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一個綜藝《婆婆媽媽》刷了屏,光是名字,就硝煙味兒十足。
先導片中,林志穎妻子陳若儀和婆婆的相處,毫不意外地空降了熱搜。
林志穎也因為他處理問題的態度,被罵:「 做你老婆太慘了! 」
一開始,陳若儀和林志穎一起,去婆婆家探望,為了給婆婆留下好印象特意準備了禮物。
沒想到的是一進門,就被「教育」了。
婆婆質問陳若儀的衣著:
「你的 (褲子)拉鏈沒拉好?」
「沒有,這是設計呀。」
「你要不要換一下?」
「可我沒有帶正式的衣服。」
「來我們家還是不要穿這個短褲,不禮貌!」
有網友說,細品,再細品,林媽媽用了「我們家」這個字眼,誰聽了都不會順耳的。
飯後,陳若儀擦地也被婆婆要求按她那套標準。
中場吃鳳梨的時間,婆婆的提醒又來了:
「若儀,你要先吃鳳梨,還是先把窗戶擦一擦?」
陳若儀立即應道: 「 先擦窗啊!」
「那你那邊擦好,廚房那邊也要。」
一旁的林志穎問:「要不要幫忙?」
婆婆則說: 「你就休息一下就好了。」
然後,林志穎就真的坐下了。
於是,就看到一家人吃著鳳梨圍觀媳婦幹活的一幕。
有網友直呼:林志穎媽媽拿的這是惡婆婆劇本嗎?
02
很多人被林志穎媽媽版「惡婆婆」氣到肝疼,其實大可不必。
一來,綜藝節目的套路嘛,你懂的,看破不說破。
二來,就算事實真如此,婆婆就真的那麼該罵麼?
每每聊到「惡婆婆」,大家都逮住婆婆不放,但其實,決定婆婆對兒媳婦態度的最關鍵人物,是丈夫。
一個丈夫若是足夠愛妻子、尊重妻子,那麼,婆婆一定不會欺負她。
如果覺得婆婆對你不夠尊重,在嫌棄婆婆不厚道之前, 不妨先看看丈夫的態度。
整個節目裡,最真實的應該就是婆婆一邊安排兒媳做家務,一邊讓林志穎去歇著的那一幕了。
哪個跟婆婆生活在一起的兒媳,沒體驗過來自婆婆的這種「偏心」?
我自己也有過。
婆婆剛跟我們一起住的那會兒,做的飯都是C爸喜歡的口味。
連做飯準備時嘴裡碎碎念的都是:「他喜歡吃辣一點、他喜歡紅燒、他喜歡……」
婆婆從來想不起主動問問我喜不喜歡。
我當時心裡就忍不住冷哼,可真是親媽~
但現在我們一起生活了6、7年,如今每次做飯,婆婆都會問我:「涼拌菠菜你想要放粉絲嗎?晚上的排骨想吃紅燒還是糖醋?」
婆婆有這種轉變,只有一個原因,因為C爸每次被婆婆問完,想吃什麼,想怎麼做時,他都會問我一句:「你想怎樣呢?」
久而久之,婆婆也便習慣了詢問我的意見。
親媽心疼兒子,偏心兒子,說實話這是人之常情,誰不是最愛自己的孩子?每次我回娘家,我媽也是緊著我愛吃的做。
這沒什麼好指責的,所以「 惡婆婆」的人設,只是從兒媳婦的角度才成立。
何炅在《朋友請聽好》中說: 婆婆本身沒有義務去喜歡兒媳。
當然媳婦也沒有義務去卑微討好婆婆。
因為無論是婆婆還是媳婦,都沒有互相需要承擔的義務。
真正生活在一起,婆婆如何待你,一定是取決於你丈夫的態度。
我有一個長得特別漂亮的朋友文文,大學畢業就嫁給了愛情。
婚後和公婆同住,她的噩夢就開始了。
- 文文喜歡網購,婆婆總說她亂花錢;
- 文文想出去工作,婆婆讓她抓緊備孕生娃;
- 就連出來跟姐妹聚會,還要被盯得緊緊的,跟誰出去?去哪兒?幾點回來?
- 生了娃,因為奶水不夠不能給孩子喂奶,還要被婆婆責怪「中看不中用」。
我問她:「你老公呢?」
她回答道:「老公也很難做,他很孝順,也拿他媽沒辦法,我不想讓老公為難,好在每次被婆婆為難,他都會哄我。」
姑娘,真正愛你的男人,不是看你受委屈後哄哄你,而是根本就不應該讓你受這種委屈,他會在家人為難你、苛責你的當下,就想方設法的護著你。
03
我見過很多婚姻中的「好人」,他們是很好,但是他們沒立場。
立場分明的男人,能夠分清對錯、公平地主持正義;而原則不明的男人,只會帶著息事寧人的意願來勸你:「 她是我媽我能怎麼辦?低個頭吧。」
如果你老公都覺得你受點委屈沒什麼,哄哄就行,那還指望婆婆能多麼善待你?
