒,提醒你要引起重視、及早看醫生。
所以,當出現以下症狀時,一定要警惕胃癌的可能:
1、胃部疼痛
這可以算是胃癌的典型症狀。
上腹部會有如疼痛、脹痛等不適,有時還有燒心感。
另外,本身就有胃病的人,若疼痛的性質發生改變,如變為無規則、持續性的胃痛或是疼痛症狀減輕,也要小心是胃癌。
2、長期疲倦、乏力
如果是勞累導致的疲倦,只要好好休息,就能自行恢復。
但若是胃癌引起的長期疲倦、乏力,即便天天睡飽、休息好,也無法消除。
3、體重突然下降
假使你生活規律、沒有刻意在減肥,但體重卻在蹭蹭往下降,就要留心胃癌的可能。
另外,可能還同時伴有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反酸噯氣等。
4、便血
吃了豬肝、紅心火龍果、血豆腐或鐵補充劑後,會出現黑便或深色大便,這是正常的。
但若是排除了飲食因素後,還是持續性出現黑便,就要考慮上消化道出血,其中包括胃癌引起的出血。
出現了以上一個甚至四個全有的症狀,也不必過於恐慌,有可能只是普通胃病。但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早就醫,請醫生診斷。
除了在症狀中可覺察出胃癌徵兆外,
若在每年體檢中增加胃鏡檢查,
也能及早發現胃部病變。
胃鏡是胃癌最常用的篩查方式
檢查過程是:
將胃鏡從嘴裡塞進去,到胃裡檢查胃的情況。看到有問題的部分,可用鉗子直接取出,再做病理檢查。
整個過程會有些不舒服,但大部分人都可承受,若承受不了,還有無痛胃鏡的選擇(即在全身麻醉的情況下做檢查)。
對正常人來說,每3年做一次胃鏡檢查即可,但對下列人群而言,檢查時間就應注意:
- 無幽門螺桿菌感染但伴有萎縮性胃炎的患者建議每年一次;
- 幽門螺桿菌伴有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每半年一次;
- 40歲以上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
- 老胃病患者、常年抽煙喝酒以及經常應酬、暴飲暴食的人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越早發現胃癌,越能將胃癌扼殺在搖籃中。有些早期胃癌甚至只要通過胃鏡操作,就能去除病變組織。
因此,出現的不適症狀要引起重視,而日常的胃鏡檢查也不可忽略。
最後,身為胃癌大國的一員
生活中該如何預防胃癌?
【飲食】
- 減少食鹽攝入;
- 少吃腌、熏、燒烤、油煎炸的食物;
- 不吃霉變的食物;
- 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
- 拒絕煙酒。
【幽門螺桿菌感染】
餐具專人專用、不用自己的筷子幫人夾菜、大人不嚼食喂小孩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幽門螺桿菌感染。
即便真感染了,也並不是太大的事。沒有不適或其他高危因素,都可以不做處理。
雖然在胃癌晚期我們通常是無能為力的
但在早期,它也只是一隻紙老虎
所以,重視身體出現的不適和胃鏡檢查
早發現、早治療
才能有機會將胃癌徹底扼殺!
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
記得點贊、關注、轉發哦~
參考文獻:
[1] 徐飈, 王建明. 胃癌流行病學研究[J]. 中華腫瘤防治雜誌(1):87-93.
[2] 李岩. 胃癌腫瘤標誌物及臨床意義[J]. 實用醫院臨床雜誌, 2011, 08(1):11-15.
[3] 身體測量指標與胃癌發病風險的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2019, 40(11):1481-1486.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Bx_4XABgx9BqZZISCN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