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熙爸爸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給父母的寶貝,可以說父母都將孩子視為珍珠,平常也是寵著慣著,見不得孩子受委屈。
可一旦孩子進入幼兒園,就要面對老師和很多同學,需要和他們搞好關係,需要適應集體生活,難免會遭受委屈和不公正待遇,這時家長該怎麼辦呢?
作為老師,每天要面對這麼多孩子,需要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需要組織他們參加遊戲、學習知識,的確是非常辛苦的,那很自然地,老師會比較偏愛那些性格乖巧、會說話、少製造麻煩的孩子。
而對於一些比較內向、霸道、好動的孩子則不太喜歡,其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因為心裡有了偏愛,所以在分配一些任務、處理孩子之間矛盾時就會有所不公,這就很容易引發家長的不滿情緒。
作為家長,在孩子遭受到不公平待遇時難道要一直忍氣吞聲嗎?其實不然,建議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正視孩子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父母認為孩子在幼兒園遭受了不公平待遇後絕對不能視而不見,孩子雖然小,但受到不公、冷落會影響其心理健康成長,所以作為家長必須正視起來。
家長要仔細想想,孩子究竟遭受了哪些不公平待遇,是物質分配不公?是座位安排不合理?是孩子們鬧矛盾後老師偏心其他人?是孩子在幼兒園活動中沒有合適的角色和演出機會?家長必須思考導致老師出現這些偏心現象的原因,比如老師的人品問題、家長社會地位低、孩子淘氣好動、孩子內向不愛表現等,要積極尋求解決之道,決不能坐以待斃。
2.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才更討老師喜歡
其實不只是老師,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做到對所有人都喜歡,一定是有所偏愛的。老師喜歡孩子的種類其實大多相似,他們喜歡聰明的、不淘氣搗蛋、不惹事生非、不霸道、懂得分享、說話有禮貌的孩子。
如果家長能有意調教孩子,使他變得乖巧一點,這樣老師自然會偏愛一些。試想,誰會去喜歡一個每天都很霸道、在班裡惹事生非、總是給老師製造麻煩的孩子呢?
當然,我們要去管教孩子,主要是調整他身上的一些毛病,並不是說要改變孩子的個性,是在尊重孩子個性的前提下,去掉孩子身上的一些毛病,讓他成為更優秀的人。
3.引導孩子適當引起老師的關注
有些孩子可能天生比較內向,不善表達,在老師那裡沒什麼存在感,那老師對孩子的喜好、個性並不十分了解,有時可能不知道孩子是否願意參與遊戲、回答、活動中,所以經常會選擇那些活潑、愛說的孩子參與進來。
家長可引導孩子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告訴老師自己的想法,並告訴孩子怎麼禮貌用語,怎麼和老師說話溝通,這也是孩子需要掌握的一個為人處世的技巧,家長沒必要去抗拒。
4.老師師德有問題,可積極尋求園方幫助或者換園
不可否認的是,不是每一個老師都能做到一視同仁,也不是每一個老師的人品都很好,有些老師的確是看人下菜碟。曾經有一位網友反應說,自己孩子上的幼兒園有很多政府官員子女在上,這些孩子的家長不是有錢就是有權,而自己家境普通,所以老師不只偏心其他同學,還變相索賄,而其他同學也經常欺負這個孩子。
後來網友將情況反映給了園長,經過核實,這位老師被開除了。當孩子真的遇到一個人品敗壞、師德存在問題的老師,繼續學習對他的成長真的非常不利,如果園方無法解決,建議家長及時更換幼兒園。
5.引導孩子多想有趣的事情,及時排解孩子的負情緒
當孩子在幼兒園遭受不公平待遇後,心情自然失落,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這時家長一定要積極引導孩子多關注有趣的事情,將消極的、對孩子產生危害的情緒及時排解掉。只有培養孩子具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才能降低這件事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使其健康成長。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