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石橋鋪殯儀館代祭現場,工作人員向逝者們獻上鮮花。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29日14時10分訊(記者 姜念月)為進一步保障清明節期間的疫情防控工作,近日重慶市民政局發布了《2020年清明節祭掃工作方案》,要求全市骨灰寄存堂、骨灰塔陵園等相對封閉的室內祭掃場所暫停現場祭掃服務。其中包括全市最早的骨灰存放堂重慶市石橋鋪殯儀館千秋堂。
代祭現場的柏樹上懸掛著親人們寫給逝者的思念。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據了解,重慶市石橋鋪殯儀館千秋堂目前存放有骨灰15000餘個。由於新冠疫情,很多市民錯過了傳統的春節祭祀,又將錯過清明祭祀,於是該館決定為千秋堂的所有家屬舉行一次特別的集體公益代祭,事後將把全程視頻發布在重慶市石橋鋪殯儀館公眾號上供市民在線觀看,以彌補市民不能親自到場祭掃親人的遺憾,及時傳達對親人的緬懷哀思。
3月29日,石橋鋪殯儀館代祭現場,工作人員向逝者們獻上水果。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看到,在通往儀式現場的植被上,掛滿了市民們為故去親人寫下的話語。「爸爸,你在哪裡,我好想你。」、「哥哥、天堂沒有痛苦,一路走好。」、「願你在天堂沒有痛苦只有歡樂。你去找你的媽媽,永遠都有母愛在身邊……」幾百張隨風飛舞的祭語卡也在等候著見證這場特別的集體代祭。
上午10點,「千秋堂清明公益集體代祭」儀式在十二生肖廣場啟幕。六位墓園禮儀人員端莊儀表、規劃禮儀、滿腔誠意,默哀、獻果、敬酒、誦祭詞,有條不紊,代替15000餘名逝者的家屬完成祭掃。
對此,重慶市石橋鋪殯儀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次集體代祭的全過程也將在網上呈現。另外,為滿足市民居家悼念需求,該館還於清明節前推出免費「雲祭掃」服務,市民登錄「重慶市石橋鋪殯儀館」微信公眾號進入「清明祭掃」-「雲祭掃」,即可在手機上註冊逝者的「紀念室」,註冊成功後,親屬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在網上採取獻花、點燭、遙寄祝福語等方式緬懷逝者,在雲端表達思念。
3月29日,石橋鋪殯儀館代祭現場,工作人員向逝者們敬酒。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祭掃不在於形式,而在於情感的表達,人們表達對已逝故人的哀思可以有多種方式,作為一種新興的祭奠方式,網絡祭掃既是對傳統祭掃方式的有益補充,同時也為人們樹立文明祭掃的觀念起到了促進作用。」重慶市殯葬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市多個陵園均已搭建起雲祭掃平台,從目前來看部分市民的接受程度較高。「近日,重慶市殯葬熱線96000每天都會接到不少諮詢雲祭掃的諮詢。」但同時,該負責人也認為,要進一步推進雲祭掃的延續性,還需在網絡祭掃平台的功能上下功夫,開發更多的實用功能,讓網上祭掃更加具有儀式化,讓市民能有更好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