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啥時候漲價 市場啥時候動

 進入11月份,肥料市場來到了一年之中的最後階段,也是最為關鍵的冬儲時期。以往提到冬儲,上、下游雙方的關注度可謂是相當之高,而近年來伴隨各地冬儲意識的淡化,市場熱度較早前大幅削減,通常是「悄無聲息」地開始,又不溫不火地結束,目前來看,今冬肥料市場正處啟動環節。

  各季淡儲市場推進滯後較為普遍,然而,今冬復合肥淡儲發展空前緩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原料疲軟,尤其是尿素行情不佳,近期各地尿素價格持續保持低位,甚至局部低於成本線,聽聞山西某廠小顆粒尿素出廠價格在1510元/噸,雖然當下國內尿素日產量不高,但暫無明顯利好支撐,加上國際招標「遙遙無期」,因此,接下來尿素價格仍有鬆動的可能。面對日益慘澹的原料行情,成品肥生存空間同樣被壓縮,不過相比與復合肥,未來水溶肥市場或更加值得期待。

  首先,原料成本變化不大。傳統復合肥的生產原料主要為氮、磷、鉀三種,其中尿素氮原料在其充當重要的角色,尿素價格的長期低位,在導致復合肥價格漲不動的同時,制約了市場的向前推進。水溶肥行情並不會受尿素漲落出現較大的變化,原因一是水溶肥生產原料的規格不同於傳統肥料,最首要的是其水溶性要好,自然價格也就相對高位,且調價頻率較低;原因二是近期受環保檢車影響,局部黃磷供應緊張,直接助推磷酸二氫鉀價格大幅上漲,作為水溶肥的重要原料,也保障了水溶肥價格的相對穩定。

  其次,季節需求即將釋放。冬季期間,受氣候影響,絕大多數地區農業活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用肥數量隨之減少。在原料成本影響價格的同時,短期內的需求預期也對價格走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同於傳統肥料,冬季正是水溶肥需求的「小旺季」,原因一是冬季大田作物種植稀少,經濟作物占較大比例,用肥需求主要為水溶肥,自然交投氣氛高於其他;原因二是使用新型肥料不僅能夠最大限度的保障作物生長所需,而且省時省力,避免了使用傳統肥料所帶來的弊端。

  最後,冬季時節環保壓力。近日,生態環境部聯合有關部門和地方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對今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進行了整體安排和部署,提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要全面完成2019年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目標,秋冬季期間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6%。由此可見,在避免「一刀切」的同時,階段性的環保壓力是不可避免的,在肥市整體利好不足的情況下,供應緊張難免被當做企業挺價的砝碼。(中國化肥網 馮弘揚)

  綜上……如想獲得更多資訊請登錄中國化肥網註冊(http://my.fert.cn/Huafeiregpage.htm ),一分鐘即可完成註冊,獲取更多肥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