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引進40餘個新品種 積蓄產業發展後勁

2020-04-14     寧波日報

本報訊(記者孫吉晶 寧海縣委報道組徐銘懌 通訊員仇丹婭)「經過脫毒後的種薯,可恢復馬鈴薯的生理功能和生產特性,畝產量可提高兩成以上。」昨天下午,寧海縣農技總站的兩名農技專家來到該縣胡陳鄉脫毒種薯種植基地,對基地12畝脫毒種薯病蟲害防治進行指導。

寧海縣馬鈴薯種植面積達2.7萬畝,普通馬鈴薯由於其自身帶有的病毒可通過種薯傳到下一代,導致薯塊變小、品種變差而影響產量。去年,該基地引進脫毒種薯進行繁育。下月初,種薯將開始採收,預計總量在20噸左右。據寧海縣農技總站站長岑湯校介紹,這些種薯將在胡陳、越溪等地推廣種植。

近年來,寧海縣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引進農業新品種,尤其是通過引進農業龍頭企業進駐各鄉鎮,以「公司+農戶」的生產經營方式,依託生態資源優勢,優化結構,創新產品,變低效為高效,促進農業經濟增長、實現農民增收。

在寧海縣立新特菜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新品種美玉糯11號玉米長勢喜人。該品種從海南綠川種苗有限公司引進,具有甜度高、抗倒伏、高抗病等特點,玉米產量能提高10%以上。目前,全縣美玉系列玉米種植面積有7000餘畝,半個月後將上市,預計收入在2100萬元以上。

據統計,寧海農業農村部門已先後引進雜交水稻、小麥、蠶豆、馬鈴薯等40餘個新品種,在全縣大面積推廣,種植面積6萬餘畝。寧海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市場為導向,引導企業進行新品種篩選和繁育,通過示範帶動,既能豐富菜籃子,又能促進農戶增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4tTdnEBnkjnB-0zRY5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