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劇,叔圈要崛起了!

2020-06-03     野獸派娛樂

原標題:看完這部劇,叔圈要崛起了!

最近,有一部中年男人戲引起了觀眾的注意,講的是三個業務能力出色的老警察退休前重新出擊辦案的故事。

他們是我們身邊最熟悉不過的中年叔叔,身穿標配大衣、腋下夾著公文包

隨時保溫杯伺候

枸杞、茶葉,這熟悉的沖泡動作,簡直就是爸爸上身了的節奏。

《三叉戟》里三位主人公,都是已退出破案第一線的老公安,如今或安居警保處,只負責器械的修修補補。

或蝸居派出所巡警,從偵辦大案要案變成負責一般性治安。

又或者賦閒上電視台做做法制節目嘉賓。

誠然好漢不提當年勇,20多年前單位里的四大名捕曾經威震江湖,然而過去畢竟是過去,躊躇滿志也早已經成為了記憶。

他們早已經不復當年之勇,現在的他們,不是隨時吃高血壓藥,就是隨身揣著保溫杯,廉頗老矣如何能勝任高危任務呢?

在同事眼中,他們老同志的辦案太過於老思路老套路,缺少變化。

連領導都說,你們三個加起來都快超過150歲了好吧。

長江後浪必然推倒前浪,但是這些前浪們內心依然澎湃,一旦有機會,就能重返第一線。雖然沒有年輕人的身強力壯,但要知道姜還是老的辣,更何況有這份赤誠之心,誰又能說他們一定不行呢?

所以,當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他們還是靠自己的爭取再上第一線。

老男孩天團重出江湖,在三天的期限下出擊參與偵查老同事被害案。三大男主一出場就來個合體耍帥,T台式走秀,妥妥的C位出道,這氣勢還真是沒誰了!

只可惜本應該肅殺四方的開場,沒想到結果卻是:門被鎖住進不去~

而在專案組後輩面前,老前輩們肯定要露一手。

看!重要的破案線索U盤,帥氣一扔……

Sorry,沒接住~

聚會喝酒,先敬犧牲的好兄弟一杯。

這儀式感咋來的呢?都是因為電視都這麼演的。

可是他們不光有架勢,還有本事。這個三叉戟組合有著十八般武藝,成員們既精於偵查、又擅於行動和預審,還有著始終如一的俠肝義膽。

身為三叉戟核心的崔鐵軍(陳建斌飾演)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刑警,有著臥底潛入毒窩,單槍匹馬智斗毒梟的資歷,崔鐵軍膽大又細心,做鑑證出身的他善於觀察,常常是他發現了關鍵線索。

和以往的飾演各種大人物不同的是,陳建斌這次挑戰的是一個小人物,他的輝煌停留在過去,現在剩下的是越來越沉重的中年危機。他外表沉穩,內心卻有年輕人一樣熾熱的心,各種鬼馬的舉止讓人噴飯。

反差萌大叔給了觀眾一種全新的體驗。

三叉戟成員徐國柱(董勇飾演)則有著剛烈的暴脾氣,有著不服輸的硬漢氣概,直來直去的他說一不二,永遠沖在行動第一線。

三叉戟組合中年級最小的是潘江海(郝平飾演)為人世故老道。

勇猛不如徐國柱,膽識不如崔鐵軍,但他也有自己的絕門秘技,那就是超強的預審能力,所有不合作的犯罪嫌疑人,都會被他撬開口,挖出案件線索。

眾神歸位,寥寥幾個鏡頭就把角色人設的性格立起來了。

雖然很久沒上一線,可畢竟都是20多年前響噹噹的刑偵大佬啊,業務能力還是槓槓的!大佬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查案三人組用敏銳的辦案嗅覺迅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的目標範圍。

還從神秘電話里迅速解讀了黑話密碼,掌握了重要線索。所以,出現在我們面前的不是常見的油膩中年人設,而是機智幹練的辦案神探。

就像崔鐵軍跟單位年輕人說的那樣,別瞧不起老同志。

《三叉戟》節奏明快,劇情、人物、台詞全在水平線上。從第一集幹警夏春生遇害開始,牽扯出了吸毒案、殺人案和販毒案,可謂一案扣著一案,在老三位帶領下掀起一輪破案小高潮後,又相繼引出了兩宗幕後大案,警匪雙方又開始了貓捉老鼠的遊戲,可謂燒腦。而這難度進一步升級的任務,繼續落在了老男孩天團肩上。

