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駕崩,陳平用妙計自保,諸葛亮反其道而行之,救了劉琦

2020-05-19     博史通今

原標題:劉邦駕崩,陳平用妙計自保,諸葛亮反其道而行之,救了劉琦

孔子曰:「 知者不惑。」本文通過《智囊全集》來講述陳平和諸葛亮二人用截然相反的計謀,達成了同樣的目的,堪稱智慧,發人深思。

秦朝末年,劉邦帳下有兩位著名的謀士,一位是 張良,擅長用陽謀;另一位是 陳平,擅長用陰謀。陳平在劉邦擊敗項羽、攻打匈奴時,屢屢貢獻出奇謀,多次拯救劉邦。作為一代謀士,陳平在劉邦駕崩後,立即想了一個奇謀,以求自保。

公元前195年,劉邦平定英布叛亂歸來後,一病不起。此時,燕王盧涫叛變,劉邦派大將 樊噲出兵討伐盧涫。樊噲剛離開,有人向劉邦告密,稱樊噲和呂后沆瀣一氣,可能會在劉邦去世後造反。劉邦驚出一身冷汗,連忙和陳平商量如何應對。最終,陳平建議,讓周勃秘密誅殺樊噲,代替樊噲掌管大軍。

周勃接到命令後,半路上請教陳平該怎麼辦。陳平對周勃說:「樊噲是呂后的妹夫,此前立下大功,現在陛下只是一時憤怒才想殺樊噲,今後他一旦後悔,我們必然要成為替罪羊了,況且,樊噲和呂后關係密切,我們若殺樊噲,必然會遭到呂后的報復。」

周勃一聽,這可怎麼辦,若殺樊噲,恐怕得罪呂后,若不殺,就是違抗聖旨。

最終,陳平想了一個好辦法:「我們不殺樊噲,把他綁起來交給陛下,讓陛下自己殺樊噲。」

周勃覺得陳平的見解非常有道理,於是用計將樊噲活捉,綁到囚車中送到長安。不曾想,在半路上,劉邦卻駕崩了。呂后執掌朝綱,立即任命陳平屯戍滎陽。陳平知道,他這是遭到了呂雉的報復,若不趁機向呂雉解釋清楚,恐怕自己將死無葬身之地。幸運的是,陳平當時沒有殺樊噲,他對呂雉尚有交代。

於是,陳平心生一計,他顫顫巍巍地來到宮中,跪在劉邦的靈前大哭一場,然後故意哭給呂雉說:「陛下呀,您讓我殺樊噲,我不敢輕易殺他,我把他押回來了。」

陳平這一哭,其實是變相向呂雉請功。呂雉聽聞樊噲沒死,頓時怒氣就消了,然後又看到陳平哭的情真意切,便好生安慰陳平。陳平趁機提了要求: 「臣不想去滎陽,我希望留在長安輔佐新皇。」

其實, 陳平明白,以他這樣智計百出的人才,若是放到外地,呂雉定然不放心。只有留在長安,待在呂雉眼皮底下,呂雉才不會猜忌他。

《史記》云:

平畏讒之就,因固請得宿衛中。太后乃以為郎中令。

因此,呂雉很愉快地答應了陳平的要求,陳平得以自保。

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說,陳平不去遠方赴任,而選擇留在呂雉的身邊,這樣避免了呂雉的猜忌,是極為高明的手段。當然,陳平能想出這樣的奇謀,主要源於他對時局的判斷以及對呂雉的了解。

讓陳平想不到的是,約400年後(公元207年), 諸葛亮用了一個和陳平截然相反的計謀,成功救了另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劉琦,也就是劉表的長子。

東漢末年, 劉表占據荊州,他的兩個兒子 劉琦劉琮陷入嗣子之爭。劉琦身為長子,相貌和性格都和劉表很像,從小得到劉表的喜愛。只是,劉琦的生母去世得早,劉表的續弦蔡氏把侄女嫁給了劉琮,這樣一來,蔡氏和劉琮便綁定在了一起,再加上劉表非常寵愛蔡氏,因此逐漸對劉琦疏遠。

在古代,嫡長為大,蔡氏若想讓劉琮接手荊州,就必須除掉劉琦,蔡氏幾次派人暗殺劉琦,都未成功。當時劉備和諸葛亮正好避居荊州,劉琦深知自己處在危險之中,便請教諸葛亮。諸葛亮不願意捲入這場嗣子之爭,多次避而不答。最終,劉琦把諸葛亮騙到二樓,然後讓人把梯子撤走,使用了「上屋抽梯」之計,逼諸葛亮給他出主意。

諸葛亮被逼無奈,給劉琦出了一個計謀,即:

「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出自《三國志》《智囊全集》)

意思是,當年晉國大亂,同為晉獻公的兒子,申生留在晉國,遭遇危險。而重耳(晉文公)逃到國外了,最終安全了。

諸葛亮這是在勸劉琦離開荊州這個是非之地,避免讓劉表和蔡氏猜忌。 劉琦聽到諸葛亮的觀點,恍然大悟,立即向劉表申請外放鎮守江夏,從而保住了性命。

為了避免呂雉的猜忌,陳平的計謀是「舍遠求近」,他選擇留在呂雉身邊,讓呂雉對自己放心。

為了讓劉琮放心,劉琦採用諸葛亮的「捨近求遠」之計,他選擇遠離荊州,讓弟弟放心。

陳平和諸葛亮,兩個截然相反的計謀,為何最終都奏效了呢?

《智囊全集》評價說:

讒禍一也,度近之足以杜其謀,則為陳平;度遠之足以消其忌,則又為劉琦。宜近而遠,宜遠而近,皆速禍之道也。

即,陳平和諸葛亮的計謀雖然相反,但這是陳平和諸葛亮充分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才做出的決定,懂得什麼時候該近,什麼時候該遠,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本文通過引用《智囊全集》來分享陳平和諸葛亮兩個截然相反的計謀,你是否深受啟發呢?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類似這樣的謀略和智慧,有沒有哪一本書,把歷史上著名的智慧故事都總結出來呢?答案是有的,它便是明朝大家馮夢龍編寫的《智囊全集》。上述 陳平和諸葛亮的智謀,便出自這部書《上智》部分。

《智囊全集》里記載了從先秦到明朝合計1200多個這樣的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有歷史依據,這些故事中包含著人生的 智慧、人性權謀,可讀性極強。因此有人說,一套《智囊全集》, 只要理解其中十分之二,便能安身立命、趨吉避害,讓人立於不敗之地。

《智囊全集》曾一度和「四大名著」齊名,曾風靡明清兩代。清朝時期,康熙和乾隆對《智囊全集》都十分推崇,紀曉嵐對這本書更是倒背如流。民國梟雄杜月笙偶然得到此書,如獲珍寶。

相比於其他名著,《智囊全集》有一個優勢, 它的每則故事都是孤立的,可以讓你避免長篇累牘的疲憊,你可以每天讀一篇這樣的智慧故事,讓人生智慧起來。

因為文言文不太容易懂,筆者今天推薦一本文白對照的《智囊全集》,這裡面不僅有歷史故事的原文記載,還有白話文的翻譯以及馮夢龍的點評,其中蘊含的道理絕對值得您多次回味。

讀書,是最划算的投資。這本書原價88,頭條特惠,現只要49。絕對良心推薦,只要一頓飯錢的投資,就可以讓你學到幾千個古人的智慧。之前5000本已經賣完,現在新上一批,下面是購買連結,趕緊下手吧,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0WyL3IBd4Bm1__YXpA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