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城南除了門東,還有門西,門西地區近幾年在打造特色街區。11月28日,南京門西數字生活街區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批前公示,徵詢公眾意見。記者獲悉,這裡將打造 "" 文化 + 科技 "" 的數字生活街區,形成集文化觀演、遺址展示、特色餐飲、文化娛樂、文創零售、文藝茶座等於一體的復合型街區。
地塊現狀圖
為促進秦淮區全域旅遊及產業 " 矽巷 " 建設,實現老城南整體保護與復興,擬在城南門西興建南京門西數字生活街區項目。該項目位於城南歷史城區範圍,範圍東至鳴羊街及愚園、南至城牆南路、西至鳳游寺、北至棉紡廠路及花露北崗,占地約 10.5 萬平方米。歷史上為棉紡類工廠,現狀為空地,規劃用地性質為娛樂康體用地,建築控制 ( 檐口 ) 高度 7 米,局部控制 ( 檐口 ) 高度 9-12 米。
如何打造?按照規劃,擬依託城南歷史城區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植入科技創新技術產業,形成傳統而時尚 " 文化 + 科技 " 的數字生活街區,使其成為秦淮 " 城市矽巷 " 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域旅遊的重要窗口。在保護傳統的街巷格局的基礎上,形成集文化觀演、遺址展示、特色餐飲、文化娛樂、文創零售、文藝茶座等於一體的復合型街區。未來這裡將區別於夫子廟與老門東的老城南文化特色,具有自身高度文化識別性,面向市民、遊客開放。
總平面圖
具體來說,項目擬建總建築面積約 22.2 萬平方米,地上一至兩層,局部三層,地上總建築面積約 8.1 萬平方米,其中保留建築面積約 0.5 萬平方米、新建建築面積約 7.6 萬平方米;地下三層,地下建築面積約 14.1 萬平方米。新建建築,以鋼木結構坡屋頂建築為主體,展現出宜古宜今的新時代建築風格,同時與周邊現狀愚園等文物建築、歷史建築、歷史街巷風貌銜接。
記者看到,該項目周邊的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周邊現存荷花塘歷史文化街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京城牆、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愚園、阮籍墓,及老街巷如花露崗、花露南崗、花露北崗等。用地內還有 6 處秦淮區一般不可移動文物,經考古發掘,東北角新發現有唐代工字遺址,應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和標識,靠近南側兩處為古窯址,可適當保護。
交通流線圖
而在交通上,周邊城牆南路、鳴羊街路幅、走向不變;鳳游寺走向不變,路幅局部調整;內部花露崗、花露南崗走向、路幅優化;棉紡廠路走向優化、路幅不變。
區域內形成人車分行,立體分層的格局,最大程度的保證場地內部的街巷體驗和環境質量。為方便停車,還要配建機動車位約 2500 輛 ( 其中 10% 為充電停車位 ) ,非機動車位約 2200 輛。
轉載自現代快報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