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若凝雲,薄若蟬衣——書畫大師範曾筆下的中華意韻
在當代中國畫壇,范曾是一個巨大而又具壓迫性的存在。畫界佯裝對他恍若無聞,不置一評;他卻無處不在。他的作品流布四方,幾同於白詩柳詞;他的作品的傳奇市場效應,又常常使私下詆毀他藝術成就的人惱火不已。有人宣布筆墨等於零,卻無法繞過范曾這個塊然大物;有人聲稱今人無法在古人的純熟體系里發現新義,范曾卻凌越古人,打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之路。畫壇對於范曾的冷漠,「畫壇」自身的熱鬧,公眾對「畫壇」的冷漠,對范曾的熱情,形成了耐人尋繹的對比。
范曾自謂「名滿天下,謗滿天下」,他沒有圓熟媚世的性格,對於藝術上的偽君子、真小人,向來不假以辭色。對有成就的前代、同代藝術家,無論是聲震寰宇的大匠,還是無籍籍之名的後輩,他都給予極其熱情洋溢的評價。他這種率真處世,「崇拜時你納頭,憤慨時你破門」(徐志摩:《我也「惑」》)的態度,自然招致不少非議。
范曾的性格決定了他是一個老實嚴肅創作的畫家,而對傳統,他選擇了最艱難的道路:潛心進去,衝決出來。他對於傳統的吸收,確實已達到徐悲鴻所說的:「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斷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畫之可采入者融之」的地步,且不說他朝斯夕斯,已經出神入化的人物,僅僅摭取他畫面上一石一樹、一事一物,無不妙造毫端,每每使專攻此道者斂衽束手。這樣的境地,絕非仗恃一端之學、半日之功便挾技自鳴者所能夢見。
范曾積數十年之功,達到了現在的藝術高峰,然而范曾的藝術成就卻不可以此為限,以他今日之畫壇地位,猶自刻苦努力,在藝能上剛猛精進。近年來他在畫風上的變化,似乎已透露出變法的消息;這在中國畫前代藝術大師身上都不乏先例,遠的如錢選,近代如齊白石,他們為後世所熟知的典型面貌,都是晚年大變其法後的風格。
范曾,字十翼。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書畫家、詩人,1938年生,江蘇南通人,常署「抱沖齋主十翼江東范曾」。當代中國著名的國畫大師,開人物畫一代風氣之先。作品熔山水花鳥人物於一爐, 集詩、書、畫三絕於一身,在繪畫語言上有創新,功力不凡。他的古代人物畫,識者謂其氣韻生動,神彩飛揚,精湛嫻熟,筆力遒勁,線條簡括,形象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