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航拍下的 海陸豐 真的好美!
羊城晚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大型全媒體報道《航拍廣東》,走進紅色基因浸潤的善美之城——汕尾
汕尾新地標——善美廣場
汕尾高鐵站
汕尾品清湖畔高樓林立
汕尾品清湖與海相連
位於品清湖畔的 鳳山祖廟風景區,以民諺「先有鳳山祖廟,後有汕尾港」著稱,足以證明鳳山祖廟在汕尾市民心中的地位。
景區的核心景點 鳳山媽祖像則是汕尾港的新標誌,猶如這座濱海小城的守護女神,被譽為汕尾文明祥和的象徵
汕尾鳳山祖廟風景區
汕尾鳳山媽祖像
多元文化在此碰撞交融,積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讓汕尾獲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稱號,在當地久演不衰的「正字戲」「白字戲」「西秦戲」「皮影戲」四個古老稀有劇種,更是被譽為「戲劇界的活化石」。
汕尾陸豐皮影戲
汕尾陸豐皮影戲
如今正在實現美麗嬗變的汕尾,還是全國十三塊紅色革命根據地之一,我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的誕生地,也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彭湃烈士的故鄉。
汕尾彭湃故居
汕尾彭湃故居
汕尾 彭湃故居
紅宮原為建於明代的孔廟學宮,迄今已有近700年歷史。1927年,彭湃在此宣布成立海豐縣蘇維埃政府,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就此誕生了。
汕尾海豐縣紅宮
海豐蘇維埃政權成立後,彭湃號召在此地興建紅場大門和司令台,門額上的「紅場」二個大字為彭湃手書,廣場中間立著彭湃烈士的銅像。
汕尾海豐縣紅場
汕尾海豐縣紅場上的彭湃烈士銅像
汕尾海豐縣紅色文化街
汕尾海豐縣紅色文化街
而海豐新山村、陸豐下埔村等省定「紅色村」示範點,正在建設成為「 不忘 初心、 牢記使命」的紅色文化宣傳教育基地、黨史革命史研究基地和重要的紅色旅遊目的地,吸引著省內外大量黨組織及黨員幹部前來接受紅色教育,革命精神在這片紅色熱土上代代相傳,歷久彌新。
汕尾紅色村之海豐新山村
汕尾紅色村之陸豐黃厝寮
汕尾紅色村之陸豐下埔村
紅色基因浸潤下的汕尾也有著打造世界級濱海休閒港灣的潛質。
長達455公里的海岸線,濱海資源領秀南粵,這裡山、海、沙、石兼備,湖、島、灣、嶼迥異,有「百島十灘九灣」之稱。
紅海灣遮浪半島全景
汕尾紅海灣
汕尾紅海灣
汕尾紅海灣
汕尾被譽為「帆船之都」
從空中俯瞰汕尾,碣石灣畔矗立起寶麗華、中廣核等電力能源、先進裝備製造和海上風電集群,匯聚成千億級的經濟產業帶。
汕尾風車島
汕尾港
如今,汕尾正圍繞省委推進 粵港澳大灣區 建設和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的決策部署,瞄準建設成為 沿海經濟帶的靚麗明珠 的新定位,打造全省東翼沿海經濟帶戰略支點,積極謀劃發展海岸經濟,紮實推進「融灣強帶」戰略
汕尾城區
羊城晚報《航拍廣東》大型全媒體報道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以羊城晚報無人機隊為主力
對全省21個地級市進行航拍採訪
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現大美廣東
通過空中影像
為廣東的青山綠水留證
為廣東的朝氣蓬勃留證
為廣東70年來的發展成就留證
來源 | 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