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水訊 據武山縣融媒體中心消息,今年以來,武山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產業開發專責工作組按照省、市、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的安排和部署,結合全縣農業產業發展實際,充分發揮農業部門的優勢,紮實開展農業技術扶貧和技術幫扶工作。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全縣組建蔬菜、中藥材、馬鈴薯、畜牧養殖、果品5個專家組,在縣農業農村局、縣畜牧中心、縣蔬菜中心、縣果業中心等部門選任15名專業技術人員為專家組成員,其中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2人、高級農藝師8人、高級畜牧師1人、農藝師3人、工程師1人,分別選任5名高級農藝師和高級畜牧師擔任組長,按照職能分工分產業開展技術培訓指導。
二是依託行業優勢積極開展科技培訓。專家組成員多次深入全縣156個貧困村開展農業產業扶貧技術培訓工作。圍繞蒜苗、萵筍、黃瓜、豆角、中藥材、馬鈴薯、果品種植管理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耕地質量提升與化肥減量增效技術、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技術、生豬健康養殖配套技術、畜禽糞便循環利用技術、青貯氨化飼料製作技術等,採用集中培訓、廣播宣傳、手機微信、現場跟蹤指導、示範指導等多種形式開展技術指導,印發《武山縣中藥材栽培技術》、《武山縣山旱地全膜雙壟溝播豆角栽培技術》、《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等科技宣傳資料5000份,發放明白紙10000份,培訓農民3600餘人次。通過開展農業技術指導和培訓,為貧困村農業產業發展和貧困戶脫貧致富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撐。
三是開展新品種引進試驗示範推廣。引進線椒、豆角、中藥材、馬鈴薯、玉米等農作物新品種15個,分別在咀頭鄉王山村、四門鎮松樹村、沿安鄉草灘村、鴛鴦鎮盤古村進行試驗示範,通過新品種引進、試驗示範,篩選出適宜武山縣種植的辣椒、豆角、中藥材、馬鈴薯品種,為全縣農作物品種更新提供理論依據。
下一步,縣產業開發專責工作組將及時組織農業產業扶貧技術專家組深入貧困村,與駐村幹部和村兩委班子座談交流,結合貧困村產業規劃、農民意願和實際需求,合理確定科技服務內容,利用農閒時間,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為群眾解決生產難題,確保增產增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yQpr28B8wMrh2Li_kP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