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問題主播幫解決
你的困難主播來搞定
8099999特別策劃:《主播愛幫忙》
前兩天,我們關注了3歲男孩小博丟失右側人工耳蝸,面臨「失聰失語」,主播劉旭發動全廠尋找耳蝸,如今還是一點線索都沒有。
你見過嗎,求線索!少了這個東西,才3歲的他可能將失聰失語
主播劉旭聯繫警方 調取事發地監控
我們的節目播出後,很多市民都表示願意幫助小博,但尋找耳蝸猶如大海撈針,所有線索都逐個中斷了,陳女士心急如焚。
主播劉旭也心系此事,於是再次來到小博丟失耳蝸的地點,聯繫了轄區茨壩派出所的民警,調取了事發時周邊路段的監控。但遺憾的是,除了餐館監控外,其他監控並沒有,拍到孩子的身影,也沒有發現任何人,有彎腰撿東西的畫面。
陳女士:「那個耳蝸對其他人來說沒用,也不好玩,也不是個玩具,可能就丟在外面地上。」
隨後派出所民警又擴大搜尋範圍,但依然沒有任何發現。眼看尋找人工耳蝸希望渺茫,主播劉旭又來到了陳女士家,繼續為孩子想辦法。
劉旭:「你好,這是你大兒子是吧?」
「是的。」
「小王博,阿姨來了。」
「哥哥幹嘛他幹嘛,是不是?」
「是的。」
「照相照相,擺個姿勢,他說哥哥沒有耳窩,哥哥沒有小耳朵。」
與第一次見面相比,小博不再那麼拘謹,也活潑了許多,和主播劉旭玩起了遊戲。也許是玩的開心,小博一回頭和劉旭開口說話了。
劉旭對話小博:「你看上面是不是有小珍珠,你剛剛是不是喜歡摳它,你能把珍珠摳下來嗎?」
「哥哥比心。」
「你看哥哥也給你比心了,比心。」
「像這樣嗎?」
「對,這兩個手這樣,比心,去給哥哥比心。」
陳女士告訴劉旭,她向醫院申請,借來了臨時備用的人工耳蝸,但租用期僅有短短的幾天時間,要是人工耳蝸找不回來,他們就只能再重新買一支。
根據相關政策,新裝進口人工耳蝸(含手術費 )單價20多萬元,國家免費補貼一支,另外一支需自己購買。
為了買人工耳蝸全家貸款18萬元,再加上房貸、治療費、康復費等其他借款,目前全家共欠債40多萬元。重新配買一支新的人工耳蝸雖然有優惠,但他們也無力負擔。
多番搜尋耳蝸無果 主播聯繫廠家「砍價」
為了幫助陳女士,主播劉旭聯繫了人工耳蝸生產企業。
劉旭對話人工耳蝸廠家:
「我們是人工耳蝸售後公司。」
「我跟您反映個情況,在我們昆明市有個三歲多的小男孩,他帶了你們的人工耳蝸,但是前兩天晚上吃飯的時候,人工耳蝸不慎丟失了,夫妻倆收入也不高,現在像這種情況,重新買一個要多少錢?」
「我知道了,耳蝸的確比較貴,但公司針對耳蝸丟失,也有相應的政策,4萬8千塊可以配一個外體機。」
「還有沒有其他相關政策,因為他們家確實比較困難。」
「只能說我再幫您問問,有具體的情況,再跟您回復。」
「那就麻煩您了。」
小博的成長健康牽動著很多人的心,得知我們8099999在關注此事,人工耳蝸廠家給出了優惠價,並針對小博的特殊情況,又給出了一個方案。
劉旭對話人工耳蝸廠家:「優惠價格就是4萬8千元,我們已經幫他申請優惠價格了,考慮到他們家庭困難,我們已經借了一副備用給他了。」
「可以借多長時間?」
「我們原則上是借半個月到1個月,確定找回來沒太大希望了,再看看需不需要買一個。」
儘管申請下了優惠的價格,但對於這個家仍很吃力。
就此,主播劉旭仍沒放棄希望,為了能最大限度減輕小博家庭的負擔,幫助小博健康成長,一邊繼續尋找耳蝸,一邊幫忙找尋「出路」。
劉旭找醫生商談 備用耳蝸使用期再延長
「往這邊走,醫生在裡面治療。」
中午一過,劉旭就陪同陳女士來到了昆明市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小博前年正是在這裡被檢查出患有聽力障礙,並安裝了人工耳蝸。
負責給小博安裝耳蝸的鮮醫生,從設備的運作方面,詳細解釋了人工耳蝸的工作原理。
