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斷擴散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
災害無情,人間有愛,在與病毒鬥爭的日子裡,無論是在一線抗戰的醫護人員,還是自覺守家的老百姓們,都時刻關注著這場戰役。
在疫情階段,雖然存在一些困難,但是近期仍是好消息頻出的。不過,這其中,也夾雜著一些謠言。
(圖源:人民日報官方微博)
在病毒擴散後,疾控中心很快就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檢測出了大量新型冠狀病毒。
明明是海鮮市場,為何會存在大量的肺炎病毒?難道這病毒是從海鮮身上傳出來的?
疾控中心很快證明,標本是從海鮮市場提取的不假,但是它的宿主並不是海鮮,而是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這一切的源頭,都是因為有人吃了野味!
野生動物真的有那麼好吃嗎?
難道就因為它來自大自然,就是綠色安全無公害?
研究表明,來自自然不一定就具有營養價值,相比野生動物,家禽或其他養殖類產品明顯更加安全,而水產品也是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等人體必需營養元素的良好來源。
現在經過養殖的水產品更是經過了層層的食品安全質檢,是可以放心食用並且應該經常食用的食物。
「只吃 XX 就可以抵禦病毒」是假的!
除了為水產正名,還有一個謠言我們應該知道,那就是之前在各個家族群瘋狂轉發的「吃 XX 可以抵禦肺炎病毒」。
此次疫情來勢洶洶,朋友圈盛傳的光靠吃大蒜、香蕉就可以抵禦等等謠言,這很明顯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但是在這些「食療」的說法中,「均衡營養有助提升免疫力」是具有一定科學性的。
處在如今這種被動的局面,我們最該做的,就是管好自己,減少出門和聚會,保證營養,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防止病毒傾害。
1. 拒絕野味多吃魚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次疫情的根源就是因為某些人管不住嘴,亂吃野生動物。
「野味」是萬萬不能吃的,那都有哪些食物可以增強免疫力呢?
營養學專家建議,每天應攝入足量的高蛋白類食物,比如魚、肉、蛋、奶、豆類和堅果等,再加上新鮮的水果、蔬菜,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甚佳。
而在魚類中,三文魚更是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佼佼者。每周吃2-3次富含維生素D的三文魚,有助於人體免疫系統的調節。
(圖源:人民日報2016年12月15日微博)
2. 居家過節避免久坐
受疫情影響,多數人春節只能賦閒在家,而居家過節的人們在休息的時候,大多都會採用「葛優躺」的姿勢窩在沙發或者床上看手機或者電視。
殊不知,這種看似舒適的姿勢,其實對人體脊椎健康是有害的,躺久了更是極易引起脊柱變形,出現頭暈、厭食、情緒不穩等症狀。
因此專家建議,居家過節的朋友們應避免久坐少動,要科學健身、飲食均衡、充分補水、規律作息、保持積極心態,從而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疫情當前,我們必須萬眾一心,從照顧好自己和家人開始,相信國家政府,相信前線醫生,不信謠不傳謠,早日打贏這場戰役!(本文轉自【現代漁業先鋒】。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關鍵字】:健康三文魚水產養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Gd8AXABjYh_GJGVpTI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