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說,《熱血同行》應該是近期熱播劇中,綜合質量最高的那個。
陣容和製作這些硬體不多說了,肉眼可見的流量和精良。
但這個高,更多還是高在了野心和立意上。
就像《想見你》,在偶像劇和穿越劇這兩個並不新鮮的基礎上,將立意拔高到了關懷失意個體的內心世界上來,層次感和高度立刻就甩出其他偶像劇或穿越劇幾條街。
《熱血同行》將一個虛構的守護皇權的艷勢番組織,放置在清末民初的真實歷史事件當中,力圖塑造的是100年前波瀾時代下的新青年們。
就像主創接受採訪時說的:
「100年前有人這麼活著,有人為了抵達到他們的信仰做出了那麼大的犧牲,也許他變成了塵土,他犧牲了,但我相信,劇中這些人的精神,歷史上面一定有過。他們做的這些事情至少應該讓今天的年輕人知道,以前有人怎麼做青年。」
但回到最開頭我寫的那條硬性標準:是否勾起我的討論欲。
必須得說,很遺憾,《熱血同行》沒能做到這點。
如果你也在看這部劇,或許也可以來一起思考這個問題。
當然,有一點吃虧的是,或許是因為漫改題材,又或許因為別的未知原因,這部劇之前屢次跳檔,還改了幾次名字。
《熱血同行》或許被壓制了,從宣傳上的低調也能感受到,這自然是它有苦難言的地方。
但另一方面,我也感受到它在創作層面的糾結和擰巴。
這主要體現在:
《熱血同行》既期望做到嚴肅宏大有深度,又在人物塑造上,有迎合粉絲的傾向。
兩頭都想要,最後往往就是,兩頭都沒得到。
就拿男一黃子韜舉例,他飾演的崇利明,實在…太「黃子韜」了。
說好聽,是桀驁不馴+赤子之心;帶點調侃,那就是火爆脾氣+我行我素。以及,無法忽視的傑克蘇屬性。
不是說民國的人物就不能傑克蘇,如果就是要拍一個偶像劇化、娛樂性強、一路開掛的爽劇,這當然沒有問題。
但當主創的訴求是深刻有力度,這樣的人物,就顯得與時代格格不入了。
劇中這樣違和的人物塑造,還有不少,瘟狗、司三、華格納、可顏辛等等,都或多或少讓我出戲。
要麼嚴肅正劇,要麼偶像架空。
以我們現有的創作能力,一口吃個胖子不可取,兩者只能擇其一。
這也是《熱血同行》最遺憾的:
明明質感那麼好,立意那麼棒,本可以有一個更好的表現。
可惜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tflz3ABjYh_GJGVrW7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