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蘇交通十大民生實事公布

2020-01-05   泰州文話

12月31日,省交通運輸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總結2019年度為民服務實事項目落實情況,並公布2020年將實行的為民服務實事項目。


2019年省交通運輸廳年度十件民生實事已全部完成。

其中,全省新辟優化城市公交線路共438條,新增105個鄉鎮開通鎮村公交,鎮村公交開通率達到95.8%。全省累計3萬輛城市公交車完成安裝改造防護設施,占全省公交車輛的60%。

2019年全省農村公路建設超額完成道路4500公里、橋樑2100座的年度建設任務。在全省6個重點扶貧片區、2個革命老區和12個重點幫扶縣安排建設農村公路1853公里、橋樑503座。

推進具有旅遊元素和特色的主題服務區建設,完成了陽澄湖服務區、竇莊服務區、如皋服務區等10對服務區升級改造任務。

全省年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預計完成5800萬人次、60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6.2%、4.6%。現有高速公路4700多公里,目前已實現向社會大眾提供全省高速公路3100多路實時視頻和370多個收費站實時通行狀況的查詢服務。

2020年省交通運輸為民服務實事——

全省將新改建農村公路3000公里、橋樑1000座,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4000公里。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均等化,2020年計劃新辟、優化城市公交線路100條以上,力爭開通無錫3號線、徐州2號線兩條城市軌道交通,新增里程50公里,全省城市軌道交通開通里程達到800公里。力爭全年新開、加密10條國際航線,逐步構建高聯通、廣覆蓋、便捷經濟的全省國際及地區航線網絡,讓旅客出行更為便捷。

2019年,我省鐵路建設完成投資破500億,2020年初步計劃投資560億元,連創歷史新高。2020年我省有淮揚鎮、鹽通、徐連、滬通一期等4條共600公里鐵路建成通車,將基本建成「軌道上的江蘇」主骨架,實現各設區市到南京2小時以內通達。


今年底,江蘇要確保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1月3日,江蘇省水利廳發布《全省河湖長制工作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意見》明確,「到今年底前,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到70.2%,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總體高於98%,喪失使用功能(劣於V類)水體基本消除,太湖15條主要入湖河流水質達到控制目標。」屆時,江蘇秀美水環境將給江蘇人帶來可感可知的幸福感。

《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前,全省70%以上的設區市、縣(市)建成節水型示範區。突出整違治亂,高效率推進水空間管控。

集中攻堅長江幹流岸線清理整治項目,推動洪澤湖長效管護,加快京杭大運河江蘇段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建設,嚴格控制水域岸線開發性項目建設,全面遏制違法侵害河湖行為,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兩違三亂」專項整治任務。

據悉,江蘇今年開展全省河湖「水面漂浮物」殲滅戰,全面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


「灣(灘)長制」全覆蓋

2019年年底前,江蘇省積極推進「灣(灘)長制」建設,實現了「灣(灘)長制」全覆蓋,並強化了灣(灘)長制建設的規範化、標準化建設。

江蘇位於我國大陸東部沿海中心地帶,管轄海域為黃海南部及東海北端,面積約3.7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54公里,沿海灘涂面積約5100平方公里,占全國灘涂總面積的1/4。

南黃海輻射沙脊群屬世界海岸地貌奇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變動較大的淺灘沙脊群。全省海洋資源綜合指數列全國第四,豐富的海洋資源是實現 「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優勢、最大潛力和最大空間。

下一步,江蘇將加強灣(灘)長制運行管理工作,量化灣(灘)長制目標管理、質量狀況、治理措施,實現「一灣一灘一檔」的流程化閉環管理,把灣(灘)長制打造成提升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黨委政府主導的「海洋大環保」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