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7月20日電(記者梁軍)58歲的魏正廣是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驛馬鎮上關村衛生室的村醫。20世紀末缺醫少藥的條件,曾讓魏正廣有過棄醫經商的念頭。如今,隨著硬體設施改善,治療水平提升,上關村衛生室開始門庭若市,找魏正廣看病的村民越來越多。
魏正廣在衛生室給村民把脈。
上關村衛生室小樓三層高,穿過一樓門診室後門,眼前是一片寬闊的小院。「南側是預防接種室,北邊是針灸、埋線等中醫理療室,加上B超室、化驗室,整個衛生室有30間房。」魏正廣指著漸成規模的衛生室說,1991年這裡還是兩間小瓦房,缺藥缺設備,一根針灸針得跑到鄰省去買。
除了硬體條件,近年來,甘肅省不斷出台政策,解決村醫群體的報酬和養老問題,持續消除他們的「近憂」和「遠慮」。
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近日發布《關於進一步落實好村醫職責和待遇有關政策的通知》,從政策上對鄉村醫生的收入和養老金進行了明確。根據最新政策,甘肅鄉村醫生的收入主要由省級定額補助、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一般診療費收入、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補助、中醫藥適宜技術治療收入五部分構成。
政策中明確提到,服務人口1000人以上的1名合格村醫,經考核保質保量完成各項任務後,年收入應在5萬元以上。魏正廣算了一筆帳,上關村衛生室每天門診量有100多人,減去水電和耗材等費用,他和妻子在村衛生室的收入每年可達17萬元。
為了解除村醫對養老的擔憂,甘肅省規定,村醫與鄉鎮衛生院建立勞動關係後,依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由鄉鎮衛生院和村醫個人按規定比例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村醫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慶陽市西峰區肖金鎮衛生院院長邵亞洲說,近幾年政府對村醫的准入退出、各項收入和養老問題都有了具體規定,村醫收入和職業幸福感雙雙提升。留住了村醫,群眾享受到基本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基本上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ejND2wBmyVoG_1ZuSV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