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沉默的真相》!用生命換真相,他比江陽更讓人心疼

2020-09-26     更美APP

原標題:現實版《沉默的真相》!用生命換真相,他比江陽更讓人心疼

《沉默的真相》大家最近有在追嗎?

近10w人打出豆瓣9.2,今年國產劇最高分:

講一群懷有赤子之心的人,在無盡的長夜裡燃燒自己,換取光明的故事。

絕對的全方位好劇,入股不虧。

所長還斥巨資投了這部劇,姐妹們可以看到所長家的宣傳哦~

(以下內容有劇透)

劇中最讓人滿含熱淚的人物,是江陽

一個有著大好前程的檢察官。

但一樁案子,卻改變了他的一切。

江陽的大學同學侯貴平,支教時為被性侵的女學生討公道,結果卻慘死異鄉。

並且,他還被汙衊成強姦後畏罪自殺。

侯貴平死後,他的父親病死,母親也瘋了。

為了正義,為了法律,卻身消名裂,家破人亡。

侯貴平

江陽在案發三年後,成為了當地的檢察官,開始重新調查此案。

原本,江陽並不願意接手此案,因為他自覺剛畢業,尚未在當地站穩腳跟,這件事又明顯很複雜。

但大家都支持他查下去。

最初,還是在女朋友的強烈要求下,他才接下侯貴平案。

接手此案後,他有兩個盟友。

當地的法醫,和一位被稱作「平康白雪」的刑警。

但案件越查越久,真相越來越黑。

他們發現:性侵受害人,遠不止侯貴平的一個女學生。

那裡有一整套向上「輸送」留守少女的系統。

這樁案件,仿佛一個無底深淵。

起初是一個社會小混混,然後牽扯出一家上市公司,後面連著刑警大隊長。

不僅如此。

刑警隊長之後,還有XX長,XX長之後又有YY長。

江陽面對的對手,權勢通天。

於是,他辦公室的窗戶被人半夜砸破,接到死亡威脅電話,還有人在他車剎上動了手腳,差點造成車禍。

原本義憤填膺,讓 江陽接手此案的女朋友退縮了,開始勸他放棄調查。

但江陽無法收手。

他看到一個個留守少女,在密不透風的黑暗中受辱慘死;看到侯貴平的良善被辜負,勇毅被污名,赤子之心無屍骸;看到權錢勾結倒黑白,作惡者監守自盜,法外逍遙。

怎麼能放棄?

但越查,無力感就越深。

關鍵證人突然慘死,兩位盟友丟官職賠家產。

真相明明已經呼之欲出,可是又那麼觸不可及。他們似乎無法撼動黑暗絲毫。

於是,盟友也心灰意冷,開始勸江陽:「你還年輕,算了吧。」

但江陽算不了。

他拿著長矛向黑暗,發動了長達10年的進攻。

整整10年。

10年前,他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在縣檢察院升到了副科級。

人生剛剛開始,有能力,有感情,有前途。

鮮衣怒馬,青春勃發,靈魂如新生旭日般乾淨,本該燦爛過一生。

但此後10年,他疲態盡顯,迅速衰老。

先是被黑暗威脅,為保護妻女,不得已離婚。

失去了感情,失去了家庭。

被黑暗誣陷,坐了幾年冤獄,從一個檢察官變成了一個修手機的

失去了事業,失去了清譽。

為了這個案子,他人生最好的時光消磨殆盡。

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變成了個肉體破敗的淪落人。

最後,他以身殉道,為這個案子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變成了停屍房裡的一坨凍肉。

值得嗎?

江陽也曾迷茫過,崩潰過。

但他還是堅持到了最後。

雖然江陽到死,也沒看見正義之光,也不知道是否還會有光。

他的一生就此而逝。

追完這部劇,很多人感動落淚。

但也陷入了同樣的無力:

「現實中還有江陽這樣的人嗎?」

有嗎?有的。

電視劇原著《長夜難明》中,曾多次提到蕭山叔侄案,這也是作者寫下這個故事的靈感來源。

不過,蕭山叔侄案其實是兩起冤案。

第一起是蕭山冤案:

1995年, 蕭山發生一起搶劫殺人案,五名青年被判死緩,蒙冤入獄。直到2012年真兇露面,才得已洗清冤屈。

第二起是杭州叔侄姦殺冤案:

2003年,杭州發生一起強姦致死案,張輝/張高平叔侄同樣被判死緩而冤獄。直到2013年重審,兩人才重獲清白。

這兩起冤案的背後,都有著很多檢察官/律師/公安人員的身影。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 是檢察官張飈。

他曾為張高平叔侄冤案奔波數年,直到退休沒有放棄。

2007年,在石河子監獄服刑的張高平向張飈反映:

自己和侄子並沒有強姦殺人,是被冤枉的。

這年,張飈已經55歲,工作了三十多年。

在監獄裡,他遇到過太多喊冤的罪犯。

絕大部分的人,其實並沒有所謂的「冤屈」,但也正因為此,這個崗位很考驗人——

會不會厭倦懈怠?會不會把服刑犯伸冤,直接當作是想逃避懲罰?會不會在夜深人靜時,懷疑自己工作的價值?

