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副市長被中央指導組約談,戰「疫」當前失職失責必問責

2020-02-12   長安觀察



「應收盡收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要把好事辦好,怎麼能把好事辦壞?這些負責轉運危重和重症病人的黨員幹部為什麼不跟車?現在的武漢就是戰時狀態,這些人的行為十分惡劣。」

日前,在中央赴湖北指導組約談會上,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主任高雨的詰問一針見血。辦公桌對面,接受約談的武漢市武昌區區長余松邊聽邊記,臉色通紅。

火藥味兒十足的約談,讓人看到了嚴肅、看到了責任,更傳遞出鮮明信號:「戰疫」關頭,失職失責者,必將受到嚴肅問責。「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不是喊出來的,而是真抓實幹做出來的。


在轉運危重和重症病人的關鍵時刻,相關黨員幹部不跟車、不在場,往小里說是工作滯後、銜接無序、組織混亂,往大里說就是忘記了人民。中央指導組雷厲約談、及時批評,給當地幹部敲響了警鐘,也給每一位戰鬥在抗疫前線的黨員幹部提了醒,戰時狀態必須拿出戰時作風,真正做到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考察識別幹部,功夫要下在平時,並注意重大關頭、關鍵時刻。」近段時間,已有多名黨員幹部因防疫不力被問責免職,同樣有不少黨員幹部因衝鋒在前獲火線提拔。鮮明的用人導向充分證明,越是重大關頭、關鍵時刻,越能鍛鍊一個幹部、考驗一個幹部,也越能識別一個幹部。

一方面要堅決把那些「一問三不知」「出工不出力」的幹部調整下來,產生「警示效應」,讓庸劣者要麼讓位、要麼幹事增能。另一方面要果斷把那些不計生死、默默奉獻、忘我付出的幹部用起來,產生「激勵效應」,最大限度凝聚人心、提振士氣,讓前線「戰士」鬥志昂揚。「戰疫」之時正是用人之時,強化「能者上、庸者下」,激發出盡銳出戰的強大能量,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就擁有最堅實的保證。


從1998年抗擊洪水,到2003年抗擊非典,再到2008年抗震救災,每一次應對重大風險挑戰,都讓幹部隊伍獲得巨大鍛鍊。風險挑戰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鬥爭意識、鬥爭精神、鬥爭魄力。

此前,中央指導組「絕不能當逃兵,否則將被永遠釘上歷史的恥辱柱」的警言震撼人心,上海名醫張文宏「換上全部共產黨員,不能欺負老實人」的表態全網刷屏,很大程度上就在於其回應了公眾對於「戰疫」狀態的共同期待。在危急關頭敢於擔當善於擔當,在實踐歷練中增長經驗智慧,這恐怕是「戰疫」之外,廣大黨員幹部能夠錘鍊出的真本領。而這,某種程度上也正是「戰疫」關頭嚴肅約談、強化問責的重要指向。

當前,疫情形勢仍然十分嚴峻,狹路相逢勇者勝,在最關鍵戰場上,容不得錯,容不得等,也容不得慢。把初心使命寫在抗疫一線,勝利必將屬於我們!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