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長的行為很重要,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與引導會影響孩子一輩子。在很多家庭中,父母總是站在很權威的地位,把自己認為對的事告訴孩子,但有些事家長也並不是全對的,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犯了錯,父母應該怎麼做呢?很多家長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拒不承認錯誤,如果孩子指出了自己的錯誤,家長還會發怒,這樣的家長太在乎自己的面子,反而可能影響孩子的成長,會道歉的家長或許更能教育好孩子。
楊女士前幾天逛街時遇到了一對母子,這對母子給她上了一課,原本脾氣暴躁的她如今也會溫柔的教育孩子了。楊女士在商場看見一個5、6歲的男孩在地上打滾,周圍圍了不少人,楊女士當時就想要是自己的兒子這樣,肯定狠狠打一頓,可是男孩的媽媽不打也不罵,情緒十分淡定,告訴孩子立刻站起來,不要影響其他人,如果他站起來,事情就能商量。
孩子站起來以後哭說媽媽不講道理,男孩媽媽說「你給大家道歉,媽媽就跟你道歉!」男孩聽了以後擦了擦眼淚,跟大家說對不起,不應該影響大家,而男孩媽媽也和孩子道了歉,說以後有問題會好好商量。男孩媽媽的做法讓楊女士敬佩不已,她從來不會和自己的兒子道歉,在教育孩子時以嚴厲著稱,可孩子卻不會像這個男孩一樣聽話。
大部分父母都不會和自己的孩子道歉,在孩子面前父母就永遠是對的,不是父母不會犯錯,而是父母不會承認自己錯了,父母這樣做只是在盲目維護自己的面子,對於孩子成長來說是毫無益處的。孩子會覺得父母都不承認錯誤,那我也可以不承認自己的錯誤,所以家長最好改改自己的想法吧。
和孩子建立平等關係。
家長要放低姿態,成為孩子的朋友,很多孩子懼怕家長,對父母也不敢說真心話,這就是因為家長總保持權威狀態,讓孩子不敢靠近,實際上父母應該和孩子建立平等關係,允許孩子在家裡表達自己的意見。
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
家長應該適當在孩子面前示弱,一方面告訴孩子父母也有弱點,也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讓孩子知道凡是要盡力而為,但是不要強求,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不要做;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現出對孩子的尊重,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誠。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當孩子做錯事,家長不要先指責孩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看看孩子犯錯的根源是什麼,如果孩子的本意是好的,那麼最好不要斥責孩子,要耐心引導孩子用正確方式處理問題。
父母的引導可以讓孩子形成更加健全的三觀,隨著社會的發展,父母也應該改變原有的育兒理念,樹立新思想,讓孩子接受更好的家庭教育。
您覺得父母在孩子面前該不該示弱呢?您會跟孩子道歉嗎?
------------------------------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擅長嬰幼兒成長知識、兒童教育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