一個月不會,一年呢,十年呢,三十年呢?

張飈用時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依舊認真地查看了張叔平案的各種資料,並且真的發現了很多疑點。

隨即,張飈開始為叔侄倆伸冤。

從2008年起,他便一直向浙江檢察院寄交申訴材料,累計有10多萬字。

但對方一直沒有回應。

直到2010年,他直接給浙江省檢察長寫了信:

「我今年已經58歲了,還有兩年就退休了,退休之前我想說個事……就是張高平這個案件,存在非常多的疑點。」

這封信後,張叔平案終於得到反饋。只是再審程序依舊困難重重。

2011年2月,張飈退休,脫掉了檢察官制服。

沒了公權力的身份,但他繼續為此案做了更多:

幫張高平叔侄找律師,在新疆杭州之間往返奔波…

很多同事對他心生欽佩,也有不少流言中傷:「這樣賣力,要麼是收了錢,要麼是有關係。」

張飈心有委屈,卻並不多做解釋,依舊堅持為張高平叔侄伸冤。

2012年,浙江省高院終於決定再審此案。

2013年3月26日,法庭宣判張高平叔侄無罪,當庭釋放。

浙江省高院稱:

該案偵查機關違法採用暴力、威脅等方法參與案件偵查,直接導致了這起冤案。

高院的副院長,為此現場向張高平叔侄 鞠躬道歉。

張飈說:

法庭宣判後,張高平第一時間給自己打來了電話。

他一邊嚎啕大哭,一邊對自己報喜。

講到這裡,始終冷靜克制的張飈難忍情緒。

數年奔波,十年冤屈,終得結果。

因為對這樁冤案的堅持,張飈收穫了很多榮譽,不少人稱他為「張青天」。

雖然已經退休,還是陸續有人找他伸冤。

甚至還用「英雄」的稱號,對張飈進行道德綁架。

但張飈從不拒絕這些,只要有人給他寫信,他一定仔細回信,在力所能及的範圍里幫助他們。

張飈說,自己理解這些伸冤人。

只是,很少有人理解他。

張飈從未提起過自己的家人。直到2019年,中國政法委拍攝紀錄片,走進了他的家庭。

在那裡發現,張飈不僅肩負著公平正義,還肩負著比一般人更沉重的家庭責任:

妻子查出乳腺癌,女兒又患上肺癌……他是在各方面的巨大壓力下前行。

今年,張飈已經67歲。

依舊每年收到很多伸冤信,依舊每封認真回覆:

「活一天干一天,哪一天走不動了,那就是我的終點。」

張飈人生格言非常簡單:

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

而這又和電視劇中江陽的赤子之心何其相似。

檢察官的初心是什麼?

法律和正義。

檢察官是法律監督的「最後一道防線」,他們算了,那冤案也就徹底冤了。

國內20多萬檢察官,也絕非只有張飈一人在堅持。

國內的司法有黑暗嗎?

當然,我們都曾聽聞甚至經歷過。

這些年來,國內一直在對此進行司法改革。改革進程中因公殉職的檢察官,多達數百人。

2013年,鄒碧華受命擔任上海市司法改革辦公室主任。

司法改革千頭萬緒,牽一髮而動全身。

鄒碧華幾乎每天晚上、每個雙休都要加班,凌晨兩三點回家也是常事。

2014年12月10日,鄒碧華驅車前往改革試點單位時,突然一陣胸痛,緊急就醫搶救無效,再也沒有醒過來。

周經發海南文昌市檢察官

2013年6月18日凌晨,工作中的他因積勞成疾,突發心臟病離世。

當時,他正在為當地一個水庫的污染問題四處奔走。

司法的黑暗處,必然要改變。

可改革兩字,重如泰山,公平二字,難若登天。

它需要一個又一個人的鐵骨錚錚,需要一條又一條法規的落實,需要數不清的與黑暗糾纏。

不止檢察官,還有很多司法人員同樣。

劇中的刑警「平康白雪」朱偉,現實中也有不少原型。

張嘴罵黑暗,最簡單;一步步改變,最困難。

還有很多司法人,身上沒有什麼曲折的故事,只是一頭扎進冤案/腐敗/包庇/污染/勾結的黑暗裡,默默發著光。

沉默的真相背後,有著數不清沉默的正義。

長夜固然難明,但依舊有許多人燃燈奔走,甚至焚身而亮。點個【在看】,為夜色里的燃燈者,為永不熄滅的正義之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eZl2nQBURTf-Dn5Zo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