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香坊區司徒街老舊房屋全拆了!將建消防通道、休閒綠地

2019-09-17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

拆除老舊房屋

讓道路更通暢

環境更整潔…

10日這一天,

香坊區啟動司徒街平房區

「城市瘡疤」改造項目拆遷工作,

將該區域的26戶房屋全部拆除完畢。

9 月 12 日拆遷區域殘磚殘土拉運完畢,司徒街項目全面實現凈地,成為香坊區首個實現凈地的瘡疤改造項目。

現在的狀態

司徒街平房項目位於司徒街 60 號四層,現狀住宅樓(不含)西側院內平房,占地面積 0.14 萬平方米,徵收戶數 26 戶,徵收房屋面積 0.08 萬平方米。

改造區域周邊樓房沒有供熱配套設施,改造的大部分棚廈用於存放煤、板子。

考慮到項目改造區域多為周邊老舊房屋存放煤板等生活用品的棚廈,為改善周邊居民生活質量,完善居民生活配套設施,香坊區提早謀劃、先行為該項目接入集中供熱配套設施工程,現集中供熱配套工程已啟動施工,從根本上解除了居民的後顧之憂,並有效改善該區域居住環境,解決了冬季自供熱環境污染問題。

遇到的困難

拆遷戶張少華家中房產類別為公產房,房屋產權單位於 2018 年已將此房產交至公產房管理相關部門,但因交接過程中將其檔案丟失,影響此次徵收補償。

街道、社區及徵收部門協調產權單位及公產房管理相關部門,最終依法確認將此房屋按照私產房屋進行補償,既保障了張少華個人利益,也幫其捋順房產類別問題,得到了百姓及相關部門的高度認可,也為項目快速凈地奠定基礎。

拆遷戶李作余,無固定工作,子女多,日常靠拉腳維持生活,妻子在外打零工,家庭負擔十分沉重。其房照面積為 38 平方米,土地照面積為 40 平方米,多出來的部分是他與另一戶共用的走廊,他堅持要求將共用的走廊算為自己家面積,要求按照 40 平方米進行補償。並以此為由拒絕交房。

為此街道辦事處、社區工作人員多次到其家中講明徵收政策,最終其同意按照 38 平方米簽訂徵收補償協議,從而完成最後一戶徵收工作,實現項目凈地,也建立了公正的尺度,做到陽光徵收。

建成後啥樣

現項目已啟動建設,正在進行道路及綠化工程施工,建成後形成消防通道 1050 余平方米,休閒綠地 340 余平方米,樹木種植 100 余株,安放便民座椅 8 個,垃圾箱 4 個,此舉將徹底消除「瘡疤」。

(來源:新晚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73vPm0BJleJMoPMW0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