該劇的巧妙還在於每集開頭都有一小段過去的講述,老男孩天團年輕時的劇情回憶,可以預想,以後會有一部《三叉戟前傳》也說不定。

值得一提的是,《三叉戟》沒有賦予老男孩天團金手指的神功,保留了寫實主義,這點非常好評。

老男孩翻牆,不如以前的身手敏捷。

在緝捕現場,中年警叔一段百米衝刺就已經氣喘吁吁。

抓一個散打出身的主犯需要三個人合力才能制服。

在年齡面前,人有時候不得不服輸。在夏春生被害案、販毒案接連告捷之後,單位領導又試圖遣散天團成員回到各自工作崗位,這樣現實考量也難說領導有錯,只能說在我們大多數人常識里,急流就要勇退,見好就要收,千萬不要等到搞砸了才收手,那就不好看了。

所以,暮年時分的硬漢退居二線,讓年富力強的後生沖在最前面,這成為了社會的共識。但是這樣的共識,又往往造成了很多的偏見,特別在公安偵破領域,經驗往往是最重要的,年輕人對老乾警有「老思路老套路」誤解,殊不知那是刑偵人員多年累積的寶貴財富,是破案的解題利器。

在《三叉戟》中,就有數不清的這類細節,在夏春生案發現場,是崔鐵軍發現了重要線索。

追捕殺人犯耗子,又是徐國柱通過層層關係找到了耗子的重要聯絡人,掌握罪犯行蹤;

在赴汕州行動中,當地警方派出兩名年輕便衣去茶樓埋伏,被崔鐵軍及時制止,因為沒有年輕人會下午去喝茶,這樣做就差把「我是警察」寫在臉上,這樣的細節雖然很小,但稍不注意就會打草驚蛇,破壞全盤計劃。

老男孩天團的看家本領,靠的是多年的寶貴經驗和團隊作戰,只有巧勁勝於蠻力。

當然,《三叉戟》也不是倚老賣老,在劇裡面我們也看到了像小呂那樣勤奮好學的年輕人,他們是未來的棟樑,在老男孩天團的帶領下,年輕人學到了更多東西。所以,《三叉戟》要告訴我們的是這樣一個道理:年輕有年輕的優勢,中年有中年的好,只有相輔相成才能優勢最大化。

在《三叉戟》里,叔叔們花式表演、即興戲一個包袱又一個包袱,老戲骨們的演技擔當讓觀眾看得上癮,不少觀眾直呼「叔圈崛起,完全對得起卡司,且並不出人意料的那種好看」~

他們不是來負責搞笑,卻總是自帶笑點。老男孩天團不請自來,「潛伏」到專案組蹭案情進展。

跟蹤途中,票選出身子最虛的組員去成人用品店打聽消息。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抓住犯罪嫌疑人,卻還要擺好清閒的pose,讓單位同事刮目相看。

請看收拾前——

再看收拾後——

兩個字形容叔們:完美!

難能可貴的是,《三叉戟》關注到了中年人這個特殊群體,並且提供了一個值得探討的視角:中年人應該如何自我實現價值?

《三叉戟》的核心告訴我們,從青年到中年,並不是得意到失意的必然過渡,這些英勇卻遲暮的中年人內心依然有夢想,他們勇於自己去爭取機會,曲線救國,實現自己的抱負,正所謂「老牛自知夕陽晚,不須揚鞭自奮蹄」,這就是讓觀眾感動之處。而事實證明,他們的價值依然存在,中年人的這一杯酒並不苦澀,而是越來越香。

在移動互聯時代,世界的變化和更新速度又大大加快,當我們不再年輕,無法再奮力衝刺,我們如何能安身立命,是甘於賦閒,還是尋找新的突破口?當整個社會都將中年人視為邊緣群體加以淘汰,中年人又該如何證明自己?這是一個所有人遲早都要面對的問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三叉戟》給了我們很多思考。

姜還是老的辣,戟還是得三個叉!因為老男孩天團有著不服輸的精神,所以他們勇往直前,而只有心懷理想,才能老樹發新芽,枯樹再開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07VenIBiuFnsJQVg3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