最終他也知道讓你受了委屈,所以會帶著彌補的心態來哄你、加倍對你好。
看似顧及了母親,也顧及了妻子,能說這樣的人不是一個好人嗎?
但這樣的好人處事糊塗,雖然初衷是為了不讓任何人受傷, 最後的結果,往往是重傷身邊所有的人。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本就是相互試探底線的過程,尤其是婆媳,本來沒有交集的兩個女人,被捆綁在一起,每一步相處,無不是在相互試探。
丈夫越早表明立場,婆媳雙方磨合越快。
我認識一個男人,真的是我身邊處理婆媳關係的典範, 他是一個「媽寶」,但他也是一個「寵妻狂魔」。
他非常孝順,但他從不跟妻子說你得孝順我父母,而是身體力行的把「孝」擺在自己做事的第一位。
他母親愛做飯,平時遇見什麼新鮮的廚房用品和電器,自家有一份,絕對也給老媽帶一份。
媳婦兒看著自己的老公這麼孝順,不忍也不敢開罪老人,雖然脾氣火爆得很, 但從未跟公婆說過一句重話。
而在父母面前,老公也非常有力地維護媳婦,非常直接大方地告訴媽媽自己媳婦兒的喜好,尤其是媳婦兒不喜歡的,都會提前跟媽媽說明。
媳婦兒有時候反倒是不好意思,媽媽看自己的兒子把媳婦如此放在心上,自然不忍也不會怠慢。
很多時候,你不需要說太多,你的行為,就已經代表了你的立場,旁人看在眼裡,自然也明白你對母親/妻子什麼態度。
04
很多人說,老公這個「夾心餅乾」太難了。
其實,老公到底是「 夾心餅乾 」還是「 雙面膠 」,全看自己。
同一個節目裡,姜潮的做法比林志穎就好很多。
媳婦和婆婆因為教育孩子的問題出現分歧。
媳婦覺得男孩不能養得太嬌氣,地板拖乾淨了,在地板上爬是沒什麼問題的,這不僅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還能開發身體的機能。
婆婆因為顧及孫子的安全和衛生,不讓孩子隨意在地板上爬。
兩個育兒觀念無法契合不斷引發爭論,互不相讓,氣氛一度尷尬。
姜潮先是替媽媽說話:「媽媽也是為了寶寶好,害怕摔著了。」
妻子反問道:「那我不是為了寶寶好?」
姜潮趕緊說:「你當然也是為寶寶好,你想他自理能力強一點.......」
接著就跟媽媽親身示範,假裝撞牆,看寶寶的反應,寶寶配合秒哭。
「不小心摔了就不要哄他,越哄就越哭得很嚴重,反倒不是特別在意,他自己就會起來,跟沒什麼事發生一樣。」姜潮說道。
伴隨著寶寶表演級哭戲以及姜潮的玩笑——「太會演戲了,你果然是影帝的兒子」, 婆媳之間氣氛融洽了不少。
說到底,婆媳之間也就是思想不一樣的 問題,大部分也都圍繞生活瑣事。
如果老公能在中間調停,不逃避也不袒護,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如果姜潮直接跟媽媽說:「你現在的思想都太老套了,聽我媳婦的吧,別管了。」
那老人心裡肯定拔涼拔涼的,覺得兒子真是白養了,娶了媳婦兒忘了娘,但她不會真的怪兒子, 這鍋最終還得扣到兒媳婦身上。
如果丈夫跟媳婦兒說:「再怎麼著也是我媽啊,你就不能退一步?」
那最後的結果就是媳婦兩眼淚汪汪,憋了一肚子氣,當然也不會恨他, 只會更加討厭婆婆。
所以啊,急著噴某個「惡婆婆」之前,先看看那個丈夫做好了沒?
因為是丈夫,才會有婆婆,因為是兒子,才會有兒媳。
你製造了她們之間這層關係,就需要責無旁貸地進行調合。
所以啊,各位男士們,裝聾作啞、息事寧人解決不了問題, 婆媳關係 還是需要你經營噠!
PS:本文適合像C媽一樣長期與婆婆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如果像節目裡林志穎夫婦,一年也去不了婆家幾次,真的就別太較真了。
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C媽-報社育兒編輯,新時代、新父母、新理念,育兒需要雞湯,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嬰幼兒養育、疾病、心理知識。原創公眾號:CC爸媽(cc-b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