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
970菠蘿女主播項陽和
來自全國的經濟廣播記者
組成聯合採訪團
走訪成都市青白江區
共同探索
內陸城市的農業突圍轉型
共話鄉村振興的成都路徑
(菠蘿女主播項陽受邀探訪張兵兵火鍋牛油)
(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中,農副產品加工行業充滿潛力。吃貨小菠蘿實地了解四川火鍋的「靈魂」——牛油是如何製作出來並銷往全國)
在青白江的採訪中
有兩個關鍵詞
給菠蘿女主播項陽以及
聯合採訪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鐵路與田園
鐵路——中歐班列
China Railway Express
由7條國際鐵路通道
和5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組成
聯接境外26個城市
境內14個城市
與中亞與歐洲各國鐵路網
相互協作,區域連通
組成了歐洲,中亞與東南亞各國
與成都緊密相連的一張
高效率,低成本的鐵路運輸網
正是這張鐵路網
構建出成都農業對外開放合作的門戶
田園——青白江
青白江
曾經是國家「一五時期」
在西南規劃建設的
第一個工業區
曾經作為傳統工業區的歷史
使得這裡的農業基礎相對薄弱
然而目前
青白江正在彎道超車
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奮鬥
當鐵路與田園相遇
對外開放鄉村振興新格局
正在從這裡建立
作為中歐班列的首發地
成都國際鐵路港所在地
四川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
青白江依託國際鐵路樞紐
實現農業對外開放以
以及產業優化轉型
的經驗與案例
是成都多年來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一大重磅成績
都市現代農業的功能如何實現
全省甚至整個西南地區
農業對外開放的格局如何構建?
深入青白江
或許我們可以從中
窺到一些經驗和原理
過去與現在的青白江
天
府
名
物
遠/銷/海/外/各/國
前不久
一批產自青白江的獼猴桃
由中歐班列(成都)
首發班次,運往歐洲
在法國賣成了爆款
曾經
受困於航運的高成本低運量
以及海運的長周期高折損
地處內陸的成都
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農業物產
無法成規模的銷往海外
中歐班列貨櫃運送動畫展示圖
隨著中歐班列的開通
金青新「一帶一路」大港區的建設
這裡成為擁有國內功能最全
最具競爭力的鐵路貨運型
國家對外開放口岸
中歐班列將來自世界各地的木材運送至青白江國際木材交易中心,這也是國家發改委認定的全國七大木材專業市場之一
對保存環境要求較高的
各種農產品
可以利用完善的鐵路冷鏈運輸
在短時間內從成都發往
東南亞,中亞以及歐洲各國
價格輕鬆翻番
為當地農戶和農業產值
都帶來了大幅利好
青白江歐滋獼猴桃基地的獼猴桃由第一班中歐班列(成都)運送至盧森堡,並最終銷往法國
據當地農戶描述
中歐班列運往歐洲的水果
不僅周期短
而且折損率「幾乎為零」
狀態好到讓人驚嘆
我們以前將水果出口到海外市場,走船運起碼要40多天,水果折損率在20%左右,耗損成本也比較高。
但是這次通過中歐班列(成都)來運送獼猴桃,只要10多天就抵達盧森堡了,而且獼猴桃折損率幾乎為零
那邊國外的採購人員看到果子的狀態時都很吃驚,說「就像剛從樹上摘下來的一樣」。
除了獼猴桃之外
今後還將有更多的果蔬農產
各色天府名物
可以搭載中歐班列
遠銷海外
中歐班列
打開了成都農產品
開拓海外市場的新局面
天府名物「走出去」
國際水準「引進來」
青白江歐滋獼猴桃生產基地負責人介紹
隨著海外訂單接踵而來
客戶要求的產品標準也隨之提高
目前,不少生產基地
已經建立起
符合國際化標準的
農產品種植與加工產業鏈
更高層次參與和承接
全球農業產業轉移和資源整合
以我的了解,從前成都的貨品基本是靠海運進出口歐洲的,這次來成都採訪才了解到,這個歷史已經被中歐班列終結了!
中歐班列,可以說是建設了一個從成都連接整個亞歐地區的大通道,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通過鐵路網實現便捷運輸。
不僅是農產品的海外市場被打開,海外的優質商品也能快捷的進口到內陸來,刺激經濟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本地居民的生活質量。
參觀完蓉歐班列之後,我覺得成都真的是一個交通非常便利的城市,通過青白江這個口岸,能夠把咱們成都的東西運輸到全國乃至歐洲等更遠的地方,並且國外那些優質的產品也通過蓉歐班列來到了成都。
能夠看到國際農業貿易在成都發達到這個地步,確實讓我很震撼,可見物流便利之後,給我們生活和當地產業優化發展,都有大大的便利!
