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下起了雪,南方也冷嗖嗖了起來,冬天真的到了。對於農村來講,今年的冬天比以往舒服不少。像是持續幾年的農村改廁,現在基本已經實現了沖水廁所全覆蓋,至少不用和以前一樣哆哆嗦嗦在冰天雪地里上廁所了。村村通和戶戶通也早已進入了成熟期,各村的道路通行很方便。不少臨近城市的村子還納入了供熱管網,離得遠的村子不斷在進行天然氣的施工,即使是到了現在有些地方的施工依舊沒有停止,為的就是在春節前讓農民用上清潔能源。
農村的這些變化,或許會讓那些常年在外的人,春節回家時候能夠被驚到。離開家裡剛一年,變化這麼大!但離家在外的人,心頭卻有著3大難題,幾乎家家都會遇到,讓人喘不過氣。
難題1:乾了一年工作,年底拿不到工錢,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後天。可農民工出來就是掙錢的,總不能耗在城裡天天討薪吧,畢竟吃喝住用行都是要費用的,遇到這事,往返討薪是少不了了。
每年的年初,都有很多的工廠和工地招聘農民工,但讓工廠和工地著急的是,現在的農民工似乎很挑剔,左看右看就是定不下來。其實農民工也在權衡自己要乾的這家公司靠不靠譜,能不能按時發錢。曾經有工地和農民工商量工資時候是這樣的,出工一天,月結是200,年結是300,結果沒有一個農民工選擇年結300塊錢的。真的是農民工出門不為掙錢嗎?錯了,農民工是被欠薪欠怕了。「現在沒錢,有錢了會電話通知」之類的話術,農民工已經聽了太多。
難題2:在外奔波一年,手底存款才2萬。其實很多農民工在外掙錢掙的很辛苦,雖然打工掙得錢不少,親戚朋友也都知道,在外不是享福,而是吃苦。但農村家庭底子薄,家裡各項開支都需要錢,結果就是錢沒少掙,可花銷也不小。聽起來一個月兩口子能掙一萬多,但剩不下什麼。很多人都是「忙忙碌碌1整年,回家只帶2萬元」。而且回家後,還需要給家人買衣服禮物等等,結果過了一個年,連一萬年都保不住了。
難題3:不買車說明混的不好,買車還要養車。很多農民都憋著一股勁,到了年底要買輛車開車回家,顯得掙錢了。因為城裡買房是搬不回去的,而買輛車確實能「長志氣」。並且農民們一般都覺得「什麼車不重要,有沒有很重要」,能開著四輪車回家,象徵著自己在外面混的比較好。不過對於不少人來說,買輛車的代價不低,並且可能只有最初新鮮的那幾天才會開下車,平時的作用嘛,有農民開玩笑說「鎮宅」之用。加上保養和保險、油錢,一年下來車要花不少錢,到底買不買,不少人都在糾結。
對於有條件的農民,這三件事不是啥大問題,挺一挺就過去了,可對有些農民來講,就使出了吃奶的勁了,所以一定要量力而行,根據自家的情況,做合理的安排。對這人人要面對的三大難題,您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