奧地利人工耳蝸公司駐昆點 鮮醫生:「鮮醫生您好,我們進去說吧,人工耳蝸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植入體,一部分是體外機,如果其他人撿到,這個裡面的植入體和體外機不吻合,是沒辦法用的,但是對於聽障孩子來說,這個就是他的耳朵。」
雖然人工耳蝸廠家客服承諾,給予小博使用一個月的備用耳蝸,但對於一個困難家庭來說,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湊夠新買耳蝸的錢非常困難。通過劉旭和醫生交流溝通,鮮醫生也表示會盡力幫助陳女士一家。
對話奧地利人工耳蝸公司駐昆點 鮮醫生:
「孩子3歲多正是學習的時候,如果找不回來,對孩子語言能力的恢復會有影響嗎?」
「單耳對聲音定位,包括過馬路車子從哪個方向來?噪音環境下的聆聽,效果就比較差了。媽媽這邊的情況我也清楚,才自費做了手術,花了那麼多錢,孩子也在康復,時間到了之後,我儘量幫他延長,最長的話我儘量延到半年。本來對外只是一個月,但我們儘量給多一點時間,讓他們找到這個機器。」
醫生的承諾給了陳女士一顆定心丸,但對於如何才能儘快湊出這筆錢,陳女士也是眉頭緊鎖、一籌莫展。
為了進一步減輕這個家庭的負擔,主播劉旭和陳女士一起來到青年大廈,找到了雲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募捐助小博走出困境
雲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 陳旭:「你好,是陳老師嗎?」
「你好,我們之前聯繫過,這個就是孩子的媽媽。」
「你好,請進。」
陳女士:「不康復,孩子以後說話很困難,耳蝸體外機丟失,如果這樣去康復,另外一隻耳朵聽不到,康復也不起作用。為了孩子,我們砸鍋賣鐵也要幫他醫好,可現在一件事接著一件事,實在時無法承擔了。」
雲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 陳旭:「我們雲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一直致力於青少年困難的幫扶。」
陳女士介紹了小博的情況後,並出示了相關的家庭收入證明、孩子的醫療證明,對於小博的遭遇,陳副秘書長很是同情,並願意儘可能提供幫助。
雲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 陳旭:「情況我們大概了解了,希望你儘快將剩下的資料發給我,我們把信息放到「雲青籌」平台上,爭取向社會發出號召,儘快籌集耳蝸的費用,4萬多塊錢,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正常發育和成長。」
這個小小的耳蝸,關乎著小博今後的生活,也承載著他的未來,儘管尋找的過程「一波三折」,但是能幫一家人找到「突破口」,主播劉旭懸著的心,也落了下來。
劉旭:「我們能做一點是一點,您也要相信孩子會健康成長。」
「謝謝你們,真的謝謝你們。」
「我看您今天也有點笑容,也看到一點希望了。」
「找到你們,你們這麼幫我,我還是看到一點希望了,前幾天沒有你們的幫助,我感覺天都要塌了,真的是太感謝你們了。」
「沒關係,陳大姐。今後這幾個月我們會持續幫你,你有希望了,孩子自己才會有希望。」
心懷希望,繼續努力!
如果您在龍泉路昆明重機廠1號門
「柴火土灶坊」餐館附近
見到過這樣一個東西
請撥打0871-68099999告訴我們
這是一個孩子的「耳朵」
丟失耳蝸類似這樣,毛線套為黑色
8099999記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