數據表明
發達的鐵路運輸網
為青白江農業產值
作出了巨大貢獻
去年,青白江實現農業增加值16.68億元,同比增長3.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56元,同比增長8.4%;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3億元,同比增長12.16%。新簽約引進上海豐科等農產品深加工項目,盒馬鮮生、成都遠洋等農產品冷鏈物流項目共27個,總投資145.5億元。
搶抓國際陸港樞紐效應
帶來鄉村發展新機遇
積極探索以對外開放為特色的
城鄉融合發展道路
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不僅是青白江的發展之道
也是成都農業優化轉型
推進農業對外開放合作格局的
成都路徑
綠
色
農
業
打/造/生/活/方/式
這次是我第二次來成都,第一次來成都只是走馬觀花式的打卡旅遊景點,但這一次來成都卻讓我了解到成都青白江鄉村振興,提升農業附加價值的策略,我對都市田園打造這方面,十分感興趣!
綠色農業與文旅事業融合之後
一種全新的業態正在呈現
青白江
正在向世界呈現出一個
展示成都天府文化與生活美學的
品牌化窗口
青白江的大型田園綜合體
「我的田園」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
所建立起來的文旅項目
我的田園項目占地5200畝
是融窗口、生產、體驗於一體的
亞歐農產品會展主題田園綜合體
依託政府搭建平台
跟農村經濟組織發生聯繫
從農民手中流轉土地
進行一三互動的產業發展模式
堅持「有機、綠色、生態」遵旨
以青白江自貿區鐵路港為依託
打造集會展經濟,國際貿易,
休閒、體驗、康養、度假為
為一體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
當你走進「我的田園」
在四季變化的花海麥田中遊覽拍照
在設計前衛的鄉村圖書館喝茶休息
感受到的
是一種品牌化的生活方式
成都給我一種很慢節奏很宜居的印象,我覺得我的田園規劃的特別好,在產品設計上非常的用心。
其實很多地方在農業發展上都以旅遊為主,但我的田園在第三產業融合上做的特別好,比如水果產業。在花季做賞花旅遊,在收穫季節做採摘體驗。同時還因為優美的環境可以做親子旅遊,讓小朋友體驗田園生活,還可以做結婚照拍攝等等產業,大有可為!
我的田園,是個有溫度,接地氣的地方,它釋放著都市田園生活美學。
家庭和民宿和鄉村圖書館,在耳目一新的同時也親民而有人情味,重慶和成都這麼近,希望再來體驗這裡的四季美景!
一個個充滿溫度的消費場景
構築起農業文旅新業態
也在中歐班列的起點與樞紐處
展示具有成都特色的生活美學
在這方面
青白江並不是個例
隨著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建設
挖掘當地農業特色與鄉村文化
打造高價值的鄉村旅遊體驗項目
是成都很多地區
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點路線
點擊下列圖片文字
查看成都代表性農商文旅融合項目
放歌小鎮時光
音樂振興鄉村
竹林之中的
「道明美學」
今年,成都探索實施了30個「農村集體經濟+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的項目試點,建成了9個「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提升建設了60個鄉村特色文化酒店和主題民宿、70個鄉村文創基地和農業主題公園,創建了10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
得益於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推動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今年成都市農業增加值同比將增長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將增長9.5%。今年成都鄉村旅遊業發展順暢,全年接待遊客量預計將超過1.1億人次,總收入有望超過450億元。
一個內陸城市
如何實現農業的突圍與轉型?
從青白江的發展案例中
我們可以看到
成都農業的優化之路
突圍:
依託成都國際鐵路港,打開農業產品海外貿易,與國際市場接軌,推進農業對外開放合作的全新格局
轉型:
深挖特色農業與鄉村文化,融合農商文旅,將低價值的單一農耕種植產業,轉變為高價值的全新消費場景與業態
在加深對外開放的步伐中
結合區域優勢
實現農業優化轉型
正在成都的各個鄉村中
百花齊放,共同發展!
你可能還想看:廣西已入冬,但這裡卻還是「春天」!
噩耗傳來!太痛心!
演員高以翔去世... 遠離猝死,你最不該忽視這6個身體求救信號!
高顏值硬碟組
FM970編輯整理素材來源:精英1056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今日編輯:斯巡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