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使徒行者2》一直是很期待的。
原因無他,因為三個人,古天樂,張家輝,還有吳鎮宇。
三位不僅僅是香港影壇舉足輕重的影帝大咖,也見證了港片的繁榮和衰落。
如今的港片,早就已經日薄西山,如果不是警匪片在支撐,當真一言難盡。
老牌影帝們也就成了香港警匪片的主角,一次次嘗試著拯救的壯舉。
收效如何呢?警匪片的數量倒是可以的,就是質量有高有低,還是一言難盡。
說《使徒行者2》動作戲爽利,是沒錯的,問題是,走出電影院,能記住個啥?
上映至今,也看了不是所謂的好評,都說從頭打到尾,動作戲爽到飛起。
可是真當我走進電影,遺憾的發現,沒有哪怕是一場動作戲,是記憶深刻的。
從頭打到尾的,是槍林彈雨,當然,也是屢試不爽而又日漸疲軟的套路。
實話實說,能夠撐起影片的動作戲,一場都沒有。
所謂的動作,都被呼嘯而過的子彈所代替,這一次動作指導實在是弱到沒有。
即便很認真的去看,也難以捕捉到令人眼前一亮的畫面。
緬甸街道的槍戰戲是有些火候,剛剛覺著不錯的時候,突然就戛然而止。
而這,幾乎也就成了全片唯一合格的動作場面,之後的猛是猛,總是用力過猛。
看的時候我想起了《赤道》,文詠珊的女殺手形象,至今記憶猶新。
那場戲,她暗殺的貌似也是張家輝,而《使徒行者2》裡面的張家輝呢?唉。
人家一個女演員的動作戲,比該片三位影帝的加起來還要多,後期尷尬啊。
影片中也有一個殺手,動不動就模仿小丑的鬼魅一笑,然後呢,沒有然後了。
除了放暗槍,就是鬼笑,一個像樣的動作戲都沒有,反派第一殺手,徒有虛名。
也許,港片已經進入到了創意枯竭的階段,一部接著一部,都能感到力不從心。
這從《掃毒2》裡面也是可以看出來的。
而對續集的瘋狂依賴,也導致香港警匪片進入了一個盡皆癲狂的地步。
到底是哪裡癲狂呢?
一部《反貪風暴》已經整到了第四部,第五部已經進入籌備階段。
還有《寒戰》系列、《掃毒》系列、《竊聽風雲》系列、《殺破狼》系列等等。
除了主演,續集很大程度上已經和第一部沒有任何關係,頗有些掛羊頭買狗肉。
劇本之上往往一部不如一部,索性就在動作戲和感情戲上猛下功夫。
可是創意又跟不上,只要求助於套路,於是動作戲很套路,感情戲也很套路。
什麼叫套路?大家都看過的,已經玩過不知道多少遍的,已經失去審美價值的。
拿《使徒行者2》來說,前半段鐵三角,後半段玩雙雄,一目了然。
可是鐵三角的戲份並不精彩,吳鎮宇那一角總是撐不起來,台詞都是弱弱的。
雙雄也沒能玩出《寒戰》的水準,就連《使徒行者》第一部的水準也是大大不如。
即便如此,喜歡香港警匪片的觀眾,有時間的話,還是可以電影院走一遭。
畢竟,每年能看的警匪片也就那麼幾部。
總之,不要過度依賴續集系列的港片,還是大有可為的。
港片已死?至少從警匪片這個題材來看,還有一口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