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看到孩子蹣跚學步時會非常開心,事實上當寶寶開始學會爬和走後。他們就很容易因為好奇的天性而去觸碰到"危險"所以孩子學會獨立爬動或行走後父母要時刻注意,避免意外發生。
慢慢練瑜伽,"餓"壞寶寶
一位媽媽在家裡的牆邊倒立練瑜伽,這個寶媽不僅靠牆倒立而去雙腿還交錯盤著,要保持這個姿勢是極其困難的,所以寶媽要堅持"不為所動"就不能被輕易的打擾。
但仔細一看,一旁的可能對媽媽的行為感到疑惑和震驚,所以他伸手去抓了一下媽媽。但寶媽為了保持動作,沒有去理會寶寶。看到媽媽"無視"自己,寶寶開始站起身來,用力的推媽媽。但寶寶的力氣對於媽媽來說就是撓痒痒,但是媽媽還是被寶寶的動作逗笑了。
看到媽媽依然不打算停止練瑜伽,寶寶也沒有放棄"騷擾"。緊接著又拽住媽媽的衣服,開始用力扯動。因為寶寶拽衣服的部位剛好在媽媽的胸前,網友們紛紛調侃道:寶寶這是餓壞了吧!
孩子孩子已經學會自己爬和走後,會有自己想要做的各種行為,家長如何才能夠更好的去照顧這個階段的孩子,讓他遠離危險呢?
照顧能夠自己爬、走的孩子
1)讓孩子在家長視線範圍內
孩子天性好奇,加上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不深。所以一旦有物品吸引了他們的注意時,他們由於缺乏判斷能力所以第一時間會依著自己的本能去碰觸。所以家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要讓其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活動,避免他靠近危險。
2)處理"危險"
孩子在走路過程中,有時候可能會因為重心不穩等問題而造成摔跤。所以家長要把家裡可能危險到孩子安全的邊邊角角先處理好,像桌腳、凳子腳等凸出的尖銳部位,用泡沫或是嬰兒防撞條等包起來。而且家中的插座等電器也要裝上防護屏障,避免孩子用手觸摸。
3)在孩子鍛鍊走路能力時及時保護
孩子學會走的時候偶爾喜歡跑動,但因為重心還不穩很容易跌倒磕傷。所以父母要跟在孩子身後,儘量保持在伸手就能抱住孩子的距離。既要放手讓孩子能夠去鍛鍊自己的行走能力,但也要及時的對寶寶進行保護。像是寶寶如果走路是搖搖欲墜,有摔倒可能時,就要提前伸手做好保護姿勢。
4)將危險物品遠離孩子
很多寶寶都喜歡將手邊抓到的任何東西d都進嘴裡咬,不懂得去辨別哪些是可以吃哪些不能吃。但家裡到處都存在著很多寶寶不能吃的東西,甚至有一些危險的藥品、電子產品等。
所以家長要將有毒有害的物品放到孩子無法接觸的地方,並且要將藥品等物品放在柜子中並上鎖。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探索意識,喜歡去挖掘各種自己沒有見過的東西。而一些顏色看起來比較鮮艷的物品最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以家長要注意為寶寶掃除障礙。切忌因為做著自己手頭上的事情而忽略了寶寶,否則一不小心孩子就可能受到損傷。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C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