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守初心 擔使命 蘭山區踐行高質量發展

2019-08-29   蘭山

編者按: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蘭山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安排部署,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從嚴治黨紮實推進,政治生態整體向好,幹部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經濟高質量發展勢頭強勁,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時隔幾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臨沂的話仍迴響耳畔:「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蘭山人民牢記總書記囑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力弘揚沂蒙精神,凝聚強大力量,奮力書寫新時代蘭山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宏偉藍圖凝聚人心,

苦幹實幹開啟未來。

「蘭山頭條」自今日起開設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專欄,

展現蘭山

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推動高質量發展中

一馬當先,奮力前行的

輝煌成就,

敬請關注。

2019年8月30日《蘭山大眾》一版截圖

歲月如流,彈指一瞬。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領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蘭山區始終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步伐。從封閉之地、四塞之崮,到商貿名城、物流之都,70年日新月異的變化,彰顯了蘭山發展力量。今年以來,蘭山區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上半年實現生產總值552.29億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6.8億元、增長8.9%,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文之邦」「水之城」「商之都」的和美幸福現代化核心城區建設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文化繁榮之邦

蘭山區歷史文化悠久,是省歷史文化名城。先後為鄅國國都、魯國邊城、楚國北疆、琅琊治所,是「書聖」王羲之、「至孝」王祥、著名書法家軍事家顏真卿、「篤聖」閔子騫的故里,素有「魯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的美譽。境內文物保護單位眾多,小谷城、方城古城、鄅古城、中丘古城等遺址密集分布,出土《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的漢墓竹簡博物館坐落於此。蘭山區還是紅色文化和沂蒙精神的重要傳承地,革命戰爭年代曾是中共華東局、山東省政府駐地。晉漢文化、商文化、孝文化、書聖文化、紅色文化共同構建了獨特的文化體系。

2019年4月10日,蘭山區委宣傳部牽頭編纂的《蘭山歷史文化通覽》書稿評審會暨《蘭山十大文化符號》新書發布儀式舉行。一部《蘭山歷史文化通覽》,展示蘭山清晰的歷史文化發展脈絡、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人民群眾的精神風貌。在歷史文化挖掘過程中,蘭山區將具有全國影響力和地方特色的文化符號進行了提煉整理,遴選出「十大文化符號」,展現臨沂城的輝煌歷史,凝練蘭山區的紅色文化,涵蓋蘭山人的特色飲食。當前,蘭山區正致力於歷史文化強區建設,以豐厚的歷史文化為載體,在城市規劃建設中,融入更多的歷史文化符號,讓城市更加宜居、更有品味、更具品質,用文化軟實力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濱水宜居之城

蘭山區,沂河、祊河、涑河、柳青河等河流穿城而過,八水環繞、六河貫通,茶山、玫瑰湖等生態資源豐富。邁步濱河大道,世界最長的橡膠壩,亞洲最大的淡水沙灘浴場,山東省最高的電視塔,如晶瑩剔透的碧玉,鑲嵌在美麗的沂河岸邊。100多座形態各異的橋樑,一橋一景,飛架東西、流光溢彩,描繪著這座城市的靈動和風景。但是,當年常聽老人們說起,70年前的沂河上僅有一座沂河老橋,坐落於老臨沂城東關外,水漲即漫,無活板不能通舟,兩邊欄杆未備,行人諸多危險。而隨著不斷流淌的沂河碧波,和日新月異的兩岸秀色,早已成為了久遠的印記,將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里。如今的沂河、祊河、涑河、柳青河兩岸,風景優美,樹木繁茂,白鷺翩飛,構成了生態和諧的人工濕地觀光景觀帶。近年來,蘭山區按照「以河為軸、以水為魂」的理念,繞河開發,使四河兩岸高樓林立,商業繁榮,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化為生動的現實。

其中,曾經作為城鄉接合部的北城新區,如今成了蘭山乃至臨沂建設史上的大手筆,既疏解了老城區壓力,又優化了城市布局,使廣大人民享受到了發展紅利;順民心、解民意,改造東風東關棚戶區,建設「新東關」,改善老城區居民生活環境、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指數。今年以來,蘭山區積極破解制約因素,拉開城市發展框架,全力推進西部新城開發建設,實現北跨祊河,擁河發展,突出產業、山水、生態、人文等要素,破解「工業圍城」,推動木業產業轉型升級,打好產業牌、做活水文章、唱好文化戲、織好道路網、打造燈光秀、構築景觀帶,在屠蘇島片區和祊河兩岸打造「路橋相接、橋閘一體、層層攔蓄、景隨水動」的濱水風貌。優化城市格局,帶動全域發展,打造山水相和的生態之城、人城相親的宜居之城、產城相融的產業之城。

商貿物流之都

蘭山區,憑藉著政府「放心、放手、放膽」搭舞台,群眾「敢想、敢闖、敢為」唱大戲。上世紀80年代,臨沂商城批發市場在蘭山應運而生,歷經40年,五代市場的培育嬗變,成為全國最大的專業批發市場集群,年市場交易額全國第一。商區134處專業批發市場星羅棋布,1200萬平方米的總營業面積商賈雲集,每天30多萬客流來往不絕,商品交易輻射全球120多個國家地區,2000多條配載線路覆蓋全國所有縣級以上城市,物流成本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0%-30%。為進一步推進商城國際化,蘭山區在硬體軟體提升,優化發展環境,增強內生動力上著力重墨,建設臨沂國際商貿城,打造國家「一帶一路」內外貿融合發展試驗區。「商城蘭山、物流天下」,已成為新時代大美新臨沂建設的強力引擎。

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臨沂蘭山時表示,臨沂物流搞得很好,要繼續努力,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多元發展,向現代物流邁進,你們的事業大有可為。

今日蘭山,雄踞魯南蘇北樞紐,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國道省道縱橫交織,京滬高速、膠新鐵路縱貫南北;魯南高鐵、兗石鐵路、日東高速橫跨東西。臨沂高鐵樞紐位於蘭山區,臨沂飛機場已成為魯南最大的航空港。從舟車不通、土貨不出、外貨不入,到物流發達、百貨雲集、買賣全球,再到運用大數據、雲平台大力發展智慧物流、智能倉儲等現代物流業態。蘭山人民憑著與我們黨「水乳交融、生死與共」沂蒙精神特質,不斷汲取新時代發展的強大政治力量,全力推進商城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現代化物流,走在了革命老區跨越發展的前列。

面向未來,

蘭山區將借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東風,

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

擔當「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使命,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

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

守初心、擔使命,

揚帆新征程、奮進新時代。

END

來源:蘭山區新聞中心

文字:記者 趙磊

圖片:張正直

編輯:李明翰

值班主任:周天